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新聞網
■鄭祥林 鄭天虎
這是1965年6月10日新華社所發的新聞照片,王傳合正在精心照管曾得了抽風症而被他救活的小牛犢,攝影者是新華社記者王文學。 (本報資料照片)
中華第一曆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中說:“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饬百官,衆功皆興。”文獻文字古奧,全文大意是:堯命令羲氏、和氏,恭敬地順應上天,從日月星辰的運行,定出一年的曆法,精準地把時令傳授給百姓,分别命令羲仲在東方郁夷這個地方管理督導,定準春分的日子,再命令羲叔在南方的大交山這個地方管理督導,定準夏至的日子,再命令和仲在西方昧谷這個地方管理督導,定準秋分的日子,再命令和叔在北方的幽都這個地方管理考察,定準冬至的日子。由此确定一年為366天,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調整四季誤差。整頓百官,各種事業欣欣向榮。
羲、和是堯的曆官,定出了中國曆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部年曆。傳說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是四兄弟,他們是今稷山縣西社鎮東莊村人。據《平陽府志》《山西通志》載:“羲氏、和氏皆堯曆官……羲和冢在稷山縣東北十五華裡東莊村前,有廟,二冢并立。”近幾年,襄汾縣陶寺堯都遺址發掘,其中有一座“觀象台”,進一步證實了羲和觀測日月星辰,制定年曆的真實性、可靠性。
幹支與生肖
羲和定出年的曆法後,需要有記錄年曆的符号。先民們在經年累月的生活和生産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了“天幹”和“地支”,作為年、月、日、時的标志代号。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叫天幹,因為它有10個字,也稱其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因為它有12個字,也稱其為“十二地支”。天幹和地支簡稱“幹支”。幹支按照特定的順序,進行兩兩相配。天幹10個字,循環往複6次,即成了60個字;地支12個字,循環往複5次,也即成60個字。幹和支各60個字相配,就組成了60個幹支,每個幹支代表一年,就形成了60年的一個周期。2020年是幹支“甲子”年,今年自然是相鄰幹支“辛醜”年。在60年中,隻會出現一個“甲子”,而且它又是起首幹支,因此稱其為“六十甲子”,也叫“六十花甲子”。河南安陽殷商遺址出土了我國最早的紀年曆幹支表,說明殷商時期幹支紀年已經成熟。
那麼,十二生肖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遠古生産力水平低下,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先民們在自己生活的範圍内,對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接觸較多,比較熟悉。其中,有人工馴養的,有野外生存的,有溫順的,有兇猛的,皆與人生活息息相關,于是,人産生了對這些動物的崇拜或敬畏,在文字未出現之前,就以這些動物的圖騰作為最初地支的代替符号。随着社會進步和文字的出現與演變,12個地支的文字替代了12種動物的圖騰: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有些考古學家認為,地支的12個字,有些就是這些動物圖騰的形象字;後來,12種動物則成為12地支字的生肖。每一種動物生肖的地支字,在六十甲子中以不同的組合,前後出現5次。以2021年為例,幹支是辛醜牛,後面陸續還有丁醜牛、己醜牛、乙醜牛、癸醜牛,合起來共5個牛年。十二生肖出現約在春秋時期,晚于幹支。
幹支曆的年起止時間,既不同于公曆,又不同于農曆。公曆的年從元旦起至本年12月31日;農曆的年從正月初一起至臘月月盡除夕;而幹支曆的年則是從農曆立春日起至次年的立春前一天。立春前出生的人是上個年的屬相,立春後生的人是本年的屬相。2021年立春是公曆2月3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二。此前出生的人屬相是鼠,之後出生的人屬相是牛。幹支的月起止時間也不同于公曆和農曆。它是以農曆二十四節氣劃分,每兩個節為一個月:立春—雨水為一月,驚蟄—春分為二月,以此類推。
