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鄉野黃梅|徐繼良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漸往山裡去,山色愈發深沉。秋葉是淡黃的,橘黃的,淺紅的,甚或是淺紫的。五彩紛呈,多姿多彩。行走在如歌的秋天,我的心情一如原野,美輪美奂。
我們說笑着,幾個同學相約去我們的母校和虎背山秋遊。四十年,時光如流水,恍惚之間,一切如在昨天。夢幻一樣的學生時代,浮沉在眼前,讓我們激動,讓我們感慨。重遊母校和曾經勞動過,哭過笑過嬉戲過的地方,大家心情無比激動與興奮。
虎背山又叫老虎背。它高峻、陡峭。此刻,它一派蔥茏,很美。美的使人留連。它傲立在黃梅縣城往西北方走不到二十公裡的大廟村。它屬大别山餘脈,山體俊俏,東西面有兩條順山而下的小河,山被兩條玉帶樣的河水環繞着,山正前方是考田水庫,水裡倒影秀麗的山影.很多我不知名的小鳥在林中歡唱,山中且怪石嶙峋,像很多調皮虎崽在虎爸或虎媽懷裡禧戲打鬧。
秋日的天氣,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沒有太陽的毒曬,也沒有秋雨的打擾。幾番打探,我們猛然發現,過去的學校已不存在。随着時代的進步,孩子們已經到小鎮去讀書了,原來的母校校址,現在已是大廟村辦的一所福利院。一早我們一行就開車來到這裡,福利院工作人員聽說我們是這裡的畢業生,故地重遊,很高興,他們很熱情地請我們進屋休息并沏上了香茶.此時我們的心早已飛到了虎背山,飛到了我們魂夢牽繞的山上。稍事休息,我們就動身上山。
記得在校讀書時,虎背山是我校的學農基地。那時山上是銀鋤飛舞,碩果累累。站在虎背山,山下是書聲朗朗,歌聲嘹亮。上山的路有點陡,最多一二十米就要轉道彎。到處可以看到石塊壘起得台階。全校有幾百個師生。忘不了雷雨生校長、王華天班主任,忘不了恩師袁旋凱、雷定國、陳學明、張金火、吳白前、吳啟前、嚴姚龍等老師,忘不了學哥胡建偉、楊光榮,山上種上了各種農作物,有百藥園,有紅薯地,有花生園。勞動時節,山上熱鬧非凡,基本上不斷人,還引來不少兄弟學校參觀,。時隔四十年,如今上山的路沒有那時好走,到處是雜草叢生,落滿了黃的、紅的、淺綠的葉子,它們随着山風在微微起舞。”看,這裡有好多花”,不知是那個女同學叫了起來。我一看原來是叢林中盛開着紅色、黃色、紫紅色的野菊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山花,看着那阿娜多嬌的花兒,經山風吹拂,好像在對我們點頭緻意,歡迎我們這群熟悉而又陌生的遊客,同時山風也在輕拂着我們汗流滿面的臉,讓我們覺得一份涼爽。望着綠油油見不到邊的山林,使這久違的山林在我心中增加了幾份神秘。
都說虎背山有仙,我們也想沾沾仙的靈氣。在半山腰,映入眼簾的是一小廟,廟裡有數十個大小菩薩,還聽說廟裡抽簽很靈,每月初一十五香火旺盛,不少善男信女都來阖拜。有求子的,有求平安的,有求财的.在廟傍邊有一小水井,聽說抽簽的人抽簽前都要在這水井洗洗手,洗淨手上的污垢,表示對仙人的尊敬。說到這口水井,也很别緻,從石縫隙流出的水通過一塊有坎的石闆,在快要落下時,經山風吹拂和陽光的照射,它就像小姑娘的美麗的七彩裙擺。再往上走三十米,就到達山頂,就能見到通天亭和飛仙石。據說宋飛仙在黃龍潭修行修成正果後,在此石上飛上天庭。至今,巨石上還留有雕刻的“飛仙石”三個蒼勁的大字。通天亭也成了善男信女供奉拜仙的地方。站在山背上極目遠望,虎焰洞就在咫尺之間。山腳下稻田裡一片金黃.一陣山風吹過,大家都感覺有些涼意。有人提議下山。下山的路上,不知是哪位同學領頭唱起了在校讀書時的一首歌“日照群峰金燦燦,我愛大廟的水和山”我也跟着唱了起來,是啊,我愛大廟的水和山,我更愛曾經學習和勞動過的虎背山。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