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1:55:03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明明荒郊野外無溝渠相通的水坑,怎麼就會有一些小魚小蝦在裡面呢?甚至有一些池塘,已經幹涸很久了,重新注水之後竟然也長出了魚,其中不乏一些體型較大的鯉魚、草魚,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1

雨後的水坑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魚産卵的方式、魚卵的孵化條件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等展開分析,才能得出為什麼有些池塘沒有投放魚苗卻能長出魚來。

真有天上“下魚”的事嗎?

記得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張圖片,寬闊的馬路上散落了一地的魚,一些人提着水桶在撿魚的情形,而據當時的媒體報道,這些魚都是從位于中美洲洪都拉斯上空掉落的,被解讀為“天上下魚事件”,也被稱為“魚雨”(見下圖)。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2

天降“魚雨”不大現實

不過,經過簡單的分析一下照片不難發現,魚僅僅隻是散落在濕淋淋的馬路上,但兩側的人行道、馬路牙子卻沒有打濕,并且從馬路上的車行道分界線和中央隔離線以及道路兩旁的電線杆、綠化帶等參照物來看,不僅可以看出這并非是下的“魚雨”,而且還大緻可以推測這就是發生在中國國内某地一次很普通的運魚車抛錨事故而已。

實際上所謂的“魚雨”與之前報道的某地一輛運蘋果的車發生側翻,附近居民問詢瘋搶的性質差不多,根本就沒有天上掉餡餅這麼好的事。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3

真的有“魚雨”下嗎?

水坑裡的魚從何而來?

關于水坑裡魚的由來,可以引出“千年草籽,萬年魚籽”這句老話,其大意是草籽自身完整且在比較幹的環境下能夠保存很長的時間,一旦遇到适宜的濕度、溫度等環境就能發芽,而魚籽也是一樣,當池塘變得幹涸之後,那些受過精的魚籽就會沉積在淤泥中保存許久,待池塘裡有水了,也達到了魚籽孵化的其它條件,那些沉靜的魚籽就會發育、成長。

那麼既然魚不會飛,也不能離開水,一個沒有任何渠道與其它池塘和水庫等相連的水坑裡是如何長出魚來的呢?這其實是一些特殊的“搬運工”在做貢獻。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4

翠鳥捕到魚兒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幾畝水田,每當插秧後的2~3周左右的時間開始,直至收割水稻之前,都要不定時的到田裡除掉一種叫稗子的“雜草”,而由于稗子生長性能好,在一些複雜的環境下也能很好的生長,因此拔掉的根莖都要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或者直接喂豬牛羊等,而一些抽了穗的則要把稗子穗單獨剪下來燒掉,因為一旦喂了牲口,那些沒有被消化掉的稗子籽可能會随着農家肥又回到田裡。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5

稻田裡常見的草本植物之一稗子

而魚在産卵時,通常是将魚卵産在水草茂密的河灣、池塘淺水處的水草從裡或者是一些石頭表面,這一方面有利于雄魚順利的完成體外受精,另一方面河灣等淺水處有利于受精魚卵的孵化和成長。

但不巧的是,一些經常在水邊捕食的鳥類,例如一種叫翠鳥的鳥,經常隐藏在岸邊的樹枝上或石頭縫裡,并以水中的小魚為食,當發現水面有魚兒遊動時,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獵物捕獲。在捕食的過程中,由于翠鳥幾乎整個身子紮進水中,一些受精魚卵就可能随擾動的水流附着在翠鳥的羽毛上,而在翠鳥飛行的過程中或者轉場其它水塘時,羽毛上附着的魚卵會在氣流或者羽毛之間的摩擦下掉落,從而無意間成為了魚卵天然的“搬運工”。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6

翠鳥捕魚

當然,這僅僅隻有一種偶然性事件,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例如幹涸的池塘在大風的作用下一些沾有魚卵的塵土被吹到空中之後在掉落,野貓或者野鴨叼着還未産卵的死魚時半途發生脫落等都可能成為魚籽向其它水體傳播的方式之一。

總結

一些池塘或其它毫無溝渠相通的水裡之所以沒有投放魚苗,但卻實實在在有魚兒在裡面生存,這其實并不是所謂的“無中生有”,而是魚籽通過某種途徑被帶到了這片水域,當魚卵達到孵化和生長條件時就能成功的長成小魚或大魚。

為什麼大量的魚會跳上岸(魚不會飛更離不開水)7

翠鳥紮入水中捕魚

将魚籽帶到毫不相連另一處水體的途徑有很多,大風、鳥類捕食及排洩、野貓藏食、地表徑流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魚卵與草籽不同的是,草籽作為植物的種子之一其保存要盡可能的曬幹,但是魚籽就不一樣,長時間離開水會導緻機體的破壞而不利于孵化,因此魚籽的“傳播”大多是在潮濕的環境下進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一些鳥類的糞便等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