茺蔚子來源産地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生海濱池澤,五月采。
今處處有。葉如荏,方莖,子形細長三棱。方用亦稀。
《中國藥典》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地上部分,曬幹,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全國大部地區均産。
炮制
炒茺蔚子取淨茺蔚子,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有爆聲
性味功效《本草經解》葉天士
氣微溫,味辛甘,無毒。主明目益精,除水氣,久服輕身。
益母氣微溫,禀天初春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之味,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氣味俱升,陽也。
肝為藏血之髒,脾為統血之髒,辛甘益血,目得血則能視,所以明目。脾者陰氣之原也,肺者津液之原也,甘辛能潤,所以益精。脾者為胃行津液者也,肺者相傳之官,通調水道者也,辛甘益脾肺,則津液行而水道通,所以除水氣。
久服益肝脾肺,肺主周身之氣,脾主周身之血,肝為生生之髒,以生氣血,氣血生,生長旺,自然身輕矣。
《中國藥典》2015版辛、苦,微寒。歸心包、肝經。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
歸經《本草經解》
歸肝、肺、脾經
别名
益母子
《神農本草經》
益母、益明、大劄
《本草經集注》
貞蔚
《飲片新參》王一仁茺蔚子
形色:色青會,形如芝麻,作三角狀。
性味:苦香平。
功能:去瘀調經,止吐衄,理氣開郁,明目益精。
分量:一錢半至三錢。
用法:生用包煎。
禁忌:瞳睛散大者忌用。
【注意】
瞳孔散大者慎用。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用法與用量】5〜10g。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