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炎症,大家應該并不陌生。不小心摔跤時傷口腫脹,感冒了扁桃體紅腫,牙龈脹痛,亦或是進食後胃部疼痛脹氣……當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發紅、腫脹、疼痛等不适症狀時,往往就是發炎的表現。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炎症隻是個小問題,随便吃點消炎藥或是扛一扛就過去了。但你知道嗎?如果體内長期存在炎症,不僅會增加脂肪肝、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風險,甚至會演變成癌症!

一、炎症
是怎樣一步步發展成癌症的
實際上,炎症是機體對于外來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當局部組織細胞受到損傷時,身體就會釋放“炎症因子”,幫助抵禦病原體并修複受損的組織。但若是炎症失去控制,由急性發展為慢性,反反複複發作就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導緻癌症。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曾有報告顯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而這些感染多數就是我們俗稱的“炎症”。
1、肝炎→肝癌
據統計,我國肝癌患者中有80%-90%都與肝炎病毒相關。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均可導緻肝炎,而慢性肝炎會讓肝髒長期處于“受損—修複”過程。若不加以控制,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
2、宮頸炎→宮頸癌
并不是所有宮頸炎都會癌變,但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導緻的宮頸炎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導緻宮頸癌的發生。有數據統計,約70%的宮頸癌都與16型和18型這兩種高危型HPV病毒相關。

3、胃炎→胃癌
幽門螺旋杆菌(Hp)感染容易破壞胃粘膜,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疾病,并逐步發展為胃潰瘍甚至胃癌。
世衛組織将Hp列為人類胃癌的第一類緻癌源。有數據顯示,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幾率是普通人的4-6倍!

4、胰腺炎→胰腺癌
非病菌性慢性炎症也會誘導癌症發生,比如:急性胰腺炎反複發作,可造成胰腺組織纖維化或鈣化,誘發慢性胰腺炎,使胰腺癌的發病率增加10-20倍!
5、腸炎→腸癌
雖然夏秋季的急性腸炎很常見,但并非所有的腸炎都會癌變。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若是病變時間長,病情反複發作,病變部位很可能會累及全腸道,出現腺瘤樣息肉,增加腸癌的風險。

二、“促炎”飲食吃太多
讓身體炎症越來越高發
研究表明,我們的日常飲食與炎症的發生息息相關。長期食用一些“促炎”飲食,很可能增加人體的炎症水平,進而刺激某些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因此,對于炎症較為嚴重或是存在慢性炎症的人群來說,除了要及時就醫,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應當盡量控制以下4類“促炎”飲食:
1、精制碳水、高糖食物
像一些常見的大米、饅頭、面條、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還有蛋糕、巧克力等高糖食物,食用過多容易升高血糖,血糖波動較大,導緻胰島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水平升高,并增強一些酶的活性,進而可能提升體内炎症因子水平。

2、紅肉、加工肉類
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培根、熱狗等加工肉,都富含飽和脂肪,這些食物長期攝入過多,容易導緻肥胖,而肥胖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炎症。
另外,紅肉在煎、烤等高溫烹調過程中容易産生雜環胺、多環芳烴等緻癌物質;而加工肉類本身就被列為1類緻癌物,長期食用過多會增加癌症風險,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3、含反式脂肪的零食
食品包裝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這樣的字眼時,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而在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中都發現,反式脂肪酸會升高多種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與它造成的脂質代謝途徑紊亂有關。

4、飲酒
酒精不僅會加重肝髒負擔,還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健康細菌,破壞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誘發炎症反應。
研究顯示,飲酒的人,血液中的炎性标志物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會升高,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腦卒中、腎髒血栓等疾病的風險;而且喝的酒越多,血液中CRP的含量就越高,也就意味着炎症水平越高。

三、4類“抗炎”飲食
平時要多吃
生活中有會促進炎症的食物,但也有能幫助消炎的食物,平時不妨适當多吃:
1、全谷物
小米、紅薯、燕麥等全谷物中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能幫助緩解餐後血糖,對控制炎症反應具有很好的作用;還能在腸道中發酵産生短鍊脂肪酸,幫助改善腸道菌群,修複腸道屏障,并增強人體免疫力,這對于抗炎症也是有好處的。

2、深色果蔬
相比淺色的果蔬,深色的果蔬更具營養優勢,含有抗氧化成分更多,像胡蘿蔔素、花青素、維生素C、番茄紅素等營養素都有利于降低炎症反應。
除了保證每天吃500g蔬菜,平時可适當多吃西蘭花、西紅柿、胡蘿蔔、橙子、藍莓等深色果蔬。

3、深海魚類
像秋刀魚、沙丁魚、三文魚等深海魚中含有豐富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不飽和脂肪酸。
對健康人來說,ω-3脂肪酸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起到一定降低炎症、癌症發病風險的功效;對癌症患者來說,有輔助降低癌症炎症反應的作用。

4、喝茶
茶葉中所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很多,包括兒茶素、黃酮類等,而這些成分不僅能幫助抑制有害細菌生長,還能抗氧化、清除體内過多的自由基,起到抗炎效果。
四、用好天然“消炎藥”、“消炎穴”
給身體“消消炎”
我們除了通過調整飲食來幫助控制身體的炎症水平,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還可以通過2個小妙招,給我們的身體“消消炎”:
1、用好天然的“消炎藥”
魚腥草
魚腥草能清熱、解毒、消炎,《本草綱目》記載它有“散熱毒癰腫”的功效。針對腫瘤患者,尤其是放療過程中出現的放射性肺炎、口腔炎等放射性的損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魚腥草煮水喝】
【做法】:鍋中倒入适量水,燒開後放入30克洗淨的魚腥草,再加适量冰糖,小火炖煮5分鐘左右,取湯汁飲用即可。
【功效】:對于咳嗽、痰多、咽炎等問題,都能起到較好的調理作用。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困擾的人,也可以适當喝些魚腥草水來緩解。

馬齒苋
馬齒苋被稱作“天然抗生素”,對大腸杆菌、痢疾杆菌等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可輔助治療各種炎症。《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馬齒苋有“散血消腫、解毒通淋”的作用。

【馬齒苋荷葉粥】
【做法】:取馬齒苋15克、荷葉15克、大米1兩煮粥,一個禮拜吃兩到三次。
【功效】:馬齒苋能散血消腫、解毒通淋;荷葉有清暑利濕、生陽止血的功效。兩者一同食用,能幫助清熱化濕、止瀉止血。
【适用人群】:大便有黏液帶血症狀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以及有腹痛冷痛、四肢不溫、小便黃赤、舌質紅绛、苔黃膩等症狀的濕熱體質人群。

2、常按3個“消炎穴”
在我們人體穴位中也存在消炎穴,有事沒事按一按,既消炎又健康還無副作用。
照海穴——咽喉炎症
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在足部内踝尖正下方凹陷處。按揉此穴對于咽喉部的腫大、癢痛、幹咳、幹嘔症狀都有緩解功效。

丘墟穴——上身炎症
丘墟穴是膽經上的穴位,對應上身淋巴反射區,位于外踝前緣與下緣相交的凹陷處。按揉此穴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對于牙痛、眼睛紅腫、嗓子發炎、頭痛、乳房痛的炎症都有輔助效用。

商丘穴——下身炎症
商丘穴屬脾經穴,正好對應下身淋巴反射區,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處。按揉此穴有助于新鮮血液的運行,對于腹瀉、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炎、腸炎等疾病都有好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