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第三十七回有這樣一個故事情節:
探春生病,寶玉讓人送了顔真卿的真迹和一碟荔枝去慰問,為了讓探春喜歡,寶玉還讓丫頭用纏絲白瑪瑙碟子裝着荔枝,說那樣好看,探春見了果然也說好看,就讓連碟子放着,襲人聽說以後,就讓人把這個纏絲白瑪瑙碟子要回來,然後轉手送給了史湘雲。書上這樣寫道:
襲人聽說,便端過兩個小掐絲盒子來。先揭開一個,裡面裝的是紅菱和雞頭兩樣鮮果;又那一個,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說道:“這都是今年咱們這裡園裡新結的果子,寶二爺送來與姑娘嘗嘗。再前日姑娘說這瑪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頑罷。這絹包兒裡頭是姑娘上日叫我做的活計,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罷。替我們請安,替二爺問好就是了。
探春是賈寶玉的同父異母妹妹,是賈府正經的主子,而史湘雲是賈寶玉的出了三服的表妹妹,在賈府卻是客人,并且曾被寶玉往處趕過的客人,為什麼襲人厚湘雲而薄探春呢?
史湘雲因被襲人服侍過,便把襲人當成自己的姐妹淘,無論何時,隻要襲人讓她幫忙,湘雲不管自己有多難過,湘雲都不會推辭。
而探春則不一樣,可能是因為是庶女的關系吧,探春從來把主仆關系看得很重,吳新登家的因為不願向她說出有關姨娘家人喪事上的贈禮舊例,探春就狠狠怼了一頓,王善保家的因拉了她的衣襟,就被探春狠狠打了一個巴掌,探春雖不至于為難過襲人,但也不曾親近過襲人。
因而,在襲人心目中,史湘雲雖不是賈府的正經主子,與賈寶玉的關系也比不上探春,但卻比探春的地位要重要。所以,當探春和湘雲都喜歡哪個纏絲白瑪瑙碟子時,襲人毫不猶豫地讓人從賈探春那裡要了回來,順手送給了史湘雲。
襲人是怡紅院的大丫頭,是王夫人默許的寶玉未來的姨娘,在賈寶玉大婚之前,她都在替寶玉管理着寶玉的怡紅院,她代替賈寶玉送出去一個纏絲白瑪瑙碟子,似乎也不算逾規。
但是,縱是這樣,把這個纏絲白瑪瑙碟子從同樣喜歡它的探春那裡要過來,轉手送給史湘雲則有些過分了,很有點自做主張的成分。畢竟,做為一個下人,襲人在把碟子從探春那裡要來,立即轉手送人,還是要問一問主子的心意的。
更何況,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探春在賈府的地位都要遠超過湘雲。更何況這個纏絲白瑪瑙碟子先是在探春那裡,更何況探春還那樣喜歡那個碟子。即使寶玉對那些玻璃缸、瑪瑙碗都不在意,襲人也要走一下形式,那是身為一個下人應守的本分。
可是襲人做為一個處事謹慎,慮事周全,素有“賢名”的大丫頭,她就是敢不守本分,敢越俎代庖,擅自做主,因為在她的心裡,她就是怡紅院的主子。
襲人是個簽了身契,沒有人身自由的丫頭,給人的感覺一直是溫柔敦厚,笨嘴拙舌,隻會任勞任怨的“賢”人,但她内心裡卻一直有着“争榮誇耀之心”,為了這個“争榮誇耀”之心,襲人也一直在努力。
襲人為了她的“争榮誇耀之心”,不但成功瞞過了賈母,王夫人等主子,而且也瞞過了身邊的所有人,即使具有上帝視角的讀者,也常常被她表面的溫和誠懇而忽略她的“争榮誇耀之心”。
襲人的野心,其實一直都存在。如第十九回,賈寶玉偷跑到襲人家裡去探望襲人,襲人把寶玉所佩戴的“通靈寶玉”拿給姐妹去看的畫面就是一例。
寶玉到了襲人家,襲人一面悄笑着與寶玉說話,一面又伸手從寶玉項上将通靈玉摘了下來,向他姊妹們笑道:“你們見識見識。時常說起來都當希罕,恨不能一見,今兒可盡力瞧了再瞧。什麼希罕物兒,也不過是這麼個東西。”說畢,遞與他們傳看了一遍,仍與寶玉挂好。
從這個畫面裡,我們看到襲人在摘下寶玉脖子上的“通靈寶玉”時,也是擅做主張的。如果先前的襲人還是暗地裡偶爾曬一曬自己的野心,此時,通過這個纏絲白瑪瑙碟子,襲人已經是毫不顧忌地當衆表現了。
《紅樓夢》中,作者曾說晴雯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但是依我看來,真正“心比天高”的不是晴雯,而是襲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