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茗茶的詩句

茗茶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6:02:18

寫詩作詞之人多是文人雅客,來一杯清雅的茶是日常,茶也因此常常在詩詞中露臉,以傳達出一份或清閑或雅緻的韻味。

比如蘇轼的名句:

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對茶情有獨鐘的白居易更是寫了幾十首有關茶的詩,如:

《蕭員外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瓯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北亭招客》唐·白居易

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閑官舍抵山家。

春風北戶千莖竹,晚日東園一樹花。

小盞吹醅嘗冷酒,深爐敲火炙新茶。

能來盡日觀棋否,太守知慵放晚衙。

除了“茶”字以外,也有很多以“茗”入詩的,如: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晚起》唐·白居易

茗酌待幽客,珍盤薦凋梅。——《陪族叔當塗宰遊化城寺升公清風亭》唐·李白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重遊何氏五首》唐·杜甫

莺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松花香。——《惜花吟》唐·鮑君徽

有時閑弄醒心弦,茗碗分雲微醉後。——《浣溪沙》宋·向子諲

數簡隐書忘世味,半瓯春茗過花時。——《閉門》宋·陸遊

茗茶的詩句(詩詞中常常出現茗茶)1

詩中有時用“茶”,有時卻又用“茗”,而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聽到“茗茶”這樣的詞,那麼什麼是茗、什麼是茶,兩者又有什麼區别呢?

“茶”很容易理解,“茗”一字又做何解?

三國時《魏王花木志》中記載:“荼,葉似栀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藓,嫩葉謂之茗。”

“荼”字從後來的考證可以認定它即是指“茶”,因為“茶”這個字是在唐代才出現的,之前均是“荼”,比如《詩經·邶風·谷風》中“誰謂荼苦,其甘如荠”;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茗,荼芽也”。

植物新出部分為芽,因此“茗”可以認為就是指茶的嫩芽,不過凡是茶都是采摘茶樹的嫩芽,為什麼還要有茶、茗之分呢?晉代的郭璞抱着嚴謹治學的态度跑了一趟茶園,終于搞明白了,原來“今呼早采者為茶,晚采者為茗”。《康熙字典》和《漢語大詞典》裡對“茗”的其一解釋也是指晚采的茶。

茗茶的詩句(詩詞中常常出現茗茶)2

《贈隐者》唐·溫庭筠

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

醉後楚山夢,覺來春鳥聲。

采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

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早采的肯定比晚采的要更嫩、更好,所以“茗”有的也認為是指老茶、粗茶,比如在《中華字海》中對“茗”的解釋:一說是茶的老葉,即粗茶。

茶以春茶為佳,春茶一般在3月下旬萌芽,按照采摘時間則分為明前茶和雨前茶:

  • 明前茶——清明節(4月5日前後)之前采的茶
  • 雨前茶——谷雨節(4月20日前後)之前采的茶

“晚采者為茗”,如果這樣來定的話,“茶”代表的即是明前茶,“茗”則代表的是雨前茶了。那麼是不是“茶”就比“茗”更好呢?

茗茶的詩句(詩詞中常常出現茗茶)3

《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清明前由于氣溫還比較低,茶樹發芽緩慢,芽葉細嫩,因數量少顯得較珍貴一些,顔色清而香淡雅,不耐泡。雨前茶因為天氣變暖,生長速度快,産量高,價格就便宜許多,但因為生長時間長,芽體内積蓄的物質更加豐富,所以茶味也更加濃郁,耐泡。

所以明前茶并不一定就比雨前茶更好,這也要看個人喜好,喜歡嫩、清淡一點的就選明前茶,喜歡色濃、滋味豐富的就選雨前茶。

《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宋·黃庭堅

烹茶留客駐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見郎難。有人思遠山。

歸去後,憶前歡。畫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

如今,很多以往分類細緻的文字意義都簡化統一了,或有了部分變化,茶和茗也是如此,“茗”現在一般都泛指茶,又取品茗、香茗之意,與“茶”結合成“茗茶”,表示能令人仔細品味的優良茶葉。也有分開解字的,下方的“名”代表名聲,上方的草字頭代表茶,于是“茗”也表示非常有名的好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