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陽曲縣店子底村。中新網任..."/>

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西無名小村莊

山西無名小村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12:39:05

中新網太原6月5日電(記者 任思雨 李季)如今提到“支前”這個詞,可能會有人感到陌生,近日,記者跟随“在這裡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了一座“支前模範村”——山西太原陽曲縣店子底村。

70多年前,這裡是解放太原戰役的“大後方”,當地村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傾其所有、晝夜不停地支援前線,甚至一時“家家無門”。這是一段怎樣的故事?

山西無名小村莊(這個山西小村莊為何一時)1

中新網任思雨 攝。">

山西太原陽曲縣店子底村。中新網任思雨 攝。

太原戰役的“大後方”

1947年秋,人民解放戰争轉入戰略反攻,處于内線的山西戰場風雲激蕩。

按照部署,人民解放軍一路攻克上黨、三打運城、攻堅臨汾、決戰晉中,乘勝進逼太原。從1948年10月5日到1949年4月24日,太原戰役曆時六個多月,是解放戰争時期持續時間最長、參戰人員最多、戰鬥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城市攻堅戰。

在這場激烈的戰争中,陽曲縣作為解放太原的前沿陣地,後勤保障任務十分艱巨。1948年,晉察冀、晉綏中央分局決定,東、西陽曲兩縣合并,把支前作為全縣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組織人力、财力、畜力投入到支前一線。

而位于陽曲縣最南端的店子底村三面環山,是通往太原東山和牛駝寨的必經之路。獨特的地理位置,也使這裡成為人民解放軍作戰物資儲備和運轉的大中樞。

在炮火橫飛的戰場背後,無數村民克服困難,晝夜不停地忙支援,為部隊送糧、燒水、做飯、做衣縫鞋,為前線運送物資、護理傷員。

那時,店子底村整個河槽都是運輸隊、擔架隊和解放軍隊伍,村中幹涸的河道,成為連接後方的樞紐通道,糧食、器械堆積如山。

山西無名小村莊(這個山西小村莊為何一時)2

中新網任思雨 攝。">

店子底村“支前紀念館”。中新網任思雨 攝。

“我們多流汗,部隊少流血。”村民們把家中門闆卸下來,椽子沒有就拆房取木,送給解放軍做攻城器械。大到門闆棺木,小到氈條口袋,凡是能用于戰場的,都拿來支援前方。

周邊的村民也都被動員起來捐資捐物,黃寨鎮一夜動員門闆688塊;景莊村十幾個婦女和十幾個兒童,一天半時間就集中了40000斤幹草;南高莊牲口缺乏,就組織8個人拉大車運送物資;東黃水、範莊的婦女往返80裡,擡着門闆送到店子底。

在店子底村的“支前紀念館”,村黨支部書記石狗拴向大家展示了當年村民們拿出的物資,其中最先介紹的,便是靠在牆上的門闆。戰争期間,不少村民拆下了家中門闆轉運傷員,村内一時“家家無門”。

山西無名小村莊(這個山西小村莊為何一時)3

支前故事裡的軍民情

據不完全統計,在太原戰役期間,陽曲縣支援前線群衆達到9.53萬人,向部隊供應小米250萬斤、門闆9.5萬塊、大小檩條7萬餘根、棺材1443口、梯子193架,其他物資如鐵鍬、橛子、大鍋等共38種4461件。

除了拆門闆運傷員,當地還發生過很多令人感動的支前故事,其中一個就是“互相讓棺材”。

1948年,準備攻打太原東山風格梁的部隊住滿陽曲縣東黃水和侯村等村莊,各地運來的木料堆滿店子底村外西坪梁。

一天,尖刀連三連120人立正聽候指示,趙連長說:“明天攻打風格梁,是一場惡仗,現在我命令,每個人把名字寫到棺材上!”戰士們聽到命令迅速行動,戰士小梁看到趙連長站着不動,明白他是因為棺材數量有限,怕人多棺材分配不過來,就說:“連長,把我的那口寫上你的名字吧。”趙連長說:“執行命令,其他的話不用講。”

山西無名小村莊(這個山西小村莊為何一時)4

戰争歲月中,當地婦女沒有落下,她們不僅積極運輸物資,縫制軍衣軍鞋,還承擔起照顧傷員的任務,在店子底村,就有這樣一位“英雄母親”李合林。

戰役打響時,她将傷員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和婆婆沒日沒夜喂水喂飯,把家裡最好的食物留給傷員,自己和孩子們卻吃糠咽菜。解放後,許多解放軍戰士來到店子底村,看望當年不顧生死照顧她們的“母親”。

紅色文化激活新動能

曆經烽火硝煙,這個紅色小山村留下過許多動人故事,但改革開放後,它的發展腳步卻慢了下來,曾經的店子底村被确定為貧困村,全村700多口人中,有149人被識别為貧困人口。

為振興鄉村,店子底村黨支部書記石狗拴引進建材廠和石料廠,并将村中的河漕改造成水泥路,為村内打下深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同時,店子底村借助陽曲縣發展全域旅遊的機遇,提出依靠獨具特色的紅色曆史,打造“紅色經典遊”的脫貧發展規劃。

2009年,店子底村建起“支前紀念館”,近年來,村子發展起以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旅遊以及農家樂、蔬果采摘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推出“觀支前館、上支前課、走支前路、吃支前飯、遊支前村、體支前情”為主的課程和體驗活動。

山西無名小村莊(這個山西小村莊為何一時)5

中新網任思雨 攝。">

店子底村“紅色講堂”。中新網任思雨 攝。

幾年來,店子底村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之前的2800元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萬多元,村集體也有了可觀的收入。2017年,店子底村摘掉貧困帽子。

2020年6月,太原市東西山旅遊公路通車,公路途經店子底村,更多遊客有機會前來旅遊。當年的“支前模範村”,蛻變成現在的紅色旅遊村,紅色文化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給當地帶來穩定增收。

回望70多年前,村民們将布鞋、糧食、彈藥從店子底村運往烽火前線,一隊隊民工、一輛輛小車、一列列擔架在此艱難前行,而今,一輛輛旅遊車、一批又一批參觀的遊客踏上這片熱土,通過眼見實物與聆聽講解,感受先輩們的紅色精神。支前的故事,還将繼續流傳下去。(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