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要做什麼工作?中國采購與供應鍊專業原創文章交流平台,由著名采購與供應鍊專家宮迅偉創立,數十萬采購工作者關注的訂閱号數十位供應鍊領域資深人士撰稿,與您共同關注最前沿信息,分享最佳實踐真實案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采購要做什麼工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中國采購與供應鍊專業原創文章交流平台,由著名采購與供應鍊專家宮迅偉創立,數十萬采購工作者關注的訂閱号。數十位供應鍊領域資深人士撰稿,與您共同關注最前沿信息,分享最佳實踐真實案例。
轉瞬,我到采購部門已經工作了十一年,在這條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道路上,我汲取到了“學習”賦予的力量,充實自己,反哺工作,可謂收獲滿滿。1、盡責:從稱重開始采購是花錢的部門,每花一分錢都應該充分考慮合理性,這是我到采購部後,領導提出的基本職責要求。有一次,領導把所有采購的零部件價格清單發給了我,讓我了解成本。看到林林總總的零件号、價格以及使用量,我頭皮發麻,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光看采購價格的那些數據,也沒有什麼概念,于是就先到倉庫将物料和型号一一對應。到了倉庫後,我看到倉庫人員在把紙盒裡的螺栓出庫,我就問他們:“螺栓個小量大,怎麼清點數量呢?”保管員告訴我:“稱重量算數量。”這是個好方法!我是否可以把所有同類的零件稱稱重量,看看各個産品的單個公斤價呢?既然想到就立即去做!我馬上打印一份公司所需采購的物料清單,包括每個零部件的稱重量。大到橋殼,小到墊片、螺母,我都一一稱出重量并記錄。就這樣,我每天搬着電子秤和磅秤在倉庫裡來回“移動”。經過3個月的時間,我把20多種橋型,50多家供應商的1000多個零件号全部進行了稱重。有了各個零部件的重量和單價,就能簡單地測算出零部件的公斤價,然後按照産品的屬性進行分類,将同類的産品、同樣的材料做公斤價對比,公斤價高的産品再從加工工藝和技術要求上找出相關差異。在此過程中,我發現橋上使用的齒輪,對于不同速比,不同規格,公斤價的差異較大。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帶着這個疑問,我前往兩家供應商現場了解生産工藝流程。經過分析、核實,發現鍛造的工藝,以及原本每個規格型号的材料利用率存在較大差異。于是,我從前期的成品稱重數據中,進一步往上道工序延伸了解下料重量,以此算出正常的材料利用率。有了産品型号、下料重量、成品重量、産品單價以及産品定價的材料基準,包括廢料的基準加上主要的加工工藝和技術要求,這些數據和基礎信息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零部件數據庫。也正是進入采購部後,我才有了第一次對零部件的稱重量,有了對零部件基礎數據的建立。透過這個基礎數據庫以及與供應商簽訂的價格協議組合分析,就能清楚一個零部件的材料、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各環節所占售價的比重,從而為後續的商務談價和公司降本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也為我日後的采購工作中養成了良好的數據積累習慣。2、主動:困難中謀求先機“喂!我現在開車到了大市場,原計劃到的口罩還是沒有了,被其他需求單位現金提貨拿走了,還有……”“穩住,穩住,一定要穩住!”“别着急,再等等,也許會有呢!”這是我和領導、采購員在購買防疫物資時說的最多的話。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公司延遲開工,學校延遲開學,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裡。但作為采購人,我們需要沖在前沿,采購防疫物資。然而一罩難求,仰臉的采購遭遇了各種囧境,一邊防疫,一邊緊急尋找資源,急得團團轉。為此,采購員三次自己駕車到大市場搶購口罩。前面兩次雖然搶購了一點,但對于需求來說遠遠不夠,怎麼辦呢?我翻閱着電話薄,尋找資源,又打了一通電話。“王總,我們昨天預訂的防護服到了嗎?