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屬于一個人的大好年華才剛剛開始,正是一朵花開得最美好的時候。
然而,有這麼一位姑娘,卻被情所傷,選擇丢下自己星途璀璨的前路,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将一片感歎唏噓留給愛她的親朋好友,以及無數的粉絲們。
她,就是翁美玲。
1959年5月7日,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在香港誕生了。但是,她的出身并不高貴,翁美玲的父親在香港海關任高級職員,有兩個妻子。
翁美玲的母親地位十分尴尬,說是妻子,其實她隻是一個妾室。
唯有一個女兒的她,也不能“母憑子貴”,得到夫家的認可。
好在那時,翁美玲的家境還是不錯的,比起那些饑寒交迫,每天吃了上頓愁下頓的窮人,至少她和母親不用為了一日三餐發愁。
可是好景不長,翁美玲七歲時,生父去世,母親地位尴尬,沒有分得任何遺産。
為了維持生活,翁美玲的母親隻好接納了另一位男人的求愛,他就是翁美玲的繼父,廖錦棠。
這是一個在倫敦開燒臘店的小商人,結婚以後,母親跟着繼父移民英國。但是因為移民手續的緣故,翁美玲沒能去成英國,隻能在香港寄人籬下,跟着舅舅生活,直到15歲,她也終于來到英國,與母親團聚。
翁美玲并不是一開始就想進娛樂圈的。移民英國後,她先在劍橋藝術科學學院讀了兩年藝術本科預科課程,但這個“藝術”可和表演關系不大,因為後來,翁美玲就進入了倫敦中央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紡織設計專業。
換言之,她以後是想當設計師的。
不過命運這玩意,往往就不按照套路來。
1980年,翁美玲參加了“英國華裔小姐”競選,居然一舉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也就是這次經曆,讓翁美玲認識到了,除了當設計師,她或許還能當演員、明星。
1982年,翁美玲從英國回到香港度假,當時港姐選美比賽,翁美玲就抱着試試的心态,去報了名。
結果在1000多名參賽者中,她一口氣殺到了前十五名。
但是,雖然長得俏麗可愛,但翁美玲有一個嚴重的短闆——她的身高隻有159cm,這導緻她最後隻拿到了82年港姐選美比賽的第八名。
從外人的角度來看,這成績已經很棒了,但翁美玲很氣餒,這種比賽,如果沒有進入前三名,那将毫無意義,第八名……這個名次注定了她隻能是昙花一現。
就在翁美玲心灰意冷的時候,香港無線電視台找到了她,覺得她的出衆外型和高學曆十分适合當主持人。
當不成明星演員,但主持人也是在電視上露臉的啊,翁美玲稍作考慮後,便同意了。
于是,翁美玲的演藝之路,就從這個名叫《婦女新姿》的節目開始了。
這個時候,是1982年7月。
但運氣這玩意,一旦來了擋都擋不住。
8月,翁美玲被調到了劇組,試鏡電視劇。10月,翁美玲作為新人,出演電視劇《十三妹》,飾演裡面的雙格格一角。
與此同時,83版的《射雕英雄傳》開拍,經過重重篩選,劇組最後決定啟用新人翁美玲擔任女主角黃蓉。
據說劇組決定啟用翁美玲,是因為翁美玲一段别出心裁的出場亮相。
趁着一次導演和金庸都在現場的時候,翁美玲換上了古裝,一個側翻身出現在他們眼前,盈盈下拜,抱拳施禮。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像極了金庸筆下那個明豔靈動的桃花島小妖女黃蓉。
就這樣,翁美玲進入了射雕劇組,跟着當紅小生“靖哥哥”黃日華,“楊康”苗僑偉,“穆念慈”楊盼盼同台搭戲。
《射雕英雄傳》一經播出後,翁美玲飾演的黃蓉就火遍了大江南北,這個小妖女嬌俏、靈動、古怪、任性,卻又魅力十足,活脫脫就是從書裡走出來的人物。
翁美玲徹底火了。
這一年,是1983年,是她進入演藝圈的第二年。距離她香消玉殒,還有2年。
《射雕英雄傳》爆火之後,翁美玲又乘着這股東風,繼續和黃日華、苗僑偉合作,主演電視劇《決戰玄武門》。
同年,她和苗僑偉再度兩次合作,主演電視劇《天師執位》,電影《楚留香之蝙蝠傳奇》。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天師執位》創下了當年最高收視率。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誰不喜歡看帥哥靓妹呢?這樣的高顔值,就應該多多合作。
但是,雖然與苗僑偉幾度合作,翁美玲和他卻隻是好朋友,并不是苗僑偉的顔值不吸引他,隻是因為當時,翁美玲的心中已經有了另一個男人,他就是湯鎮業。
