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和号沉沒海底

大和号沉沒海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7 16:02:26

大和号沉沒海底(143年前的今天日本号)1

大圖:1868年,完成美日中直達處女航的“日本号”停靠在香港碼頭。圖片現藏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班克羅夫特圖書館。 小圖:畫家構想下的1874年12月17日“日本号”大火情形。 受訪者供圖

大和号沉沒海底(143年前的今天日本号)2

大和号沉沒海底(143年前的今天日本号)3

陳李眷慈在舊金山出生長大,堅持對中國移民曆史的挖掘。

葉志文 攝

2017年11月14日,家住舊金山的台山籍華僑陳李眷慈又一次來到中山。次日,她便趕赴江門五邑大學,向該校近代華工史研究領域的教授展示自己在《申報》上找到的“日本号”郵輪報道。

143年前,美國太平洋郵輪航運公司的“日本号”郵輪駛離舊金山,船上搭載有近400名旅美華工。他們擡着象征财富的金山箱,欣喜地踏上了重返故土的34天旅途,卻不知一場災難正在臨近。

“海難發生在那一年的12月18日晚上11時半,距離汕頭隻有64公裡,船艙中部起火,391名返鄉華工沒能活下來。”陳李眷慈說,華工攜帶着多年血汗勞動換來的積蓄,落水時卻将他們拽入海底溺水緻死,“既心酸又悲哀,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是哪裡人,叫什麼名字。”

今年,她帶着首份關于海難的中文資料重返廣東,希望找尋海難幸存者後人,去完成她一直以來的願望:“用華工的口吻,講述143年前的海難故事。”

●南方日報記者 李欣 孫嘉琳 龔春輝 實習生 王穎 發自中山、美國舊金山

起航

宮殿般完美的大船

又黑又悶的“浮動地獄”

1868年7月3日,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舊金山碼頭親眼見證了入埠的“日本号”,這個在當時屬世界第二大的側輪蒸汽動力木質船讓他感到震撼。他給母親寫信道:“1868年7月3日:這如同宮殿般完美的大船,我真想乘坐其航行出海。”

第二天,正當馬克·吐溫乘坐“蒙大拿号”從舊金山出發前往紐約,途經金門海峽時,“日本号”從舊金山起航,開啟了曆史上首個美、日、中三國間月度直達航線。

然而,這個在馬克·吐溫眼中“宮殿般完美”的大船,對于無數僅能勉強支付統艙船票的赴美華工而言,卻是又黑又悶的“浮動地獄”。

“早期許多華僑出國是被當作‘賣豬仔’出去的。”中國華僑曆史學會副會長、《廣東華僑史》主編張應龍指出,當時在運載華工的船隻上,華工的死亡率高達30%至50%。

在19世紀,煤火為遠洋航行主要動力,存在火災隐患;海上大風巨浪如影随形,也是對航行安全的嚴重威脅。

“由于通信技術落後,航線來往船隻少,途中一旦發生事故,往往很難搜救。”張應龍說。

根據史料記載,在“日本号”橫渡太平洋的6年時間裡,先後已有5艘側輪蒸汽木質船因火災造成海難。其中,1872年,作為“日本号”的姊妹船“美國号”,就在日本橫濱海域因煤火引發火災,造成52名中國乘客遇難。

起火

濕煤不斷氧化

大火分隔開甲闆

1874年11月14日,“日本号”從舊金山起航,向橫濱駛去。起初,船上搭載有537名乘客,975噸貨物,168箱價值超過36萬美元的财物,以及21袋郵件。駕駛“日本号”的是有着34年船齡、20年船長經曆的愛德華·華沙,這是他第25次駕駛“日本号”往返跨太平洋航線。

按照多年來既定航線,“日本号”沿着太平洋大圓航線,以每天321公裡速度駛向橫濱,并于第26天抵達。在當地,又有不少中國乘客登上“日本号”甲闆。

12月11日,搭載有667名船員與乘客的“日本号”啟程向最後的終點香港駛去,其中中國乘客就有426人。如果不出意外,他們将于7天後抵達香港。

12月的橫濱天氣潮濕,在鍋爐艙裡剛剛補充上船的濕煤不斷氧化,積累着溫度,危險潛伏在前方未知的海域。

17日晚11時25分,完成例行檢查的華沙船長突然聽到甲闆上乘客的尖叫聲。1分鐘後,不安的船長聽清了乘客的呼喊聲——“船失火了!”

