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叙類壓縮(含新聞類和寓言類)
記叙類題目,故事性較強,以報道、叙述或介紹一件事或一個人為主要材料,要求根據其主要信息進行概括表達。主要題型:一是新聞類壓縮,二是寓言類壓縮。閱讀時要抓住記叙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和結果,概括起來就是“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人幹了什麼事,怎麼幹的,有什麼結果”;要揣摩語段有幾個情節,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哪些情節對刻畫人物緊要,哪些是體現中心思想的關鍵之處,哪些是附帶東西。最後根據字數要求,對這些信息做适當的調整。
01 新聞類壓縮
常見的考查形式有:拟寫一句話新聞,拟寫新聞标題,拟寫導語,概括消息要點等。
新聞作為一種以叙事為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和我們語文界常用的記叙文的六要素是一緻的。教材把它們概括為“5W 1H”,即: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過程如何(How),換一種說法就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原因、發生過程。如果把這六要素串起來,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時在某地由于某種原因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1.拟寫一句話新聞
拟寫一句話新聞3步驟
第一步:根據新聞要素,準确篩選答題信息點。
新聞分導語、正文等幾部分,分别承擔着不同的任務。而關鍵信息主要集中在導語一段,所以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導語部分。要對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閱讀,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時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準确确定重點語句。
第二步:選擇句式,組合信息。
首先應選擇句式,安排層次。一句話新聞(标題新聞)通常采用陳述句式——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人物和事件構成主謂句。還要注意在表達形式上必須是“一句話”,這“一句話”應盡可能是單句,必要情況下可以是複句,不能是句群。另外,還要注意控制字數,草拟答案。
第三步:依據傾向,驗證答案。
驗證草拟的答案能否準确涵蓋所提供的新聞材料。
2.拟寫新聞标題
“拟标題”比“拟一句話新聞”要求更高,它不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還要講求句子形式的優美,有文采。标題往往不需要時間,隻要求兩個必備要素:人物、事件。新聞标題的主标題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題或重要新聞事實;副标題用以補充說明情況或指出内容範圍,作出内容提要等。試題中通常要求拟寫主标題,有的要求同時拟寫主标題和副标題,但單獨拟寫副标題的題目不大常見。
拟寫新聞标題5注意
(1)注意題文一緻
标題所揭示的事實要與新聞内容完全一緻。
(2)注意一語破的
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所報道的主要内容,點明其意義并要求富有吸引力。不必拘泥于新聞要素是否齊全,拟寫标題往往不需要時間、地點。因為标題下有具體内容,故隻要求有兩個必備要素:主體(人物或單位或事物)+事件。并且還應通過錘煉字句和适當采用簡稱等辦法使标題簡潔明快。有時可運用比喻、對偶、引用等手法。
(3)注意旗幟鮮明
标題要是非明确,愛憎鮮明。新聞中所報道的事實,有的令人氣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寫新聞标題不能無動于衷,要明确表達作者的立場。
(4)注意生動活潑
标題要有表現力,除事實以外,還要關注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在感染中給人以啟迪,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注意采用适當的修辭手法(比喻、對偶、引用等)。如:中國經濟一直在“升溫”(比喻)。
(5)注意字數限制
拟寫一句話新聞的題目大都有字數限制——不超過××字。超過字數一般要扣1分。
3.拟寫導語
導語,是對新聞報道的總的概括。導語一般在新聞的開頭,是新聞的綱領和中心,要将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概述出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導語雖短,但新聞的要素齊全,因而讀者可從導語中獲取對整個新聞的總印象。
新聞導語拟寫技巧
新聞導語在寫法上最好用經過提煉的、簡潔精彩的文字表達最主要、最新鮮或最富有趣味的事實,做到簡明扼要,開門見山。要把通篇新聞所報道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事物的實質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緊緊抓住事物特點,就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要運用生動形象而樸實的語言來拟寫導語,表現形式上要不落俗套,新穎别緻,講究文采。
拟定新聞導語的簡要公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試題若要求根據新聞的主體寫導語,考生要仔細閱讀新聞的主體部分,從中提煉出各個要素,然後加以連綴。
4.概括消息要點
消息要點和一句話新聞的不同點:一般來說,消息要點比一句話新聞要詳細些,包含的信息點要多些。因此,除了新聞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他内容要點也應在字數允許的範圍内概括出來。
概括消息要點3步驟
步驟一:弄清區間明方向
題目所提供的語段材料可能隻有部分内容與題幹有關,這就需要謹慎界定答題區間,剔除無關内容。
步驟二:切分層次抓主體
以句号、問号、感歎号為單位,看這段文字有幾句話,每句話的主語是什麼,主語之間的關系是什麼,誰的分量更重一些。
步驟三:保留要點組信息
