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 見習記者 馬慶隆 通訊員 趙銘婕 沈莉婷
早起迎朝陽,奔走曬月光。
11月3日夜9點10分,杭州城北吳家墩新人公寓裡,歸家的人們開始陸續點亮公寓的燈。
接下來的半個來月,這裡會是杭州最晚亮燈的小區。
作為全省快遞員數量最多的集中居住點,吳家墩新人公寓是杭州拱墅區康橋街道吳家墩經合社與順豐集團聯手打造的杭州首家快遞小哥公寓示範點,目前已入住快遞小哥和家屬800餘名。
雙十一購物節剛剛開始,成千上萬的包裹在路上。
這背後是一個個爆倉的快遞站,以及不停奔馳在路上的快遞小哥們(無論男女,後文都用快遞小哥統稱)。
夜訪杭州快遞小哥公寓,我們得以記錄下這些匆匆的人們和鏡頭。
11月3日晚上9點的吳家墩新人公寓二期五号樓
1】早6點開工,晚8點才吃上晚飯
“不怕忙,越忙工資越高呀”
晚上7點半,吳家墩新人公寓,快遞小哥住的比較多的五号樓依舊一片漆黑,和隔壁小區燈火通明的樓宇,形成了鮮明對比。
“都還沒回來,這兩天估計要到晚上9點多小哥們才會陸續歸家。” 小區保安童師傅剛到這個小區站崗沒幾天,剛來的時候,對小區裡的居住人群還不是很熟悉,每天看到順豐的快遞小哥進進出出,一開始還想着這小區怎麼這麼多快遞,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小哥的公寓啊!”
11月3日晚8點,陸續有小哥下班回家短暫休息
晚8點,開始有快遞小哥陸陸續續騎車回家。
也有一些稍早下班的小哥從公寓走出,享受一天中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有的和愛人牽着手,有的抱着孩子逗樂,有的形單影隻刷着短視頻發笑。
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全都沒來得及脫下那身工作服。
39歲的夏孝周,剛剛回到公寓,準備花幾十分鐘給自己和在超市上班的愛人做一頓簡單的晚飯。
排骨湯、筍幹肉絲,就饅頭,“這三個都是我的,紫薯是我老婆的。”
回到家的夏孝周,身上的工作服同樣來不及脫。
夏孝周是安徽宿州人,今年是他來杭州幹快遞小哥的第十年。
匆匆忙忙給自己和愛人做一頓簡單的晚飯。
從開始做快遞小哥,夏孝周就一直在城北這一塊的網點,去年三月搬到了新人公寓,“雙十一一開始單量不多的,後來一下子多起來了。”
夏孝周負責鳳都工業區内一片五百米見方的區域,相對送小區件的同事他說自己的工作會輕松一些,但每天的單量也在300件以上,有時他會根據公司的調配,去忙不過來的網點幫忙送貨。
雙十一期間,比平時早一個小時,夏孝周就要開工。隻要一開工,除了吃飯、喝水、上廁所,夏孝周和同事們基本上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比平時早一個小時,是多早?
