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軒哥。
相較于“種水”,水頭的普及率要低上不少,甚至于有很多朋友連這個名詞都沒聽過。
要知道水頭可是衡量翡翠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老話也常說:“翠看水,玉看油”,可見其重要性。
今天軒哥就跟大家詳細分享下翡翠的「水頭」,希望能夠幫到剛入門的朋友們。
首先,咱們得知道什麼是「水頭」?
很多朋友會把水頭簡單地理解為透明度,從而覺得越透明的翡翠,水頭就很好。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并不嚴謹,水頭和透明度并不能混為一談。
水頭,通常是指代翡翠的透光程度。
也就是光線射入翡翠時的深度,與透明度挂鈎,不過并不相等。
在行業内,翡翠人會以透光深度來度量水頭的好壞,簡稱為“幾分水”。
按照透光深度的不同,可以大緻歸類為:一分水(3毫米)、二分水(6毫米)、三分水(9毫米)。
其中三分水的翡翠最佳,幾乎是全透明的程度。
一分水的典型代表,非豆種翡翠莫屬。
打燈觀察隻能看到接近表層的部分,再往裡基本上就看不到什麼了,這種情況就是行内人常說的水頭差。
而能達到二分水的翡翠,已經算是不錯了,透明度在半透明和亞透明之間,屬于上等品。
若是能達到三分水,便是極品翡翠,世間罕見。
看到這,很多朋友可能會感到很疑惑:明明說水頭和透明度不能混為一談,為什麼還句句不離透明度呢?
實際上,透明度是一種物理性質,很多物品都具有(玻璃、水晶等);而水頭則是翡翠獨有的一種狀态,水頭好的翡翠往往會呈現出晶瑩溫潤的美感,仿佛下一秒就會滴出水來。
也就是說,透明度是水頭在翡翠上的一種表現。
國家對于翡翠的透明度也有出具相關的分級标準,可劃分為5大類: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亞透明、透明。
但這并不代表透明度高的翡翠,水頭就好!
以薄水料為例(如圖),單以肉眼的視覺效果來看,薄水料的透明度也極高,甚至還具有鮮豔無比的綠色,那不就是妥妥的高檔滿綠翡翠?
事實卻并非如此,如此誘人的薄水料,價格反而出乎意料的低!
(圖為鐵龍生)
薄水料顧名思義是一種非常薄的翡翠,通常是由鐵龍生削薄制成,厚度往往在1.5mm-3mm之間。
鐵龍生可是除了名的色正水短,肉質不僅粗糙,水頭也很差,打燈幾乎觀察不到什麼。
但是超薄的厚度大大提升了薄水料的透光性,看起來極其通透,但它的水頭并沒有改善。
并且這種料子受不了絲毫風吹草動,分分鐘就會碎掉。
由此可見,水頭好透明度必然高,但透明度高水頭卻不一定好。
所以我們隻能說透明度和水頭息息相關,而不能說透明度=水頭,這樣會誤導很多翠友把透明度高的薄水料當寶!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