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1405年開始,到公元1433年結束,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在28年中先後七下西洋,足迹遍布東南亞、印度洋以及東部非洲數十個國家。
關于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難道鄭和真是為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嗎?我認為這種說法缺乏足夠的依據。
(朱棣與鄭和劇照)
首先,建文帝究竟是燒死了,還是失蹤了尚無定論。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陷南京城時,朱允炆在皇宮裡放了一把火,就此杳無音信。有人說朱允炆按照朱元璋留下的鐵匣密計,外逃做了和尚;有人說朱允炆被人接應,遠遁海外;還有人說朱允炆葬身大火。
《明實錄·太宗實錄》中載,朱棣在給朝鮮國王的诏書上曾說:“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阖宮自己焚燃。”
因此,後人多贊成朱允炆已經葬身火災中。
不管是哪種結果,朱棣不會為了一個毫無根據的推論而勞師動衆,資費浩繁。據估計,鄭和船隊的大型寶船,其造價“須支動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來,方才夠用”。如此大規模的傾全國之力,去尋找一個虛幻的人物,英明神武的朱棣會接受嗎?
其次,鄭和每次下西洋,動辄船隻上百條,人數上萬人。如此大張旗鼓,浩浩蕩蕩,朱允炆豈不望風而逃,還會乖乖地等着鄭和去抓?
(鄭和的船隊)
第三,朱允炆失蹤是在1403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這兩年的時間,足以讓朱棣鞏固皇權,清除異己。這時的朱棣,早已大權在握,他又豈會忌憚無兵無權、亡命天涯的朱允炆?
第四,《明史》為清人所編撰,不排除清朝為抹黑前朝皇帝(特别是朱棣是發動政變取得了皇位)的可能。
那麼,鄭和下西洋究竟是何目的呢?
第一,政治目的。
正因為朱棣是通過“靖難之變”奪取的皇位,所以,朱棣為了顯示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依然可以繁盛富強。希望通過宣揚強大的大明朝,向外邦彰顯他的才幹,改變自己“篡位”的形象,為自己正名,他是朱家天下的合法繼承人。
“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也是一個政治目的。朱棣認為:“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皆朕赤字。”鄭和每抵達一個國家,都要向國王宣讀大明天子的诏書:“爾等隻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
(鄭和的寶船畫像)
盡管鄭和的船隊在當時是最先進的,但他從來不輕易用兵。
鄭和七下西洋中,一共隻有2次動用武力,第一次用兵是出于自衛。錫蘭山國王亞烈苦柰兒企圖“負固不恭,謀害舟師”,搶劫鄭和的船隊,鄭和設計生擒了亞烈苦柰兒及其家人;第二次用兵是為了剿滅海盜陳祖義。
第一次下西洋時,恰逢爪哇島國内亂,占領軍西王誤殺了鄭和的一百多位船員,鄭和接受了西王的道歉,用和平的方式平息了一場戰事,體現了鄭和船隊傳遞和平的目的。
因此,鄭和每次回朝,都會有大量的各國使節随船來到大明,形成了“萬國來朝”的局面,營造了以大明為中心“四海一家”的和平盛況。
第二,經濟目的。
鄭和七次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将大明的絲綢、瓷器等帶出國門,換來黃金等貴重物品;采購了衆多的香料補藥、奇珍異寶等物資。
由于海上貿易的需求增加,促進了國内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增加了朝廷的稅收。
鄭和下西洋開創了大明海上貿易最為繁盛的時期。
綜上所述,鄭和遠航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強大,傳遞大明希望和平的信息。
正是有了鄭和的七下西洋,才書寫了中國航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開創了世界航海的奇迹。
(參考資料:《明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