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青島的建置和轄區(市)區劃調整,早遠的就不說了,就從1983年說起吧。這一年,原屬昌濰地區的平度縣和原屬煙台地區的萊西縣被劃為青島市管轄,青島市陸地行政區域總面積達到了11293平方公裡;全市轄區劃為六區六縣:市南區、市北區、台東區、四方區、滄口區、黃島區和崂山縣、即墨縣、膠縣、膠南縣、平度縣、萊西縣。
1987年-1990年,撤銷了膠縣設立為膠州市、崂山縣設立為崂山區、平度縣設立為平度市、即墨縣設立為即墨市、膠南縣設立為膠南市、萊西縣設立為萊西市,至此,青島市所轄5個縣全部撤縣設為縣級市,全市行政轄區劃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台東區、四方區、滄口區、黃島區、崂山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
1992年,時任市委書記俞大人領導市政府東遷到香港中路(時為湛流幹路),帶動了東部的發展,讓城市格局煥然一新。
1994年,在俞書記的力推之下,青島進行了大範圍的轄區區劃調整,撤銷了台東區和滄口區,新設立了城陽區和李滄區。台東區整體并入市北區,市北區及四方區部分街道辦事處合并,設立新的市北區;崂山區一部分設立新崂山區,一部分設立城陽區,一部分與滄口區合并設立李滄區;形成新的七區: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崂山區、黃島區、城陽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滄被統稱為市内四區。
2012年,市北區和四方區進行合并,設立為新的市北區,黃島區和膠南合并為黃島區。調整後,市轄六區為: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崂山區、黃島區和城陽區。此後,泛稱的市内四區指為:市南、市北、李滄和崂山。
從2012年-2022年的十年内,除了即墨市在2017年被設稱為即墨區外,青島行政轄區沒有其它的調整。
上面說過,自1983年後,青島市行政區域總面積為11293平方公裡,當前轄區内各區(市)面積排序如圖:
再說說人口方面,截至到2021年末,青島市常住人口為1025.67萬人。各區市居住人口數據如下::
說完各區市的面積和人口,再看看經濟方面,2021年青島下轄區市GDP狀況如下:
在市内四區内,市南區的GDP排名最為靠前,但增速僅為6.2%,在十區市内僅高于城陽區和李滄區,應該說做為一個面積狹小的老城區,GDP1400億的成績着實不易,畢竟發展空間局促是明擺着的事;市北區GDP排名第六,但和排名第五的城陽區差距不小,6.5%的增速略高于市南區;李滄區的GDP 以601.21億元墊底,增速倒數第二,為5.4%;崂山區在市區四區表現最為強勁,後勁十足,增速為10.1%。
如果說市南區32.21平方公裡的總面積小的可憐,且土地開發殆盡;崂山區395.76平方公裡的面積看起來是不小,但遍布各類生态管理線,保護線占80%以上,土地增量空間非常有限,企業生産擴容需求難以滿足,面臨生産用地緊張問題。可以說當前崂山區存在的問題就是産業用地規模偏小。為破解這一難題,崂山區一方面向北突破中韓、北宅、王哥莊街道,加快推動産業空間向北延伸;一方面是與萊西市跨區布局,合作建設“飛地産業園區”。
說到這裡,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根據市内四區的區域面積、人口分布、發展空間,青島是否可以進行新一輪的區劃調整?把市南區和市北區及海爾路以西區域合并為新的市南區,崂山區剩餘部分和李滄區合并為新的崂山區,也能帶動李滄區的經濟發展……
歡迎各位朋友在下面留言探讨,說一下您的觀點。不喜勿噴哈……
來源 李強說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