翁美玲是在《十三妹》的劇組中遇到湯鎮業的。
那個時候,湯鎮業剛剛在《天龍八部》中飾演段譽,他外表朗俊,性格溫柔,對待女孩子十分體貼,兩人朝夕相處,合作搭戲,不知不覺就萌生了感情的萌芽。
1984年,正是翁美玲事業的高峰期,湯鎮業的事業之路也在漸漸上坡。
但咱們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事業得意,情場失意。既然選擇了發展事業,那麼感情的事,就隻能稍微往旁邊放一放。
翁美玲不是沒有向湯鎮業暗示過,自己已經25歲了,是時候考慮一下結婚的事情了。
但湯鎮業卻覺得,目前翁美玲發展得比自己好,如果和她結婚,自己豈不就是“吃軟飯”,身為男人的尊嚴讓他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隻能讓翁美玲再等等。
可翁美玲等不了了。她不是一個很有安全感的人,幼年父親去世,母親将她寄居在舅舅家,自己移民英國,親情的缺失,讓翁美玲忍不住想要抓緊愛情,在她看來,這是她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東西。
但和湯鎮業的聚少離多,讓這份感情多了幾分不穩定性,而且湯鎮業外形出衆,身邊不乏各種示好者,外界總是流傳着兩人的各種流言蜚語。
看着湯鎮業身邊那些層出不窮的绯聞,翁美玲十分心焦,她隻能用“結婚”這個辦法,把這個男人徹底拴在自己身邊,但她不知道的是,她逼得越緊,湯鎮業就越想離開。
愛情這種東西,就如指間流沙,越是用力,就流逝得越快。
這場故事終于在1985年5月走到了最末。
翁美玲的生日是5月7日,但是生日那天,作為男友,湯鎮業沒有出面,也沒有送來任何生日祝福。
更過分的是,5月11日,湯鎮業受到苗僑偉的邀請,來到淺水灣遊泳,排解心情,同行的還有兩個美女——戚美珍和吳君如。
可想而知,翁美玲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受到了多大的刺激。
兩人13日下午大吵一架,随後不歡而散,翁美玲驅車回家。
那天晚上,她獨自一人灌下了半瓶白蘭地,又用酒服下了一些麻醉藥物,也許是藥物麻痹了大腦神經,也許是她内心深處早想這麼做了,她走到浴室,打開了煤氣,然後坐到沙發上,靜靜等待着最後時刻的到來。
在電視劇中,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節,一般都是親朋好友發現了主人公的不良情緒,及時施救,然後誤會消除,皆大歡喜;但是生活不是電視劇,生命隻有一次,沒有重來的機會。
翁美玲毀滅了她自己,将所有的痛苦都留給了愛她的人們。
第二天一早,湯鎮業就接到了這個噩耗,他怎麼也不肯相信,昨天下午好端端的一個人,他深愛的姑娘,今天就沒有了。
他穿着短褲、背心匆匆趕往醫院,心中不斷祈禱,這隻是弄錯了,翁美玲還好好的。可等他趕到醫院,看到的卻隻是她的屍體。
一切都結束了。
5月19日,翁美玲的追悼會開始。湯鎮業身着黑色喪服,手中拿着一支紅玫瑰,站在翁美玲的遺體前,巨大的變故與過度的悲傷,讓他形容憔悴,幾乎難以站立。
圍觀群衆看到他,個個氣不打一處來,紛紛大喊“打死他”。
成龍攙扶着湯鎮業,将一朵紅玫瑰插在翁美玲的鬓邊,又把十一朵玫瑰花放在棺蓋上,最後,湯鎮業把一柄梳子折成兩半,甩掉梳尾,将梳頭留在棺内——這是當地結發夫妻永别的儀式。
靈柩出殡時,香港無線電視台的“虎将”——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苗僑偉、蕭笙、李添勝、伍潤泉、何家聯八人為他扶靈,将翁美玲的遺體送至哥連臣角火化。
5月28日,翁美玲的骨灰運回英國。6月3日,翁美玲的骨灰在劍橋大學劍橋新時常天主教墓地安葬。
從此之後,她将永遠在那裡安眠。
詩經中曾經有雲: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
愛情不是生活中的全部。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了一時一刻的愛情,飛蛾撲火,奮不顧身,可等我們回過頭來好好想想,或許隻會覺得,當初的自己,實在太傻。
身而為人,我們要愛這個世界,我們也要學會去愛别人。
但是,每個人最該愛的,是自己。
唯有珍惜自己的價值,我們的人生,才會熠熠生輝,不留遺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