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的皮膚原本有一顆突起物,一直都不痛不癢,隻是擠壓時會跑出白色分泌物,原本以為隻是比較大的痘痘或粉刺,但它最近卻越長越大、變得又腫又痛,該怎麼辦?
你也有類似的症狀嗎?皮膚科醫師提醒,小心可能是粉瘤作祟引起。
粉瘤是腫瘤?會癌化嗎?是一種常見皮膚表皮囊腫
到底什麼是粉瘤?和癌症有沒有關系呢?
皮膚科醫師表示,粉瘤的正确名稱為表皮囊腫(Epidermal cyst),是一種位于皮膚深部的囊狀良性腫瘤,主要成因和因皮下真皮層組織發炎有關。
既然粉瘤是良性腫瘤,就代表它癌化的機率非常低,民衆無需過度擔心。除非患者發現粉瘤有異常變硬、潰爛、出現滲出液的問題,才要懷疑是否有癌化可能。
粉瘤VS粉刺外觀、觸感、分泌物狀态看端倪
至于粉瘤和粉刺、痘痘有何差異?為什麼民衆初期常容易混淆呢?
醫師解釋,這是因為粉瘤形成的原因,和人體皮膚角質、上皮細胞過度增生,導緻皮下生出多餘的囊袋,使人體分泌的皮脂、角質大量堆積其中,在日積月累下形成異常的突起腫塊有關。
故粉瘤的外觀多呈現膚色、半球狀的突起小瘤,擠壓後會跑出黃白色的乳狀物。且從上述情形來看,不難發現粉瘤和粉刺、痘痘不僅生成途徑十分相似,都是因皮膚遭到油脂、老廢角質阻塞發炎引起;就連擠壓後出現乳白色分泌物的症狀表現都相當相似。
不過,雖然粉瘤和痘痘、粉刺的成因相似,都和人體皮脂、角質過度分泌有關。但兩者其實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首先粉刺、痘痘由于是長于皮膚表層,故在治療上會容易許多;而粉瘤由于有囊袋的關系,如果想單靠擠壓就把粉瘤擠掉,是不可能的,隻要囊袋還在皮脂、角質繼續分泌,就會導緻粉瘤的複發。
且民衆如果仔細觀察也會發現,有别于粉刺、痘痘,粉瘤在突起物中間常會有一個微微凹陷的黑點,且觸感較軟、有彈性,擠壓出來的分泌物往往也伴随有較重的膿臭味,這些都是相當好的鑒别方式。
長粉瘤該切除嗎?找皮膚科還是外科醫師好?專家解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粉瘤的形成是因為位于皮膚真皮層内的囊袋累積了大量的老廢皮脂、角質,而囊袋其實并無法透過手擠壓挑破去除。
所以,隻要囊袋還在,粉瘤在人體皮脂、角質不斷分泌下,就容易有越養越大的可能。
一旦粉瘤越變越大,累積于囊袋中的角質又不慎感染、發炎化膿,更會導緻紅腫、疼痛不适的發生,常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劇烈影響!
因此,臨床上多會建議,民衆把握粉瘤尚未發炎、化膿的初期階段,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積極治療,避免它越長越大。
一般來說,若粉瘤直徑小于2公分以内,都還是皮膚科可處理的範圍;但若粉瘤直徑超過2公分,代表其囊袋位置可能相當深,建議尋求外科醫師協助切除較有保障。
拒絕粉瘤反覆複發,日常生活飲食必知這4保養要點
醫師表示,雖然醫界尚未厘清粉瘤的确切成因,但其在臨床經驗發現,粉瘤尤其常見于有油性膚質、糖尿病病友,以及肥胖問題的民衆身上,故推論粉瘤的發生應與患者皮脂代謝異常有關。
建議這些高好發族群,若想避免粉瘤反覆複發,除了積極就醫接受治療外,日常生活飲食更應謹記下列4大要點,都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維持代謝機能正常,減少肌膚的刺激:
1.飲食清淡: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維持均衡飲食,以提升自身免疫力。
2.睡眠充足: 盡量養成規律作息、充足睡眠的習慣,以保持身體正常代謝運作。
3.做好清潔: 留意個人衛生清潔,避免髒污、老廢角質堆積。
4.肌膚通風: 避免穿着太過緊身、悶熱的衣物,以減少肌膚因過度摩擦而産生不正常的角質增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