事後,華沙船長回憶,火災發生在位于船體中部的動力室和鍋爐艙,并迅速向四周蔓延。輪機長科斯格羅夫迅速打開了滅火設備,但噴向大火的20根水柱無濟于事。

“去告訴大副準備好所有救生艇!”作出棄船決定的華沙沖出船長室開始疏散乘客,但他驚恐地發現大火已經把整條甲闆分成了兩半。

8艘救生艇全部位于船舷後方,大火徹底切斷了甲闆前端聚集的近400名乘客的逃生路線。

“金山”夢

約翰·中國佬

富裕的阿新和阿吳

被大火切斷逃生路線的近400名乘客,全部都是即将回家的旅美華工。

“華工阿新、阿吳來到美國,當地人統一叫他們:約翰·中國佬。踏上回家的輪船,他們彼此喚起原本的名字,隻不過如今已是富裕的阿新和阿吳。”美國曆史學家、作家羅伯特·威裡斯(Robert Walls)在他的《發自南海底部的聲音——從未披露的赴美中國移民最大災難故事》一書(以下簡稱《南海》)中,描繪出140多年前數十萬赴美勞工共同的一個夢。

廣東華僑博物館館長王明惠介紹,随着1868年《中美續增條約》的簽訂,每年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從廣東四邑和南番順的村莊裡走出來,登上前往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亞的郵輪,駛向他們口耳相傳的“金山”,幻想着異國他鄉的打拼能讓他們脫胎換骨。

“每100名赴美華工中,最後隻有不到3人留在番地,其他人都期盼着衣錦還鄉。”王明惠指出,自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金礦至19世紀70年代,赴美華工總人數增長到20餘萬,他們多從事金礦開采、鐵路建設、農業生産等行業。

但“金山緻富”終究隻是大多數華工的夢。1873年,美國經濟發生衰退,緻使就業形勢嚴峻,加州等華人聚集地陸續出現排華運動,迫使不少華工踏上返鄉之路。陳李眷慈說,這些人懷揣着多年用血汗打拼的積蓄,懷揣一張價值45美元的船票登上“日本号”,“衆人皆知海上航行危險四伏,但在家門口遇難卻是誰也想不到的。”

結局

391名華工遇難

美國船長“尋寶”

18日0時45分,徹底失控的大火讓整整搜救1個半小時的華沙船長被迫宣告撤離。8艘救生艇搭載150餘名幸存者,撤離出已被大火吞沒的“日本号”,其中僅有百餘名中國船員及乘客幸免于難。

“18日的清晨,海面上漂浮着大量華工乘客遺體,隻有極少數人獲救。”陳李眷慈長歎了一口氣:“看着本來要一起衣錦還鄉的同伴,一瞬間就沉入了冰冷的大海,想必生還者也因此受到刺激,讓不少人日後選擇了沉默。”

在《南海》的記載裡,共有391名華工死于火災和溺水。直到19日4時,8艘救生艇中首批獲救者才抵達香港,并帶去了沉船消息。

“船上滿載的金銀财寶引起了當時人們的關注。”陳李眷慈講述了1876—1877年間,一名美國船長約翰·羅伯特在事故海域先後打撈起近30萬美元貴重物品的故事。這場“尋寶”最終在1877年12月30日結束,從此“日本号”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中。

“沒有留下任何一名華工乘客的具體姓名與記載。”陳李眷慈說,“相反,幾乎所有美國船員和乘客的姓名全部都保留了下來。”沒有任何中文資料記載,更沒有找到任何一名幸存者或知情者的後人,這種空白讓陳李眷慈既感到難以置信,又充滿着無限想象。

“這是我近20年來研究曆史過程中,遇到的最有挑戰的故事。”陳李眷慈說。

追尋

無名的旅美華工

不該陌生的故事

聆聽着陳李眷慈講述這個遙遠而又陌生的沉船故事,在驚歎她對衆多曆史細節的精準把握之餘,很難想象她是一名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更難想象的是,她的執着純粹源自其對美國華僑史和中美海交史的癡迷。

作為一位台山籍的美籍華人,20世紀50年代初,陳李眷慈的父親和母親分别從中國和緬甸前往美國發展,全家一直居住在舊金山。

2004年,陳李眷慈從位于舊金山的美國太平洋天然氣和電氣公司退休,在此之前她便已經參與各類中美兩國民間交流活動,挖掘近代美國華僑史是她最大的興趣。

“2015年10月17日我聽了羅伯特·威裡斯的講座。”陳李眷慈一下子被這個近代中國版“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深深吸引。

她随後見到了威裡斯:“他告訴我,自己之所以用五年時間挖掘這個既扣人心弦,卻又從未被人講述的故事,是因為‘日本号’将近代中美兩國關系、美國内戰後泛太平洋貿易以及近代中國移民史緊密編織在一起。”在此之後,知名旅美作家劉荒田、舊金山資深媒體人劉藝霖等台山籍華裔也先後加入到這個搜尋團隊。

陳李眷慈說,1906年4月18日裡氏7.8級的大地震重創舊金山,徹底摧毀了美國太平洋郵輪航運公司以及全部有關“日本号”的官方記錄。這讓搜尋團隊意識到,找尋獲救的幸存者後人,是揭開這段故事最後面紗的唯一辦法。

