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原文]
齊宣王問曰:“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①?”
孟子對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②。”
王曰:“王政可得聞與?”
對曰:“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③。老而無妻曰鳏,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④。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⑤。詩雲:‘哿矣富人,哀此茕獨⑥。’”
王曰:“善哉言乎⑦!”
曰:“王如善之,則何為不行⑧?”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⑨。”
對曰:“昔者公劉⑩好貨。詩雲:‘乃積乃食,乃裹糇糧;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幹戈戚揚:爰方啟行⑪。’故居者有積食,行者有裹糧⑫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⑬!”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對曰:“昔者大王好色,愛厥妃⑭。詩雲:‘古公亶甫,來朝走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⑮。’當是時也,内無怨女,外無曠夫⑯,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原文通釋]
齊宣王問道:“别人都勸我拆了明堂,拆了它呢,是不拆它呢?”
孟子回答說:“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想施行王政,就不要拆它了吧。”
齊宣王說:“王政的道理能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從前周文王治理岐山時,九份田八家各耕種一份私田共種一份公田作為稅田,做官的人世代承襲俸祿,關卡和市場隻稽查并不征稅,捕魚打獵沒有禁止的,犯罪不牽連妻子兒女。老了沒有妻子的叫鳏夫,老了沒有丈夫的叫做寡婦,老了沒有兒女的叫獨老,兒童沒有父親的叫孤兒:這四種人是天下困窘又無處告難的人。文王發布政令實行仁政,一定最先考慮到這四種人。《詩經》說:‘富人可以過得去了,隻可憐了那些無依無靠的人。’”
宣王說:“這話說得好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認為說得好,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宣王說:“我有個毛病,我喜愛财物。”
孟子說:“從前公劉也喜愛财物。《詩經》說:‘收獲稻谷裝滿倉,為了出征備幹糧,大袋小袋全裝滿,止戰出征多榮光。連弓帶箭都帶上,幹戈斧钺肩上扛,出征隊伍向前方。’所以留在家裡的人有存儲的糧食吃,出征的人有攜帶的幹糧,這以後才起兵出征。大王如果喜愛财物,讓百姓跟您一樣都擁有财物,這對您算個事兒嗎!”
宣王說:“我有個毛病,我喜愛女色。”
孟子回答說:“從從前周太王也喜愛女色,愛他的妃子。《詩經》說:‘古公亶甫一大早驅馳着快馬,循着西邊的河岸來到歧山之下,帶着妻子姜氏女,一座一座地勘建了屋舍。’在這個時候,沒有找不到丈夫的老處女,也沒有找不到妻子的老光棍。大王如果喜愛女色,讓百姓跟您一樣都擁有女人,這對您算個事兒嗎!”
[注釋]
①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别人都勸我拆了明堂,拆了它呢,是不拆它呢。明堂,天子接見諸侯的建築,這裡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東巡時建,至漢代還有遺址。諸,“之乎”的合音詞,已,止,即不動。
②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想施行王政,就不要拆它了吧。“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是判斷句。