幹支曆的年、月劃分為何不同于公曆和農曆呢?幹支曆和中華的農耕文明緊密相連,幾乎是同期産生的。堯命令羲、和在制定一年曆的同時,又命令後稷在稷山“教民稼穑”。後稷是堯的農官。《山西通志》和《平陽府志》載:“後稷,名棄,為兒時以種麻、菽戲,成人以好耕稼,别五土之宜。堯舉為農師,以教稼。今稷山有後稷陵、姜嫄(後稷母親)墓。”稷山縣城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後稷廟,獻殿的前沿護闆上雕刻着後稷教人們如何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這與羲和定曆法,分四季是一緻的。年是根據農耕活動而确定的。立春,氣候轉暖,萬物複蘇,春耕春播開始,把立春定為一年開頭,是順應農時的。古往今來,從周易經書的編寫者、研究者,到今天的實際運用者,一直堅持幹支曆的年、月劃分法。羲和定年曆和後稷教民稼穑,為中華氣象和農耕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牛年的頌歌
人類從狩獵到農耕,從“刀耕火種”到馴養役使畜力,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牛在農耕生産中是主要的生産力,為人類的生存,為社會的發展進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它被列入十二生肖,是人們必然的選擇。牛與人類長期相處相守,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馴良溫順,不避重就輕,哪裡需要就到哪裡,不求索取,一心為人民造福,世世代代受到人們的崇敬和喜愛。從古到今,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信仰,不同民俗,均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紀念着牛,感恩着牛,崇拜着牛。
(一) 編唱民歌,載入詩經,久久傳頌牛
五經之首的《詩經·小雅·無羊》篇中是這樣寫牛的:“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黃毛黑唇的牛)……爾牛來思,其爾濕濕,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寝或訛。”這首民歌寫出了牛主人為自己畜養衆多的牛,感到喜悅和自豪。誰說你沒有牛呢?你看看我的九十隻黃毛黑唇的牛,多麼漂亮美麗呀!養牛主人全面、細緻、具體地描繪了牛的生活狀态,如何飲食,如何休息,如何交配繁殖等細節,通過對牛仔細觀察、精心飼養,周到照料,體現了作者熱愛牛、關懷牛的深厚情感。
這是一首民歌,起初在民間口頭傳唱,後經收集整理,寫入《詩經》一書中,一直流傳至今。據目前所知,這是我國最早寫牛的一首民歌。
(二)建築廟宇,雕鑄其像,頂禮膜拜牛
古代,民間流傳着許多有關牛的神話,說牛是天帝的使臣,奉命下凡到人間,為人民播愛造福,人民呈請天帝封其為“王”。還有傳說,牛是正義使者,到民間幫人民除暴安良,驅兇求吉。人民感激它,求玉帝封牛為神。為此,牛被稱為“牛王”“牛王爺”。舊時,許多地方都建有“牛王廟”,逢時過節,祭祀膜拜,以求牛王爺的護佑。據清代梁紹王《兩般秋雨庵随筆卷一·世俗誕妄條》載:“北方牛王廟,畫百牛于壁,牛王居其中,則冉伯牛也。”冉伯牛是孔子的學生,因為名字上有牛字,就奉祀為牛王爺。雖然荒誕,但表達了人們對牛的敬畏之情。
許久以來,很多與牛相關的部門,除了用牛像作商标、做廣告外,還搞牛的石雕、木雕、塑雕、樹脂雕等,除了為裝潢門面,個中還有求吉祥如意、發财緻富之圖。說到鑄造鐵牛,全國首屈一指的是永濟蒲津渡“黃河大鐵牛”。經有關方面勘測,黃河大鐵牛共有8尊。1989年8月,将黃河古道東岸4尊發掘出土。這一消息傳開,驚動了全國,甚至也引起了世界關注。據目前所知:1.永濟黃河大鐵牛鑄造的時間最早,約在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左右,距今将近1400年,前所未有。2.黃河大鐵牛體量最大,高近兩米,長3米有餘,重數十噸,全國罕見。3.鐵牛造型最美,四尊鐵牛,呈坐卧負重狀态,雄健壯碩,形态各異,頭昂角挺,兩眼圓睜,目似怒,耳如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全國獨一無二。4.鐵牛威力無比,8尊鐵牛牽拉鐵繩索,上面鋪闆搭浮橋,給晉秦人民帶來交通便利;同時,傳說鐵牛有“鎮水”功能,不讓黃河泛濫成災,危害兩岸人民,此前聞所未聞。5.鐵牛精神最感人,它為人類造福,守職盡責,不離不棄,默默無聞,紋絲不動,樹立了做人民公仆的精神形象。參觀鐵牛者,除為我國古代冶金鑄造、治水造橋技術高超而驚歎,更為鐵牛精神所感動。
