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或陷入生活困境的人、或拼命打拼的人都應該讀讀《紅樓夢》,沒時間哪怕看看電視劇版的紅樓夢都行。
因為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所有個人生活的軌迹,都離不開事物的客觀規律,縱使地域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不同,人性的規律也從來沒有變過。
抓住了曆史的規律,也就找到了開啟豁達人生的鑰匙,生活的不如意會自然轉變為庸人自擾。紅樓夢裡發生的事和出現的人,可以教會我們很多,以下三點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一、盛衰興替是曆史必然,身處困境時跳脫出來看看就容易坦然接受一切
紅樓夢裡的詩詞很有總結性,從一句“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華宴終散場”就能夠看出,一生奔忙,辛辛苦苦,可能過程中容光煥發、華服着身、甚至聲名遠揚,但最終還是終将歸于塵土,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總要迎來散場的那天,既然如此,終将散場,那還有什麼好放不下的呢?
再看“陋室空堂,當年芴滿床。衰草枯場,曾為歌舞場”這句,紅樓夢裡的四大家族相互照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因為官席爵位、位高權重,才有了大觀園的繁華與壯闊,年輕人們在此聚集、在此歡樂、在此做詩。而到最後因為失權失勢而陸續人走茶涼,大觀園也自此落敗,最終淪為陋室空堂、衰草枯場,讓人唏噓。
正應念了那句“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何必為了一時的得失而憂傷、或想不開呢?因為曆史的舞台一直都在,站在舞台中央的人卻洶洶湧湧、來來往往,好壞自有命定,又何必急于一時、礙于一隅呢?
當遇到看不開、想不通的事情時,讀讀曆史、看看興衰,也就明白了時代大勢滔滔不絕,又怎麼可能是我們每一個渺小的個體所能逆轉。充其量也就是在這曆史長河中的一粒水分子,甚至都激不起一絲漣漪,認清這個事實,再回過頭去看看那些你遇到的事和人,試想,又都算得了什麼。
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狗,命數各有不同,無欲無求反而可能活更久
紅樓夢裡有一句詩是這麼寫的:“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大觀園中各種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牽動了無數人的心,能深切的感受到那種情緒上的感染力,然而最終的最終,不管開心與悲傷,也都如夢一場,全都消散于無形了。
再看“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鬓又成霜”,林黛玉病逝、各位胭脂正濃的妹妹也都陸續告别大觀園而逝去,不正如各種美麗的花一樣,怒放盛開而後依次凋零麼,一如年輕貌美的人兒老去一樣,哪個不是在成長、俊美、衰老的周期中走完一生,甚至很多人半途就默了。
而對于那些或有意或無意攀上高枝的人,看看紅樓夢裡說的“擇膏梁,誰承想流落在煙花巷”,尤二姨、尤三姐即便再美的人兒,也沒有因為高枝迎來自己的美好生活,膏梁成為了她們更快隕落的導火索,讓人感慨不已。
有的人生活可能很舒适、有的人生活可能很艱辛,各有各的命數,生活中太多的不快樂都來自于欲求不滿、追求不得,這才是傷悲的根源。大觀園裡的尼姑、以及中途出家的女子,在賈家落敗人去屋空甚至丢了性命的時候,依舊能夠隐沒于街頭市井好好地活着,這難道不是一種更好選擇麼。
三、大樹底下好乘涼,吃肉桌再差也能喝口湯,善待喝湯者就是善待自己
劉姥姥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攀親拿錢總是有所收獲的回家種地,拿的那些銀兩對她種田的生活應該有極大的幫助,至少算是喝上了一口湯,正應念了那句“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俗語,而作為賈家相對還算輝煌之時,也沒有冷落劉姥姥,算是盡了情誼。
當賈家落敗時,王熙鳳的女兒被變賣,最終還是得益于劉姥姥賣掉自己家的房子來贖回王熙鳳的女兒,才保住了王家之後,也算是劉姥姥重情重義,賈家善待他人最大的回報了。
這種有名望之時的舉手之勞,其實善待的是未來可能遭難時的自己,所以與其說在有能力時去幫助别人是善舉,還不如說是幫助未來那個可能遭遇困境的自己,善待他人本就是善待自己。
結語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賬底卧鴛鴦。
翻完紅樓夢,見過了各大家族的隕落,再回到現實看看世事,或許正是你生活向好的開始,如果能夠抱着時時跳脫出來的态度和勇氣,投身到事業中去、家庭中去、生活中去,那麼不管生在哪個國家、長在何種環境,對你而言就能夠成為你最好的時代。
參考資料:
[1] 曹雪芹.紅樓夢[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