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全球PC市場的基本情況
[PConline 雜談]“電腦業曆來是一場跳背遊戲,今天你跳過我,明天我跳過你。”——IBM前總裁小沃森。
PC市場發展到如今,已經有四五十年的曆史。随着科技的發展,PC也從當初的少數人社會精英才能擁有的産品,到如今幾乎人手一本的程度。但是,随着時間的發展,也許大家都能夠隐約感覺,有許多曾經無限風光的PC品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是誰?它們去哪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首先列個提綱。
一、目前全球PC市場的基本情況
二、東芝遠去:筆記本之父改名
三、富士通:成也高端敗也高端
四、索尼:隻剩下聲聲歎息的用戶
五、康柏:從世界第一到賣身惠普
六、Gateway和方正:王者難逃被收購
七、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國産品牌
八、總結
8月中旬,聯想公布了2019财年Q1财報,稱其PC市場份額達24.9%,位居全球第一。關于市場占有率的問題,網絡上有很多種算法,由于各種原因,數據可能會有所偏差。但是,主要占據市場的筆記本電腦就那幾個,閉着眼也許你也能想到。
那麼有哪幾個?聯想、惠普、宏碁、華碩、戴爾、蘋果和其他。市場占有率的高低,自然需要數據作為支撐。于是,我在網上搜索了:Marketshareofpersonalcomputervendors(個人電腦廠商的市場份額),參考了搜索到的兩個網站數據作為參考,做出了下圖。其一是Statista,它是德國的在線統計網站,被稱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統計數據庫之一。其二是維基百科,參考意義不言而喻。
表格如果太複雜,也可以直接看下面。上述表格說明:
1、聯想和惠普的市場份額逐步上升,穩坐頭兩把交椅,輪流争第一;
2、2014年的時候,蘋果擠進全球前6大PC廠商,而且在此後市場份額在7%徘徊;
3、戴爾的市場占有率穩步上升,一直處在第三的位置;
4、宏碁、華碩兩品牌的占有率出現了下降趨勢;
5、其他品牌的的市場份額也是連年走低,生存空間堪憂;
6、這個趨勢隻适用于目前,将來誰是第一第二咱說的也不算。
從上面能看出,在如今世界範圍内的PC市場,基本出現了“三超多強”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極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導緻其他品牌的PC生存空間進一步收縮。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那些曾經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PC廠商都去了哪裡?
2東芝遠去:筆記本之父改名
近代的日本在科技方面有多NB?日本制造了世界第一個三角插頭,第一張CD、DVD、藍光光盤,第一台電子計算機Casio,第一台筆記本電腦——東芝T1000。
這款名叫T1000的筆記本,是東芝帶給PC界的一件偉大的禮物。在此之後,筆記本的新産品紛紛出現,PC行業也開始了全面快速的發展。由于東芝強大的技術和創新力,在上個世紀90年代,東芝一直是PC界的一個标杆。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剛接入國際互聯網的不久,PC還并未普及。1996年4月17日,東芝推出了名叫Libretto系列的高端定位的微型筆記本。比如這款Libretto70CT,其配置時搭載了AMD 486處理器,有8MB的RAM(最大20MB)以及270MB硬盤和6.1英寸的TFT顯示屏。最為特殊的是,該筆記本隻有7英寸。
7英寸什麼概念?跟現在的大屏智能手機差不多大。電腦重量僅為840克,比現在大多數的輕薄本還輕......售價自然不菲——198000日元。網友根據當時的購買力,換算出當時大約值2萬人民币。而2000年前後北京的房均價也才1900元/平。
雙屏本是目前比較火的一個産品,在今年的CJ上也有不少廠商展示。其實早在10多年前,東芝便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雙屏筆記本LIBRETTOW100。
這款平闆電腦有兩個觸摸屏,每個都有屏幕LED背光和1024x600分辨率,并且有虛拟鍵盤,它被稱為“世界上第一款雙觸摸屏Windows迷你筆記本電腦”。由于内置加速度計,它可以垂直和水平使用。使用高容量電池,電池壽命可長達2至4小時。其搭載了IntelPentiumU5400CPU,具有62GBSSD,2GBRAM,并且預裝了32位Windows7家庭高級版。
在2006-2009年可謂是東芝PC的高光時刻,是全球第五大PC廠商,實力不容小觑。但從2010年之後,它慢慢開始淡出了我們的視野,全球的PC市場份額排名再也見不到東芝的身影。究其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當再次搜索東芝筆記本最新資訊時,标題赫然寫着“東芝筆記本改名為Dynabook”......一年前,夏普以3600萬美元收購東芝的PC業務,“筆記本之父”生命終結。