當然,這種情況在多年接觸近代華僑史研究的王明惠看來,找尋向“日本号”乘客提供保險的保險公司,或許是一個潛在的突破點。在他看來,考慮到美國乘客的姓名均可查,證明當時購票需要登記個人信息;而海難在火輪時代時有發生,部分帶着積蓄回鄉置地建房的華工在上船前會購買保險。

“過去華工要買船票回國,還要請所在地的會館出具‘旋唐票’,證明其沒有負債才能放行。但是,100多年前的會館記錄保存下來的已寥寥無幾。”張應龍坦言,受條件所限,廣東關于此次海難的曆史記載幾乎沒有,舊金山的華人會館可能會留有一些記錄。

新史料

4名幸存者姓名

《申報》的報道

對于自幼成長在舊金山,看不懂中文且隻會講簡單粵語的陳李眷慈來說,語言無疑是找尋海難幸存者後人過程中一個不小的挑戰。

“Ngsing(姓吳)、Chawsing(姓趙或曹)、Leongsing(姓梁)和Wongloi(姓王或黃或汪),這是僅知的4名幸存者姓名。”陳李眷慈說,目前所有的資料都隻來源于碎片化的英文材料,即便是對已知姓名發音的4名幸存者,她和威裡斯也不知道他們的家鄉在哪。

“‘日本号’上絕大部分華工是江門五邑籍,我推測這4名幸存者最可能來自台山或者開平。”陳李眷慈說。2016年10月,她途經中山回到江門,希望在當地找到“日本号”幸存者的後人,以及任何有關的曆史記載和線索,但卻近乎一無所獲。

“我結識了五邑大學的張國雄、梅偉強、劉進等華僑領域研究專家,他們告訴我,類似‘日本号’的沉船事故在當地沒有任何研究進展,關鍵就是缺少中文資料。”陳李眷慈說。

既找不到人又找不到中文記載,尋找“日本号”沉船事故中的華工聲音似乎就這樣走到了盡頭。

然而,事情很快有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2016年11月,剛回美國不久的陳李眷慈在圖書館員的幫助下,從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圖書館裡找到一份難得的資料。

“禮拜六,香港遞來電音,謂曰美國大公司船名日本者,自橫濱赴香港乃于本月十九日在汕頭之南一百三十裡地方失火,全船盡壞,其底細尚未悉知……”這份刊載在1874年12月21日《申報》,以及随後在1875年1月27日和2月24日的三則消息,簡要地報道了“日本号”沉船事故,讓陳李眷慈感到異常興奮。

“材料證明了當時國内有注意到此次沉船事故,可以說這是到目前為止中文材料‘說出的第一句話’。”陳李眷慈說。

今年重返江門,陳李眷慈帶來的新材料讓五邑大學的教授驚歎不已:“你的研究成果太驚人了,實在不敢相信!”

尋根

喚醒塵封的記憶

重建與故鄉的聯系

“壞消息是,新材料仍然不能幫助我們找到人。”陳李眷慈苦笑着說,這次發現的新材料也僅能證明沉船事故的存在,《申報》從頭到尾依然沒有提到任何一名華工姓名,“受當時航海技術所限,人們對各類沉船事故已屢見不鮮,更何況船上沒有知名人物,隻有一群無名的返鄉華工。”

剛剛看到希望的研究,似乎一眨眼又陷入茫然,但這一次陳李眷慈卻并沒有灰心。

當地時間12月15日晚上,回到舊金山的陳李眷慈在家中舉行了一次台山籍華人聚會。在這個普通的朋友聚會上,大家也難免說起華工的遭遇和沉船故事的種種,大家都感歎曆史的滄桑。

盡管大家都覺得找到海難幸存者後代的機會渺茫,但他們還是想出一點主意。陳李眷慈嘗試把目光投向船失事附近的汕頭,期盼有當年獲救者的後人生活在那裡。她相信一定還有人聽說過這個故事,希望喚醒那些早已塵封的記憶。

張應龍為搜尋團隊付出的努力點贊。在他看來,陳李眷慈等人不遠萬裡返粵搜尋華工先輩史迹、尋找海難生還者後人和知情者,是一種文化尋根行為,體現了華僑華人對“根文化”的認同和追尋,有助于增強新生代華裔與祖籍地的文化聯系。

“盡管過去了那麼長時間,又相隔着大洋,但這群人仍在努力重構祖先真實的身份和面貌,尋找、重建與故鄉的心理認同和文化聯系,這體現了海外僑胞對祖籍地的執着,也反映出了中華文化的韌性與活力。”張應龍說。

策劃:龔春輝

随着1868年《中美續增條約》的簽訂,每年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從廣東的村莊裡走出來,登上前往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亞的郵輪,駛向他們口耳相傳的“金山”。

“金山緻富”終究隻是大多數華工的夢。排華運動迫使不少華工踏上返鄉之路。“日本号”上絕大部分華工是江門五邑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