“早上6點開工。”作為一個從業十年的小哥,夏孝周說他已經習慣了。
“新快遞員遇到雙十一可能還會緊張,怕爆倉忙不過來。這才第一波,到了雙十一貨更多。”夏孝周笑笑說,這三四天是這波送貨的高峰期,過幾天會迎來一波退貨高峰,“最多的退貨是衣服類産品,估計要麼不喜歡,要麼就是尺寸不對,換貨的。”
做了十年小哥的夏孝周說不怕忙,就怕閑着。
送貨,夏孝周有一套自己的經驗,“每到一個網點,最緊要的是趕緊摸索一條最優的送貨路線,每次裝貨的時候根據路線先後提前理好,可以節省時間。”
揀貨、裝貨、送貨,回到網點換電瓶,再裝貨、送貨,這個路線夏孝周一天要走上四五趟,“最後一趟是晚上7點,送完要晚上8點多了,太遲了客戶也要休息的。”
搬進新人公寓,對夏孝周和同事們來說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這裡環境好、房租便宜,每天上班20分鐘也方便。”
十年打拼,夏孝周在老家蓋起來新房,“兩個小孩都在老家,老人們帶着。”
說起孩子,夏孝周和很多在外打拼的父親一樣覺得有些虧欠,因為自己的工作忙,每年回家的機會很少:“一眨眼,大的孩子都已經上初中了,暑假的時候會過來,平時隻能每周休息的時候視頻一下。像這兩天肯定沒時間了,等忙完這陣再說吧。”
他說,老快遞員們不怕忙,就怕閑着,“幹活越多,工資也越高的呀。”
2】歸家的小哥:
小睡一會半夜還要繼續接貨
晚上8點半後,經過小區門口的“工作服”明顯多了起來。
進門的電動車一輛接一輛,走出的小哥一個接一個。
附近的小餐館、小超市裡人變多了。
這裡的街道也比市中心要晚熟似的,這個點終于逐漸熱鬧了起來。
晚上9點多,陸續有小哥經過公寓門口。
忙了一天的小薛,工作也暫時告一段落。
小薛是一名倉管員,2016年加入快遞行業,這是他迎戰的第7個“雙十一”。
每年到這個時候,加班加點就成了行業常态。小薛的下班時間也從原來的傍晚5點多調整到晚上9點,淩晨還常常要去幫忙接貨。
“貨太多了,這陣子肯定沒得休息了,習慣了。”晚9點下班回家的小薛,等着他的不是一個可以睡到天亮的整覺,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休憩——洗個澡、打個盹,3個小時後,他又要出發去上班了。
短暫休息後,他們可能馬上就要去繼續幹活。
盡管如此,小薛說自己不算最辛苦的,最苦的活都讓派件員兄弟們幹了。“我們網點的包裹量翻了近兩番,平時5000單,現在增加到19000單,每個人的派件量從100單增加到300單。兄弟們這幾天最怕下雨了,去年就下了雨,送起單來很不方便。”
當晚值夜班的小王,帶着妻子和女兒,正準備去附近的小吃店,吃個名副其實的“晚飯”。“今晚有一批單要來,要從夜裡12點幹到白天。傍晚補了下覺,現在家裡人陪我去吃點東西。”他說,做快遞小哥多年,已經學會适應“雙十一”的作息節奏,“至少要持續大半個月,直到購物高峰過去。”
更多的房間還在黑暗中,默默等着主人歸家的車燈。
3】更多房間還是黑着燈
默默等着主人歸家的車燈
公寓附近,陳師傅見證着小哥的晚歸。
一盞充電燈,懸挂在裝滿膨化玉米棒的三輪車上,陳師傅和他的小攤照亮着這條回家的小路。
陳師傅的小攤見證着小哥們的晚歸。
“我差不多每天都會來這裡,每天下午五點以後,孩子們放學,好多大人帶他們來買。”
陳師傅也察覺出了雙十一帶來的變化。“這裡确實有很多穿快遞工作服的人,可是這幾天晚上出來的少多了,他們最近都會很忙的。”
步履匆匆的小哥們。
晚上9點到深夜12點這段時間,是不少小哥交班的間隙。
有的人剛下班,有的人馬上要去上班。
穿着工作服的忙碌身影在晝夜中交織。
“我同事還在等我吃飯,不好意思。”
“我要給我的電瓶車充個電去,先走了。”
……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采訪了十餘位小哥,他們各有各的安排,卻都一樣步履匆忙。
夜裡11點,結束探訪的時候,五号樓也隻比晚上七點的時候多了幾盞燈。
更多的房間還在黑暗中,默默等着快遞小哥歸家的車燈。
新聞
吳家墩快遞小哥新人公寓
是個什麼樣的公寓
2020年9月,杭州拱墅區康橋街道吳家墩經合社與順豐集團合作打造投用了快遞小哥新人公寓。
為滿足快遞小哥們的真實需求,康橋街道為吳家墩快遞小哥新人公寓量身定制打造出“建築、服務、鄰裡、教育、交通、治理、創業、健康、低碳”九個方面的未來社區生活場景。
此外,街道還推出各項舉措,比如,制定“服務菜單”,征集小哥意見建議,解決30餘件關鍵事。25家“紅色蜂巢聯建”成員單位投放服務,11名小哥家屬成功就業,346名小哥獲得健康禮包。還推出了“共聚中秋話團圓” 、“杭小蜂夏令營”等活動。
對小哥們來說,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
2022年8月,街道引進大關新人幼兒園,47名快遞小哥的孩子今年9月順利入學。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