句子要點應齊全,必須把若幹“要點”保留下來。這裡的所謂“要點”,是根據題幹的指令确定下來的語段中的部分信息。
組合信息時注意字數要達“标”、語言要規範,要點的組合一定要符合語法規範、有内在邏輯聯系,并且要符合簡明、連貫、得體的要求。
02 寓言(哲理故事)類壓縮
寓意(哲理故事)提煉題一般是給一則或幾則寓言材料或其他具體性很強的材料,要求提煉出一定的哲理或抽象的意義。它與常見的壓縮題不同,它壓縮的結果往往不是原文内容本身,而是原文叙述反映了什麼,說明了什麼,要求能夠把握事物的屬性或共性,綜合性強。
寓言類壓縮巧提煉
做這類題要先整體把握材料内容,再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具體材料中提煉出具有一般意義的道理來。
作答時要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文本,準确概括。或者,把握材料内容,對之做出針對性的評價。
議論類壓縮
以議論方式為主的語段,其主要信息包括:議論的中心話題,證明中心論點的論據,結論等。
議論類壓縮題2方法
(1)串聯關鍵語句法
對議論類語段進行壓縮,一般可舍棄論據,弄清論證思路,注意文中的關聯詞語及過渡句,将過渡句、中心句、總結句等關鍵的語句利用語段的論證思路串聯起來,即可作答。
(2)概括濃縮法
對原文重新組織、概括濃縮,而不是通過原文的支撐材料提煉觀點;或采用“提取歸納論點”法,即把原文看成是用作論據的材料,從這些材料中提煉論點。
說明類壓縮(含下定義類)
以說明方式為主的語段,其主要信息是“被說明的事物,被說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說明的目的”等。說明類壓縮題一般要求考生根據材料概括事物的性質、特征、成因等主要信息,即一般說明類壓縮題和給某一概念下定義類壓縮題。
01 一般說明類壓縮
說明類壓縮題4步驟
此類試題一般要求根據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對一事物做解釋。一般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概括壓縮:
步驟一:通讀全部材料(語段),弄清材料(語段)的說明對象。
步驟二:抓住被說明事物(人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質、特點、成因、作用、功能等。
步驟三:分析材料(語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并準确、簡要地概括歸納。有時需要弄清材料(語段)說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概括歸納。
步驟四:推敲表述,通順、連貫、清晰且不改變原意是基本要求。
02 下定義類壓縮
下定義,就是用簡短明确的語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特點或本質的一種邏輯方法。
運用下定義“公式”,遵循3步驟
下定義的基本“公式”是“被定義概念=被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鄰近大概念”。“被定義概念”是小概念,暫且用“小”來代替,“鄰近大概念”是“被定義概念”的上一級概念,暫且用“大”來代替;“被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也用一個字“特”來代替。那麼,下定義的公式也可以簡化為“小=特+大”。
運用“公式”下定義一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步驟一:找“大”,即找到被定義概念的鄰近大概念。如要給“筆”下定義,要先找到“筆”的“鄰近大概念”——“文具”。以“東西”“物質”為“大”不行。前者太俗,後者太“寬”,也就是說,“筆是東西”與“筆是物質”都不貼切。以“工具”為“大”,說“筆是工具”,也不太貼切,隻有說“筆是文具”才貼切、準确。
步驟二:找“特”,即找到被下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筆”的本質特點為“用來寫字畫圖”;而“細長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點,可以略去。
步驟三:連接“小”與“‘特’加‘大’”,以“被下定義概念=被下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鄰近大概念”這一“公式”來表述。根據上面例子,“筆”的定義應為“筆是用來寫字畫圖的文具”。
“筆”的定義,還可以靈活表述。或表述為“用來寫字畫圖的文具叫作筆”,或表述為“筆這種文具是用來寫字畫圖的”。前者“公式”為“特+大=小”,後者“公式”為“小+大=特+的”。無論怎樣表述,下定義都應有“被定義概念”“被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鄰近大概念”這三個要點。
提取關鍵詞類壓縮
關鍵詞這一概念,在人們撰寫正規論文時經常被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緊要的詞語。提取關鍵詞屬于壓縮信息類題型,考查學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提取關鍵詞,說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運用恰當的詞語表達。
提取關鍵詞“3關注”“1回顧”
(1)關注話題。任何語段,總是圍繞着一個話題展開,體現話題的短句或詞語往往是關鍵詞之一。
(2)關注關鍵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起到關鍵的作用,或提領下文,或總結上文,或承上啟下,或總領全篇。抓住這些句子,就能理出關鍵信息的方向,順蔓摸瓜,就能找到相應的關鍵詞。至于那些為了說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一些說明性、修飾性的内容,則應予以删除,以便凸顯出主要信息。
(3)關注同類信息或高頻詞語。有一些語段,其中有較多的相同詞語或者内容相近的語句,我們隻要把這些相同的詞語或相近的内容逐一合并,提取關鍵詞就方便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要的内容會在語段中反複強調,或多方論述,或全面介紹,關鍵詞語亦必然會反複出現。
(4)回顧所選關鍵詞。先看一下關鍵詞中内容有無重複之處,再看一下信息要點全不全(高考評分标準往往按信息點給分),最後将關鍵詞連綴起來看意思是否連貫,是否準确地反映了原語段的中心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