盡管東芝不做PC,但是東芝的存儲産品一直還在我們身邊,如東芝硬盤。
3富士通:成也高端 敗也高端
說起富士通,很多90後、00後的同學也許很少或者根本沒有聽說過。但是對于80後以及更早的人群來說,這個牌子可是響當當,被稱作日本IBM。長期以來,富士通筆記本在全球市場上走的一直都是高端路線,固執地堅持在日本本土進行生産以控制産品質量,堅持快速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要,其LifeBook系列最為知名。
早在1981年,富士通便推出的FACOM9450商用計算機,該機器可以使用簡化的語言軟件(類似于宏語言),例如EPOCALC(電子表格軟件)和JEDITOR(文字處理器軟件)。
作為老牌PC廠商,富士通自然也有不少經典機型。如富士通P7010,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指紋識别筆記本,距今已有15年的時間。該筆記本具有10.6英寸寬屏幕,和1280x768原始分辨率,預裝的是XP系統,并且搭載1.1GHzPentiumM處理器,具有512MBDDR内存,60GB硬盤,轉速為4,200rpm,以及集成的Intel圖形控制器。
此外,富士通LifeBookU1010也非常知名,曾在全球引發了搶購風潮。由于這款産品的上市,UMPC再次成為了熱門,并且也由此奠定了索尼、三星、富士通在UMPC市場上三足鼎立的局面。
該産品重量為600克,屏幕隻有5.6英寸。跟書本差不多大小,很容易放入包裡,長時間握在手中也很舒服。
但是,高端産品終究沒能适應全球PC發展。富士通成本居高不下,難以在價格競争上獲得優勢。随着國産品牌的崛起和美系品牌的雙重壓力下,其市場份額每況愈下。以在中國為例,2010年富士通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是少的可憐,更别談競争白熱化的今天。
目前,隻有在日本才能見到大量使用富士通筆記本的用戶,國内基本上消失了。
4索尼:隻剩下聲聲歎息的用戶
日系PC産品的悲哀不止東芝和富士通。2014年2月6日,一則外媒關于索尼的報道在國内炸鍋了!據國外媒體報道,索尼宣布計劃向日本投資基金JapanIndustrialPartners(JIP)出售其VAIOPC業務。索尼将停止規劃、設計及開發PC産品。
VAIO是VideoAudioIntegrationOperation(影音互動)的簡寫,影音互動也是VAIO一直以來的發展目标。VAIO引發了一場革命,它将影音技術和信息技術合二為一。VAIO标志有兩個概念:一是代表基本的模拟信号和數字信号,二是與自然同行。
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VAIO也是經典不斷。比如PCG-505,它是一款公認的令VAIO唱響品牌的經典作品,在一片黑色和灰白的塑料筆記本中,PCG-505大膽的采用了銀紫色調的鎂鋁合金機殼,高度的質感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硬件上的出色,PCG-505還搭配了大量的娛樂及實用軟件,避免落入“純電腦”的老套中。PCG-505是當年震驚整個PC界的經典作品,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筆記本可以這樣做。自PCG-505開始,VAIO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美學觀點,并且風靡PC界多年。
VAIO的Z505系列則開拓了505系列的另一條發展路線,并最終成為了505系列的延續。Z505為12.1寸機型,當時和N505一樣是市面上最為輕薄的筆記本。
Z505的一大創舉在于首先配備了MemoryStick插槽,能直接讀取普遍應用于索尼數碼設備中的記憶棒存儲器,Z505也一舉成為了當時和數碼設備最佳搭配的機型。另外還首度在505系列中引入了JogDial滾輪設計,成為人性化設計的典範。
此外,索尼還推出了全球最小的筆記本電腦——VAIOUX。在筆記本發展二十多年後,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真正可以和“紙張筆記本”媲美體積和重量,而且真正有強大功能和足夠性能的産品,因此UX一推出就立即風靡了市場,令無數的用戶為之瘋狂。
UX身上有着許多吸引人的特點,僅重520克的機身中,集成了指紋識别,攝像頭,硬盤防震,藍牙和無線網卡等衆多設備,還有一個觸摸屏和拇指鍵盤,部分UX還首次在VAIO中采用閃存來代替硬盤,集成度之高匪夷所思,是小型化産品中的頂峰之作。
此外,1998年發布的PCG-C1、2009年2月發布的VAIO-P、2009年10月發布的VAIO-X等經典作品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在此不一一列舉。SONY雖然将工廠帶到了中國,但在價格上并沒有太多的體現,價格依然是較貴。特别是2004年至2014年,SONY個人電腦在國内大幅度虧損,高端形象已難以為繼。
目前,索尼中國的官網雖産品衆多,但再也找不到PC的痕迹了......留下的隻是目前曾經用戶的聲聲歎息!
