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禮儀是個人生活的行為規範。具體來講,它是個人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體規定,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教養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現。
個人禮儀塑造了美好的個人形象,諸如幹淨整潔的衣裝、優美的身體姿态、從容得體的舉止、高雅文明的言談,同時,态度溫和、心地善良、寬容大度、内外兼修、表裡如一也是個人禮儀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國興大道與大英山西三路交接的路口,行人正有序地過馬路。海口日報記者陳長宇攝(資料圖)
站姿
女士規範的站姿應該是軀幹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提臀,雙肩放松,稍向下壓,雙腿站直,雙膝靠攏,左腳跟緊靠右腳踝部,呈“丁”字型;頭正并上頂,雙目向前平視,微收下颌,面帶微笑;手臂自然下垂,也可雙手相疊放于腹前,在正式場合不應将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或背後。女士的站姿應體現出優美、端莊、典雅。
男士規範的站姿與女士基本相同。但兩腳跟要靠攏,呈“V”字型,也可兩腿平行同肩寬,重心在兩腳中間;頭正,雙目向前平視,微收下颌;手臂自然下垂,也可雙手相握疊放于腹前或背後。男士的站姿應體現出俊美、端正、挺拔。
坐姿
女士的禮儀坐姿一般有正坐和側坐兩種。正坐時,上體端正、挺胸、立腰,雙肩平正放松,背部與椅背保持平行或輕靠。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或椅手上,雙膝自然并攏,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腳跟靠攏,腳尖分開呈“V”字形,或左腳的腳跟靠在右腳踝處,呈“丁”字形,也可将一腳尖靠貼另一腳跟處。入座時動作應輕而緩。注意就座時,一般要“左進左出”。側坐時,身體向左或向右轉體45度,雙膝并胧,并随上體轉動,右手搭在左手放置左腿或右腿上。
男士坐姿與女士基本相同,但雙腳可靠攏,也可左右或前後分開;入座時男士雙手提褲線,微微上移膝蓋處,這樣,既保持了褲線又顯得潇灑;雙手放置雙膝上,上體挺直坐正。
行走
走路的姿态
雖然走路的姿态會因人而異,但是,一般情況下,應該注意:擡頭、挺胸、收腹,上體正直稍稍前傾,雙肩放松,兩臂自然前後擺動,腳步輕盈而穩重,走路時目光自然前視,不要左顧右盼、東張西望,走路時不要邊走邊吃東西。
走路的習慣
不能大搖大擺地在路中間走;三人并行,老人孩子在中間;多人同行不可一字并排,應分散多排。
行走的禮節
遵守行人交通法規,按照交通信号通行,聽從交警的指揮;行人之間要相互禮讓,盡量為殘疾人、長者、女士讓路,讓孕婦、兒童、負重者先行;善于主動打招呼或問候,若遇熟人需要交流應靠邊站立,不要妨礙行人和交通,并注意安全;一般都要靠右行走,出行時在人行道内行走,在沒有人行道的路上要靠路邊行走;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不能斜穿馬路、鑽跨交通護欄,不要在馬路上聚集打鬧、強行攔車、亂扔垃圾等。
來源: 海口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