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會忘記退卻的潮水,但會永遠記得燈塔。
在革命時期,延安是人民的燈塔;
在改革年代,深圳是人們的燈塔;
滄海桑田,時代在變,碧桂園也在變化。
對于身處職場的碧桂園人,哪裡會是燈塔?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一種個人與組織的聯系和紐帶,亦或是承諾與依戀,稱之為“燈塔”。
川東北區域總裁缪馳,則經常把“回總部就像回娘家”挂在嘴邊,他說:
“每次回總部,就是感覺整個人很放松,心情很愉快;就是回到了一個我很熟悉、很信任的地方,能夠見到很多熟悉的人,什麼都可以講,沒有必要隐藏自己的想法。
——這裡既講道理,又能解決問題,在這裡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支撐。”
01
沒什麼不能講
像在“家”裡一樣
1、BOSS楊的故事
—“聽真話,講道理”
集團一直以來很強調精裝修的标準化,原則上精裝修交付的産品不允許做豪裝。
三年前,我任職成都海昌天瀾項目總,因當時成都市的一些特殊規定,項目若不做豪裝就沒有溢價。為了争取更多的利潤空間,我向集團報了不一樣的精裝修标準。對此,整個區域,尤其項目的同事都特别擔心BOSS楊不會批準,甚至擔心會因為突破集團要求而被批評。
但我認為,站在公司角度,必須要把這件事向BOSS楊彙報清楚。于是,我就拉着項目上的同事一起,拟了一版成都市較主流的豪裝交付标準,做完詳細的分析後,趕到總部彙報。
▲ BOSS楊
我們詳細地對成本、收入、利潤做了對比分析,BOSS楊很快就簽批了,簽完字他擡頭,笑着對我說:
“你看,我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吓人吧?”
那一瞬間,我深刻體會到了:隻要站在公司角度考慮問題,沒什麼不能跟BOSS楊說的。他是一個特别願意聽真話,講道理,特别真性情的人。
2、CEO莫的故事
—“手把手,點對點”
我在總裁辦輪崗學習的時候,CEO莫每個月都會找一個時間跟我們進行交流,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指導我們如何去理解公司的各項管理要求,尤其是高管會的精神。同時,CEO莫也非常鼓勵我們就自己的見解大膽地講自己的想法,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講真話。
我深刻的感受到集團上下,尤其是CEO莫,都非常用心地在培養我們這批年輕人,手把手、點對點地教我們。所以,在這個平台工作,我們充滿了感恩。
▲ CEO莫
3、集團的故事
—“實事求是,大大方方”
還有一個事讓我印象深刻:
我在項目上遇到困難時去集團彙報時,令人驚訝的是,各業務線條領導對一線的情況非常清楚。全國有這麼多項目,這麼多事情,他們竟然還能關注到項目這麼多具體情況。
所以我覺得一回到總部,項目問題都是可以大大方方、徹徹底底、清清楚楚地講出來,哪怕我們提出來的方案,和集團現有的制度、規定略有所不同,但是實事求是把問題向集團講出來,仍然能夠得到理解和妥善解決。
▲ 碧桂園集團業務分布廣泛
02
為“家”添磚加瓦
唯有努力進步
随着“高科技綜合性企業”戰略目标的提出,公司圍繞地産主業,開拓了許多新興業務并快速發展。
我第一次到總部的時候是2013年11月,總部的人并不多,裙樓都坐不滿,辦公區基本也都是地産的業務。
現在回總部,主樓都已經快坐不下了,非常多的新興業務部門都在一起辦公。
▲ 碧桂園總部
雖然最近回總部的頻率不高了,但是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驚喜:
新裝的樣闆房
新投入使用的建築機器人
新開店的機器人餐廳
甚至新開張的小面館……
當地産主業的發展邁向行穩緻遠,全競提升的賽道,新業務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蓬勃态勢,為優秀人才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平台。
這種仿似對“家”的依戀,是因為相信公司為我們所帶來的共同目标、願景和使命,根植于我對組織所做出的承諾。從畢業就加入公司,一直深知:唯有全力以赴,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設定更宏偉的目标,才可能跟上公司的發展,配得上這樣廣闊的平台!
03
文化落地傳承
找到“家”的感覺
加拿大學者邁耶和艾倫在“三因素模型”中将組織承諾定義為感情承諾、繼續承諾和規範承諾,深刻洞察了員工和組織之間的良性心理狀态,揭示了組織與員工動力、生産力的關系。
家是心之所向,如何讓區域全體同事像我一樣,對總部、對區域有“家”的感覺,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第一,區域總裁要以身作則的去做好集團文化在區域的落地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就百年基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企業文化認同,内心才會驅動。碧桂園的企業文化非常簡單、陽光,具有普世價值,文化在區域的落地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區域總裁,必須要以身作則。
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領導者真心認可、倡導、推動的,并不斷地、不厭其煩地經常在不同場合念念不忘,用具體行動向各級管理者、全體員工示範,做好團隊表率。
▲ 區域企業文化課
第二,要鼓勵大家說真話,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要在區域的交流溝通中設置層級,隻有大家充分地參與,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才會有成就感,才會有獲得感,才會有凝聚力。
▲ 總裁面對面活動
第三,區域平台人員要不斷地貼近一線
領導支持和凝聚力的增強将進一步豐富組織承諾。我要求區域各職能負責人,包括我本人,都要和項目保持非常高頻率的溝通,主動電話溝通或者去現場實地交流——這樣,才能讓項目團隊感到有組織的支撐,沉浸于協作和團隊合作中。
▲ 項目巡盤
第四,增強員工的幸福感
在行政後勤上,我們要盡可能地給員工創造更好的條件,比如員工食堂、團隊建設活動等,都要在合适的時機以合适的形式體現出來,促進團隊的士氣和生産力。
▲ 團建活動合影
▲ 川東北區域團隊合影
結語
以适應性或敏捷性的組織赢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客戶滿意,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但“企止于人”,保持組織的競争力本質上離不開每一位員工對組織所構建的承諾
——那種由内而外、生生不息的驅動力與活力。
如果,總部是區域的燈塔,
那區域能不能成為項目的燈塔?
區域總裁能不能成為區域全體員工的燈塔?
如果能!我相信這個組織一定是優秀的,是創造業績的,是跨越時間橫流的,是基業長青的,是那種: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
作者介紹:缪馳,現任川東北區域總裁。通過“未來領袖”計劃加入碧桂園,先後任四川成都海昌天瀾項目項目總經理、河北固安商貿城項目指揮部指揮長、集團總裁助理,切實把“三個回歸”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