什麼時間我能拿到?酒精呢?還有……”嘟嘟,對方挂斷了電話。“戴總,口罩的話,我預付一部分可以嗎?”“不可以,我們都是全款預付,你們不付就沒有……”嘟嘟,又挂斷了。連續幾個電話都是要求先付款後拿貨,如果拿不到貨怎麼辦?采購這些物資雖然緊急,但也要考慮風險,如何防範風險?再比如供貨商的資質、口罩的渠道、口罩的質量證書等等,這些也需要提前查驗。但作為專用口罩,采購也沒有更多的驗貨經驗,隻能通過資質、包裝和感官确定。記得在一次尋找到資源後,采購把單價報備給公司,并說明需要預付款,公司也同意了,采購不斷與對方溝通,看能否先預付1000元,訂購10000隻,我們心想如果貨到了符合要求就要10000隻,不符合要求就隻要1000元的,這樣也不會損失很多。因為不知道合格不合格,所以先交1000元,如果合格就再繼續交錢,不合格就隻要1000元的貨。可貨到了的确不符合要求,本來說1000元已經付了,就要1000元的貨,結果到了提貨地點一個也沒有了,說我們付的款少,都被别人拿去了,真是又着急又氣憤!從那以後,手機一刻也不離開手,與之而來的是口罩從正月初一0.8元/隻,初二1元/隻,初三1.5元/隻,初四2元/隻,初五2.8元/隻,往後直接就是3.5元/隻,3.8元/隻,口罩價格行情就像一支暴漲的股票,一天一個新記錄。我們也和兄弟單位的采購一起互動着,和廣大的采購同胞一起奮戰着。即使知道小小口罩的成本不足0.2元,可現在就是這個價格能怎麼辦呢?我記得很清楚,就在搶口罩的那個時間段,我手機裡一天能多幾十位新的好友,都是誰,說實話也搞不清楚,就備注口罩1,口罩2,口罩3……有些隻是在朋友圈裡,或者其他群裡,别人推薦就立即添加聯系。多方渠道打聽靠譜的資源,采購群裡關注動态,門戶網站搜索信息,朋友圈的任何一個信息都不放過,挨個聯系,所有的招式全部用上。然而,各條途徑反饋的信息都是資源很緊張,很多物資已經被征用到重災區去了。好不容易聯系到了資源,道路封了,物料無法拉出來,我們采購人就充當搬運工,一點點地從倉庫擡出來,自己開車接貨。聽說兄弟單位直接開車帶着現金去廠家提貨,我們也立即效仿,結果冒着被傳染的風險驅車100多公裡去了口罩工廠現場,對方直接說昨天就沒有貨了,吃了個閉門羹。又去第二家,到了現場産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無功而返。雖然困難很多,有時候也會有一點驚喜。比如不抱希望的時候,對方說可以給我們一些量,我們半信半疑地去了,結果真的拿到了2500隻。盡管量不多,但确實是廣大員工急用的口罩,質量也不錯,當時激動得直掉眼淚。作為采購,我們都很清楚直接零部件的購買,但對于應急防疫物資,一是沒有資源,二是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要一邊臨時尋找資源,一邊自行學習各種物資屬性,比如口罩的成分、成本和功能。通過這次防疫物資的搶購經曆,我也了解了口罩有很多的分類,有多種材料,還有不同類别的功能,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儲備了很多口罩、消毒液以及應急防護知識。3、結語在十年采購職業生涯中,我經曆了公司産品開發、物料短缺、應急物資等特殊情況下的各種采購場景,還有公司每年的商務降成本等采購項目。對于這些挑戰雖有擔心,但也都充滿了激情,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之下一次又一次地圓滿達成目标。在這當中,我也經曆了很多第一次,也知道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還會有更多的第一次,每一次都會認真對待,全力以赴,每一次也都會有提升和收獲。人生總是要經曆很多第一次,更别說每一個細分的工作崗位了。類似采購這樣無大小事之分的特殊崗位也一定能收獲很多别人學不到的知識、待人接物的方法以及處理緊急事情的技巧。在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同時,采購人潛移默化地實現了“知識結構化,能力顯性化和個人品牌化”。我越來越熱愛我的職業,同時也很珍惜這個能讓我每天都能學習和進步的崗位。工作經曆将促使我更好更快地成長,有了這些曆練,我想未來不管在哪個崗位上我都就會更加清晰、笃定、自信、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