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腎虛引起腰疼?腰痛,是指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甚則痛連脊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怎樣判斷腎虛引起腰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腰痛,是指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甚則痛連脊骨。
“腰酸”與“腰痛”不同,前者指腰部酸楚不适感,病後及勞累後腰部酸軟不能支持。“腰痛”則多痛苦難以忍受。二者應注意區别。
中醫關于腰痛主要有四方面的發病機理,分述如下:
1、感受寒濕:由于久居冷濕環境,衣着濕冷,身勞汗出等,都可感受寒濕之邪。寒邪凝斂收引,緻經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因而發生腰痛。
2、感受濕熱:長夏之際,濕熱交蒸,或寒濕蘊積日久,郁而化熱,感受其邪,阻遏經脈,而發為腰痛。
3、腎虛虧損:多因久病腎虛,腎之精氣無以濡養筋脈,而引起腰痛。其痛勢綿綿,遇勞更甚,反複發作,多見于虛證、裡證。
4、氣滞血淤:久病腎虛損及經脈氣血,使其運行不暢,而緻脈絡阻滞,血淤滞留于腰部而發生疼痛。此腰痛為虛實夾雜,腎虛為其本,氣滞血淤為其标。
常見證候
寒濕内傷:腰部冷痛,轉側不利,逢陰雨天或遇寒冷時加重,得熱痛減,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緊。
濕熱内蘊:腰部疼痛,伴有發熱感,頭暈頭重,小便短赤,兩足酸軟,舌苔黃膩,脈象濡數。
腰部血瘀:腰部疼痛如錐刺,痛處固定不移,拒按,輕則俯仰不便,重則不能轉側,或伴有大便色黑,秘結不通,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沉澀。
腎陽虛:腰部冷痛酸重,綿綿不休,喜溫喜按,或有小便頻數清長,陽痿滑精,或有小便不利,肢體浮腫,手足不溫,舌淡嫩,苔白,脈沉細。
腎陰虛:腰痛膝酸軟無力,綿綿不休。伴有心煩失眠,面色潮紅,五心煩熱,咽幹盜汗,或有夢中遺精,或有小便短少,肢體浮腫,舌紅,脈細數。
外感風寒:腰脊痛,項背拘急,并伴有頭痛或周身關節痛,發熱惡寒無汗,素體健康,發病較急,舌苔薄白,脈浮緊。
風寒濕痹:腰脊痛,以脊椎骨疼痛明顯,多伴有髂骨或髋骨疼痛,疼痛時輕時重,得暖則舒,陰冷天氣加重,或者痛處固定不移,或者遊走性疼痛,時輕時重,嚴重者腰部活動受限,舌苔薄白或白膩,脈象沉緊或濡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