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課本上大家可能都學過很多唐宋時期的大文豪的詩詞,而賀知章就是這一時期比較出名和有文采的大詩人之一,而他也是自己給自己取了一個有意思的号叫做"四明狂客",他是唐代的一個詩人,不僅如此而且還特别的精通書法,寫的一手好字,在武則天第一年的時候,他就被授予國子四門的博士,要在我們現代來講,這個博士可是不一般了,無論是學問才識還是對當時整治的見解應該都是非常精通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般做詩的人在性格上都是非常灑脫和不拘一格的,那麼賀知章也不例外,他為人比較愛喝酒,隻要有酒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做出一首詩來,有"清淡風流"之美譽,而他的這種性格也是到了他晚年的時候更是明顯。在他86歲的時候他告老還鄉,告别了他的政治舞台。在飲酒和作詩上和李白有過之而不及。也和一些的名人雅士有非常多的稱号。的"詠柳"至今也是很多人都能夠倒背如流的,也許這就是一個人留給後人的價值,這也要比那些金銀财寶寶貴許多。
賀知章的詩句在"全唐詩"裡面被收錄了19首,那麼他作詩的能力也是可見一斑了。他出生于公元659年,主要作品除了詠柳還有"回鄉偶書二首"。是漢族人,但是他非常的信仰道教,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居住在浙江紹興一代,這裡也真是人傑地靈,我們都熟知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就是紹興人。在賀知章歲數不大的時候,就因為他作詩比較好而非常出名了,在695年的時候還中了狀元,也是浙江這個地方從曆史上來說的第一位狀元了,可見當時他在當地的名氣和地位不同凡響了。
那麼得中狀元以後,也是一路高升,成為了當時的太常博士,也參與了當時很多重要書籍的纂修,最後成為了太常少卿。在725年的時候他被調任為了工部侍郎以及太子的陪讀,那麼這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榮耀的,也是很多人求求不來的,也充分證明了當時的統治者對于賀知章的重視和喜歡。在他晚年的時候因為自己身體沒有那麼好了,經常生病,變得特别的恍惚,所以自己上奏朝廷想要告老還鄉成為一個道士,而皇帝也是特别恩準了他的請求。當他離開的時候,皇太子也是帶領着文武百官一起為他餞行,可見當時賀知章的地位和在統治者們的心裡是多麼的重要啊。
也就是在這一期間,他寫下了後世傳頌的名句"回鄉偶書二首",沒過多久,他就病逝了,86歲的高齡在當時也算是長壽了,可能這也和他灑脫不羁的性格有關系。賀知章一生也是有很多成就,單從文學上來講他不僅僅是唐朝的一位著名的詩人,而且對于詩詞的發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成為了當時這一時期的一個最具典型的示範。為唐詩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他的詩句是非常有自己的特點的,一般以絕句擅長,寫景色和抒發自己情懷的時候也是最能體現他風格的時候了。給人一種從容不破,不急不忙,整個詩句看似平淡,但是如果細細評委的話,也是非常有味道的。他很多的詩句都很好的反應出當時社會的最真實的東西,而且自愛有些詩句當中,他發揚和借鑒了當時魏晉時期的特點。也是因為他當時所出生在一個比較和平和昌盛的年代,并且他的事業也是非常的順利,所以讓他的作品裡面并沒有那種對于社會的批判和不滿,以及自我身世的悲涼。
賀知章不僅可以在詩句上有很大的成就,而且他對于書法也是非常精通的,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非常擅長寫草隸。有很多熱愛生活的書法家都把賀知章的作品看做為一個珍品,但是他的墨迹很少流傳下來,但是在他的書法作品當中也是可以很好的看到紹興城裡面的那種飛鳥走石的情景,給人一種一氣呵成、龍飛鳳舞的感覺。有當時唐朝人那種嚴謹的作風,也有晉人那種流暢非潤的風姿,對于後來宋代的書法也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影響的。
在李白的"送賀賓客歸越"這部作品裡面我們也可以很好的看出他對賀知章的心心相惜以及依依不舍的情感,這首詩寫到"鏡湖流水様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廷"換白鶴。"除了李白之外,還有很多著名的詩人以及書法家對于賀知章有無限的懷念。那麼可見他的為人以及作品都是非常不錯的。
那麼我們後世人對于賀知章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也希望現在的學生們可以多學學他的詩句以及他那種對于生活以及對做什麼事情都非常認真的态度。有些人在做學問上隻是對一方面比較擅長,但是賀知章就是從多方面入手,無論是作詩還是書法都是特别的精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