大家好,我是軒哥。
想必各位翠友們在選擇翡翠的時候,經常會接觸到「水頭」這個詞。
比如說“這件翡翠的水頭很好或者很差”。
可見「水頭」是評價翡翠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水頭」如此重要,那它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在行業内,會用“幾分水”來度量翡翠「水頭」的好壞。
所謂的“幾分水”指的是光線射入翡翠内部的深度。
1分水:指的是翡翠的透光深度達到了3mm。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肉眼隻能看到翡翠表層3mm的地方是通透的,再往裡便是“朦胧”不已,算是半透明程度。
當翡翠的透光深度隻有1mm時,基本上沒有水頭可言了。
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透明度極差,結構又粗糙。
像鐵龍生,便是水頭差的典型代表。
雖然它通體滿綠、色澤濃郁,卻因為水頭差而導緻價值普遍不高。
2分水:指的是翡翠的透光深度達到了6mm。
能達到2分水的翡翠,已經算是不錯了。
肉眼看過去,基本上可以看到其内部特征,算是亞透明程度。
3分水:指的是翡翠的透光深度達到了9mm。
能達到3分水的翡翠,可謂是鳳毛麟角了。
肉眼看過去,翡翠内部的結構都清晰可見,算是全透明的程度。
一般來說,隻有玻璃種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看完以上關于“幾分水”的講解之後。
軒哥如果問大家:“什麼是翡翠的「水頭」?”
估計有不少翠友會脫口而出:是指翡翠的透明度。
但實際上,「水頭」并不等同于透明度。
因為透明度說白了是一個物理性質,有很多種東西都可以擁有。
比如說玻璃或水晶等,它們的透明度同樣很高,卻不能稱之為「水頭」。
而「水頭」是一種狀态,在翡翠上會呈現出瑩潤的美感,并且是翡翠獨有的特質。
不像透明度,隻是一個冷冰冰的現象。
不過「水頭」雖然不能等同于透明度,卻也與透明度息息相關。
我們可以把透明度理解為「水頭」的度量單位。
也就是說,透明度是「水頭」在翡翠上的呈現方式。
按照國家的分級标準,翡翠的透明度被劃分為5個級别。
透明:透過翡翠看背面的物體,也清晰可見。
唯有玻璃種級别的翡翠,才能達到的效果。
亞透明:能看到翡翠背面的物體,但是會有些模糊的狀态。
趨近于我們常見的冰種翡翠,比玻璃種翡翠多了些雜質,顯得沒那麼通透。
半透明:隻能看到翡翠背面物體的輪廓,有混沌感。
比較像冰糯種,内部結構不均勻。
微透明和不透明:已經看不到翡翠背面有物體存在。
就像是我們常見的豆種翡翠,肉眼看不到内部的特征,隻能看到表面粗糙的結構。
總的來說,透明度是「水頭」的基本要素。
「水頭」好,透明一定就高。
但透明高,「水頭」卻不一定好。
所以,兩者并不能簡單的劃等号。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