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東湖之畔圍爐夜話

東湖之畔圍爐夜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2 02:25:45

東湖之畔圍爐夜話(東湖評論露從今夜白)1

今年中秋節前三天是白露,它是壬寅虎年當中反映氣候變化最明顯的一個節氣之一,昭示着酷暑減退,天氣微涼。千百年來,白露在厚重的中華文化中承擔着預知農事、抒發情懷、展現意境的作用。最為人熟知的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一半田,齊白露,摘瓜挽小豆,白露耕宿麥;七月白露麥種早,八月白露麥種遲”等雅韻佳句。

“蒹葭白露”意境影響深遠。“蒼、霜、方、長、央”屬陽部韻,标志着古體詩已趨于成熟。“白露為霜”傳達出節序已是深秋,而天才破曉,因蘆葦葉片上還存留着夜間露水凝成的霜花。開“自然環境襯托意境表達心境”藝術先河,之後探索人生深刻體驗的作品常在後代得到持續回應,“蒹葭之思”“蒹葭伊人”也成為舊體書信中懷人的暖語。曹植《洛神賦》、白居易《長恨歌》、李商隐《無題》詩更是對《秦風·蒹葭》表現主題的回應,堪稱運營經典的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也追溯着博大的東方文化記憶。

東湖之畔圍爐夜話(東湖評論露從今夜白)2

海報設計:蔡暢(荊楚網)

“月是故鄉明”抒情質樸真摯。東周時秦地大緻相當于今陝西大部及甘肅東部。“迫近戎狄”的環境迫使秦人“修習戰備,高尚氣力”,随之情感也略顯激昂粗豪。保存在《秦風》裡的十首詩多寫征戰獵伐、痛悼諷勸之事,似《蒹葭》《晨風》這種凄婉纏綿的情緻,兼有鄭衛之音風格,彌足珍貴。這種藝術風格經詩聖杜甫傳承發揚更顯宏達,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作《月夜憶舍弟》,展現戰亂中的優思,是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盡顯大家本色。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更是直抒胸臆,追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希冀“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婵娟”,用“共情”的筆觸表現出思念親人的質樸真摯情感。有别于朱自清荷塘月色,“北大三老”之一季羨林在《月是故鄉明》中講述兒時家鄉“葦坑映月”美景,離鄉後所見之月遜色于家鄉之月,借“月亮”來抒發離鄉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八月白露麥種遲”重農之情躍然紙上。古人從“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物候變化中窺探白露時節,熟知候鳥在四季更叠、萬物消長中順勢生長的規律,感受着生命輪回的可貴與平靜。晚清名士祁隽藻與壽陽鄉農閑談耕作,著成《馬首農言》一書,“白露一半田,齊白露,摘瓜挽小豆,白露耕宿麥;七月白露麥種早,八月白露麥種遲”用農諺的口吻,提醒耕者不違農時、不誤農事。以小米為主要秋作物的八百裡秦川,述說着“白露白茫茫,谷子滿田黃”的豐收喜悅。對莊稼人來說,白露時節,谷物飽滿、稻穗壓枝,大地迎來一片金黃,農民朋友“五谷豐登”期許與廣大士子“國泰民安”願景在那一刻畫上了最大最美同心圓。

稿源:荊楚網

作者:張志克(襄陽宜城)

責編:詹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