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夏時稱武羅國,屬冀州。
秦時屬巨鹿,西晉時置武邑國,領武邑、武隧、觀津三縣
漢高祖五年始置武邑縣,屬信都國管轄
隋開皇六年廢觀津縣并入武邑,複置武邑縣
1962年歸衡水專屬管轄,1996年歸衡水市至今。
窦後故裡 木雕之鄉
窦漪房,漢文帝皇後,寬刑簡政輔佐了文、景、武三位皇帝,開創了“文景之治”“漢武鼎盛”局面,被稱為“一代賢後”。其父葬于觀津,墓冢封土甚厚,墓高22.9米,占地3萬平方米,碑曰:“窦氏青山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邑硬木雕刻起于西漢,盛于明清,如今武邑的硬木雕刻已形成特色文化産業集群。“硬木雕刻工藝”進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生産企業達千家。
硬木雕刻家具
武羅封國 樂毅之城
武羅國(今武邑)是夏朝國君後羿賢臣武羅的封國,是衡水地區曆史上最早出現的封國之一。
戰國名将樂毅封于觀津(今武邑),他在封地修建的紫金城,如今被稱作紫塔鄉。
一個統帥 三個宰相
唐初軍事統帥蘇定方開疆拓土,征突厥、平百濟、生擒三國國主,立下赫赫戰功,堪稱大唐軍魂。
窦嬰平定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建功封侯,終成西漢宰相。
大唐宰相孫偓一生豁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無為而治”輔政。
唐朝宰相杜景佺為官清正,剛直不阿,不畏權貴,因丹心一片留名。
一方書院 三大文士
觀津書院創于明代洪武年間,明清兩代育人無數,其中進士21人、舉人167人、秀才數以千計,名列明代十大書院之一。
張氏三兄弟張載、張協、張亢,是西晉“太康體”詩歌流派的代表人物。張載所作《劍閣銘》中:“一人載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非親勿居”流傳千古。
一個櫃子 十個扣碗
九十年代初,“虎牌”保險櫃獲全國保險櫃行業唯一最高獎——國優銀質獎。近年來,武邑金屬櫥櫃行業在創新中發展,靠過硬的質量和新産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形成南有浙江甯波,北有河北武邑之勢。
虎牌保險櫃
武邑扣碗至明清兩代已負盛名,乾隆皇帝賜名“武邑十大碗”。扣碗亦稱蒸碗,将肥瘦肉、海帶、丸子、排骨、豆腐、茄夾等葷素菜肴入碗蒸熟,加高湯,放蔥末、香菜即食,是當地百姓婚喪嫁娶、設宴擺席佳品。
武邑扣碗
注:本文所輯資料,難免有疏漏謬誤之處,也請方家批評指正。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