(三)詩家騷人,用優秀詩篇,熱情讴歌牛
由于牛的勤勞奉獻精神感人,曆代寫頌牛的詩難記其數。其中,唐代李白的《詠石牛》,宋代梅堯臣的《耕牛》,南宋李綱的《病牛》,現代詩人臧克家的《老黃牛》,皆是傳世傑作。特别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河東蒲州永濟人,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他和孟浩然并稱“王孟”,是山水詩派創始人。他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尚存的400餘首詩中,有許許多多詩篇都寫到了牛。《田園樂七首其四》“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渭川田家》“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與蘇盧二員外期遊方丈寺而蘇不至》“回看雙鳳阙,相去一牛鳴”;《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二學人》“任以我為牛”……詩人與牛朝夕相處,相守相望,喜愛牛,關心牛,與牛結下深厚感情。他多次将牛寫進自己的詩句中,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人牛和諧共處的生動畫面,給人以享受和鼓舞。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表達了他甘願以牛的精神俯首帖耳,嘔心瀝血為人民奉獻的高貴品質。“做人民的老黃牛”成為國家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同誓言。以做“牛”自喻,以做“牛”自勵,以做“牛”自樂,以做“牛”為榮。
(四)在農村視牛如寶,愛牛如命,倍加呵護牛
河東地區是中華農耕發源地。自古以來,就以農業為生,牛是從事農業生産的主要畜力。解放初期,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以前無地無牛的農戶,既分得土地,又分到了牛,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當時,在稷山及附近縣的農村,廣泛流行着一種說法,“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抒發了農家有地有牛的喜悅心情。在農村個體化時期,一個莊戶人家養牛多少,是衡量一個家庭貧富的重要條件和标志。農家視牛如寶貝,愛牛如命。一般家庭都建有牛棚、槽頭,為牛備有專用的飲水缸,室外還搭建夏可乘涼,冬可向陽取暖的敞棚。每逢春節,牛棚槽頭還要貼紅紙條幅,上面寫着“槽頭興旺”“牛馬成群”“四季平安”,以求吉祥。牛年春節,家家戶戶門上要貼有關祝福牛年吉祥類的楹聯,窗戶上要貼牛的剪紙窗花,要蒸牛的形态的花馍。大年初一吃餃子,也要留幾個給牛吃。春節期間,鬧紅火、唱戲、打花鼓、踩高跷要有牛的扮相。稷山陽城村牛走獸(還有别的獸),具有上百年曆史,在稷山、運城市乃至全省和全國,都小有名氣。前幾年,還受邀參加了北京市春節廟會表演,赢得了觀衆陣陣掌聲。陽城村的走獸,還被确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把牛化為藝術形象表演,表達了農村珍惜牛、熱愛牛的真情實感。
上個世紀50年代,農村實行集體化經濟之後,牛由個體飼養轉為集體飼養,牛成為生産隊的家當,各村都挑選大公無私、認真負責、有飼養經驗的人,擔任飼養員。運城市各縣都湧現出許多模範飼養員,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臨猗縣王傳合,他以養牛場為家,愛牛如命而聞名。當地劇團将他的模範事迹編成了《一顆紅心》眉戶劇,劇中人化名為許老三。此劇一經上演,唱紅了河東,唱紅了三晉,唱紅了中華大地,後來還被拍成了電影,教育激勵了幾代人。
近幾年,随着農村體制改革,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村耕牛數量銳減,應運而生的是出現了飼養奶牛和肉牛的企業和專業戶。牛,以“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給人們創造着新的價值;牛,以樂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精神,為新時代脫貧緻富奔小康立新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