5康柏:曾經的世界第一到賣身惠普
1982年2月由三位創始人分别投資1000美元共同創建的這家傳奇公司,在30歲的時候被惠普收購,收購金額為250億美元。論收購目的,也是非常淺顯,惠普收購康柏之後,兩個電腦制造巨頭可消除彼此的競争壓力,從而可以合力擴大市場份額和開拓新的業務。
回顧康柏的發展曆史,可謂非常輝煌:1982年公司成立,5年後的1987年第一百萬台個人電腦售出,在1996年至被惠普收購前夕,市場份額一直是全球第一。
作為昔日PC行業聲名鼎鼎的老大之一,康柏也出現過不少經典的機型。如CompaqArmada系列就是當年與IBMTP600的主要競争對手之一。Armada是COMPAQ早期的商務機型系列的名稱,在上個世紀的筆記本業界享有非常高的盛譽,該系列的筆記本性能和穩定性非常出色,特别是M700,它是Armada系列中最頂級的機型,曾經獲得“BESTBUY”大獎,可見該機在當時有多麼的風光。
被惠普收購之後,康柏産品一直使用“Compaq”或者“cq”作為惠普的子品牌,包括台式機及筆記本。随後2009年9月,惠普高端Elitebook、主流ProBook筆記本的發布,并宣布“Compaq”品牌不再使用任何商務筆記本中。
6Gateway和方正:王者難逃被收購
Gateway于1985年在美國中西部的一間農舍裡創立,公司創始人TedWaitt以他祖母向銀行擔保的10,000美元貸款、一台租賃的計算機和一份三頁的經營計劃起家。由于其生産的筆記本性價比高,被國内譽為“美國神州”。
北京時間2007年8月27日消息,宏碁宣布:該公司已經同美國第四大PC廠商Gateway達成最終協議,将以約7.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這一交易完成之後,宏碁的年度營收将超過150億美元,PC銷量超過2000萬台。
與Gateway有相同命運的還有中國的PC品牌方正。2010年8月4日宏基總部發給全體員工的信中,宏碁董事長王振堂、總裁蘭奇“很興奮地向大家宣布”,公司将“兼并”方正集團旗下PC子公司方正科技的業務銷售團隊及相關資産。公告表示,宏碁旗下子公司已取得北大方正、方正科技等公司的無形資産,總交易金額約5.73億元。
方正也曾輝煌一時。早在2006年第二季度,方正科技市場占有率穩步上升,連續7年名穩居國内市場前兩位,台式PC銷量跻身全球前七,PC産品銷量位居亞太第四,國内品牌第一的地位得以鞏固。時隔四年“賣身”宏碁,令人唏噓。也許是得益于這次的收購,讓宏碁超越華碩,成為全球第四大廠商(2011-2014)。
7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國産品牌
長城
1997年6月20日,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當月26日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證券簡稱“長城電腦”,證券編碼為“0066”。1998年6月25日,公司率先推出世界最新潮流的MicroATX系列電腦,但之後關于PC産品的消息越來越少......
去長城官網查看其PC産品,發現網頁基本上已經放棄了更新。太平洋電腦網産品庫中也顯示,産品都已經停産!下圖長城R46筆記本搭載的i5-6200U處理器發布時間是2015年9月,也就是說這四五年時間,筆記本再無更新......目前英特爾處理器已經到了十代!
七喜
七喜的“HEDY”和“大水牛”品牌你還聽說過嗎?曾經它們是國内電腦市場的知名品牌,榮獲“産品質量國家免檢”證書,“廣東省名牌産品”等榮譽。但是現在好像......一言難盡!
除了上述品牌,新藍、頂星、清華紫光、夏新、恒生等曾經在國内市場有着舉足輕重的公司,也難逃殘酷的市場洪流。
8總結
如今,除了如今稱霸的巨頭之外,華為、榮耀、小米、雷神、機械師、機械革命等品牌的筆記本興起,更強的處理器和顯卡以及新技術新營銷方式的出現,讓PC市場依舊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态勢。
展望未來,PC的性能和價格的競争不會停止,巨頭之間的競争也會更加激烈。究竟誰能最終統一PC的天下,光靠數據說話也遠遠不夠。究竟誰會離場,誰會登台,也隻能交給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