③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從前周文王治理岐山時,九份田八家各耕種一份私田共種一份公田作為稅田,做官的人世代承襲俸祿,關卡和市場隻稽查并不征稅,捕魚打獵沒有禁止,犯罪不牽連妻子兒女。之,放在“文王”與“治其歧”這個主謂短語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岐,地名,在今陝西岐山縣一帶。耕者九一,井田制度下的稅收政策:每井九百畝,周圍八家各一百畝私田,中間一百畝為公田。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種,收入歸公家。關,在關口設置的檢查站,近于現代“海關”的概念。市,集市。譏,稽查。征,征稅。澤,水聚會處,湖河池沼,這裡指捕魚采蘋一類活動。梁,山谷間高地,這裡指山野中的捕獵砍柴一類活動。不孥,不牽連妻子兒女。孥,音nú,妻子兒女。
④老而無妻曰鳏,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老了沒有妻子的叫鳏夫,老了沒有丈夫的叫做寡婦,老了沒有兒女的叫獨老,兒童沒有父親的叫孤兒:這四種人是天下困窘又無處告難的人。鳏,音guān。“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是判斷句。無告,無處告難。
⑤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文王發布政令實行仁政,一定最先考慮到這四種人。發,發布。先,作動詞,先考慮,先救助。斯,代詞,這。
⑥哿矣富人,哀此茕獨:富人可以過得去了,隻可憐了那些無依無靠的人。“哿矣富人,哀此茕獨”出自《詩經·小雅·正月》。哿,音gě,可以。茕,音qióng,孤單。
⑦善哉言乎:這話說得好啊。
⑧王如善之,則何為不行:大王如果認為說得好,為什麼不這樣做呢。善,意動用法,認為好。
⑨寡人有疾,寡人好貨:我有個毛病,我喜愛财物。貨,财物,錢财。
⑩公劉:人名,後稷的後代,周朝的創業始祖。
⑪乃積乃食,乃裹糇糧,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幹戈戚揚,爰方啟行:收獲稻谷裝滿倉,為了出征備幹糧,大袋小袋全裝滿,止戰出征多榮光。連弓帶箭都帶上,幹戈斧钺肩上扛,出征隊伍向前方。本詩句出自《詩經·大雅·公劉》。第一和第三個“乃”,于是,就。第二個“乃”,代詞,你的。糇糧,諸侯出征攜帶的幹糧。糇,音hóu,有版本作“饣侯”。橐囊,盛放物品的袋子,囊大橐小,小而有底曰橐,大而無底曰囊。槖,音tuó。弓矢,弓箭。斯,副詞,已。思,表目的,想着,為了。戢,音jí,止息戰争。用光,發揚光大。用,可施行也。幹戈戚揚,舉起兵器盾牌,這裡是攜帶各種武器。幹,盾牌。戈,本是一種曲頭的進攻性兵器,後來又發展成平頭戟。戚,作戰用的系列斧钺( yuè)。揚,飛舉。爰,于是。方,開始。啟行,出發。“行”處在押韻位置應讀háng。
⑫裹糧,有版本作“裹囊”。
⑬于王何有:對大王您算什麼呢。何有,有什麼,算什麼。
⑭昔者大王好色,愛厥妃:從前周太王也喜愛女色,愛他的妃子。厥,音jué,代詞,他的。
⑮古公亶甫,來朝走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古公亶甫一大早驅馳着快馬,循着西邊的河岸來到歧山之下,帶着妻子姜氏女,一座一座地勘建了屋舍。本詩句出自《詩經·大雅·綿》。古公亶甫,即周太王古公亶父,見2.3注釋③。朝,早上。走馬,驅馳着快馬。率,循着。浒,水邊。爰及,帶領着。爰,引。姜女,太王的妃子姜姓,也稱太姜。聿,音yù,循。胥,勘建。宇,屋舍。
⑯當是時也,内無怨女,外無曠夫怨女:在這個時候,沒有找不到丈夫的老處女,也沒有找不到妻子的老光棍。内,女子操持家而居内。怨女,未出嫁的老女人。外,男子養家奔波于外。曠夫,未娶妻的單身漢。
[解讀與點評]
在齊國境内的明堂,是以往專門為天子所建(很可能是齊桓公稱霸時尊王攘夷時所築),天子是王權的象征,當然也是“王道”的象征。雖然此時周天子早就名存實亡,似乎它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但孟子不這麼看。孟子以明堂為王者的産物來勸說齊宣王勿毀明堂,又由明堂談到王政,規勸齊宣王據此行王道。
孟子針對齊宣王的愛财物愛女色強調與民同甘苦。
井田制是孟子理想的田畝制度,所以他極力推崇這個制度。
我們有一些研究者通釋古文,不求甚解,遇到艱難的問題就回頭。“澤梁”被解釋成“在流水中攔魚的裝置”“築在水中的堰”,那麼“不禁”這種裝置或這種堰能說明什麼呢,又為什麼要單單強調這個呢?其實,“澤梁”就像“關市”“弓矢”一樣,包含了兩個概念。“澤”,指的是水聚集的地方,“梁”,指的就是《說文》的“山谷之間的延綿高地”。“不禁澤梁”,就是不禁止在江河池沼捕魚采蘋,不禁止在山野打獵砍柴。
“幹戈戚揚”是主謂短語,“揚”是動詞謂語,“揚”不是一種大斧。有的學者把《詩經》和古文中自己不能解釋詞都說成是語氣助詞,弄出一大堆所謂沒有意義的發語詞,這樣,在本文引用的文字中就有了“思”“爰”“聿”三個所謂的語氣助詞。這是最不負責任的态度。
在古籍中的“行”表示出行的意思時屢屢押“ɑng”韻,我疑此字古音讀如háng。
文/陳廣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