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落下帷幕,江蘇各市劃線情況已出
(有的學校還在考)
一起來看!
江蘇各市劃線
各市具體情況
1
揚州
2
蘇州
蘇州G1(985)線:物理595,曆史583;
蘇州G2(211)線:物理580,曆史549。
物理考試人數21309,最高分694,平均分470;
曆史考試人數10297,最高分640,平均分446。
吳江區最高650分,來自震澤基地班,625分年級第10名。
3
常州
江蘇高考政策的改革,使得選科成為了家長們的頭号煩惱,糾結怎麼選科。
今天從選科和大家分析下江蘇考生有幾種組合方式、每種組合方式對應的專業覆蓋率有多少、具體又能報什麼專業,選的科目在賦分上是否有優勢,賦分是如何操作的?
首先,了解賦分制度需要先從江蘇的“3 1 2”選科模式說起。
賦分制概況
高考“3 1 2”模式
“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或曆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也就是說,涉及到“等級轉換賦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這4門要以等級賦分後的成績計入總成績。
那麼這個等級賦分到底是什麼呢?
賦分制兩個要點
(1)等級賦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遵循“原始分數——百分比例——等級——轉化分數”的等級賦分路徑。
舉例:
政治80分,全省排名1%以内,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
化學80分,全省排名15%,最後成績86分。
結論:排名,決定最終賦分
(2)等級賦分由相關主管部門自動完成,大家在查詢到自己的高考成績時,看到的已經是賦分後的分數,不需要自行換算。
賦分制具體換算過程
成績及對應的賦分區間
以實際參加該科選考人數的成績為基數,将各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别約為15%、35%、35%、13%和2%。
以上的5個等級及各等級對應的比例及賦分區間是事先設定的固定規則,轉換後賦分成績滿分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例1:
某學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95分,則該學科A等級的原始分區間為【100~95】。
已知A等級賦分區間為【100~86】分(固定不變)
也就是說,原始分【100~95】的考生為A等級,賦分後最終成績為【100~86】分。
例2:
某學科考試成績最後2%的考生最高分為20分,最低分為5分,則該科目E等級的原始分區間為【20~5】。
已知E等級賦分區間為【40~30】分(固定不變)
也就是說,原始分【20~5】的考生為E等級,賦分後最終成績為【40~30】分。
假設這個區間某考生原始分為5分,賦分後也能拿到30分。
等級轉換的具體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轉換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轉換分。
考慮到高考分數都以整數呈現,故上述公式的計算結果需要進行“四舍五入”處理。
例1:
假設A同學政治學科原始分為75分,
再假設政治學科B等級原始分區間為【82~61】,
則A同學政治學科為B等級;
下面進行賦分換算:
B等級的賦分區間【85~71】(固定不變),
那麼A同學賦分後分數≈80.33;四舍五入後A同學的政治學科最終賦分成績為80。
例2:
假設A同學地理學科原始分為75分,
再假設地理學科B等級原始分區間為【88~75】,
則A同學地理學科為B等級;
下面進行賦分換算:
B等級的賦分區間【85~71】(固定不變),
A同學考了B等級原始分區間的最低分,
所以A同學地理學科最終賦分成績為71。
技術角度選科
舉一個例子:假設江蘇省2023年高考,賦分方案按上表實施。此處的選科人數也是假設:化學選科5萬人;生物選科30萬人。
➤某學霸甲:化學、生物成績均能排名全省1千名之内。
➤某同學乙:化學、生物均排名全省1萬名之内。
該怎樣選科?
學霸甲
化學、生物均排名全省1千名。
如選擇化學,排名2%之内;
如選擇生物,則排名0.3%之内。
無論選哪科,影響都不大,根據等級換算,都是100分,或接近100分。
同學乙
成績還可以,化學、生物成績均能排名全省1萬名之内。【備注:此處假設,化學成績好的同學,全部都選了化學。原因在于,近幾年來,有一個趨勢,各個高中的實驗班、競賽班,隻選物理 化學組合,即全江蘇水平最高的那一批理科生,全部選的是物理 化學組合。】
如選化學,則5萬人中的排名前1萬,排名大緻為15%之内。
如選生物,則30萬人中的排名前1萬,排名大緻在3.3%之内。
化學,15%之内,賦分86分及以上。
生物,3.3%之内,賦分96分以上。
同樣的排名,二者相差可能最高會達到10分。
綜上:
學霸甲,成績都是頂尖的,選科影響較小。
同學乙,人少的地方不能去。在化學、生物成績差不多,且興趣都喜歡的情況下,哪門科目選的人多,可以傾向選那個科目。
聊完賦分,我們再一起來看看12種選科及專業覆蓋率吧。
12種選科及專業覆蓋率
上表中大家可以發現一個規律:
1、物理選科覆蓋率>曆史選科
2、在物理選科組合中,物 化組合覆蓋率遠高于其他組合
所以這張表對于新高一家長在選科方面絕對是需要參考的一個重要維度。不過這個圖是新高一新高二家長參考的,新高三的家長可以看下圖(由于中間政策調整過,所以不同年級的選科所對應的專業覆蓋率不同)。
23屆畢業家長參考版本
12種選科對應的專業
以下為大家總結了各種選科組合所對應的可選專業,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
物化生
物化生組合,屬于傳統理科組合。在《選科指引3.0》針對2024屆考生的要求中,專業覆蓋率超過98%,像一些醫學、計算機類、自動化等專業都可以報考,理科中最推薦的組合,也是大部分高中學校的首推組合。
物化地
物化地組合,不少高中學校的主推組合,相比“物化生”缺少生物,因此有的院校的醫學類專業無法報考,但是僅極小一部分,意向學醫的考生仍然可以首選物化生,除非生物成績真的拖後腿。
物化政
物化政專業,考慮醫學專業方面,與上個組合同理。但是有政治學科,在報考軍警類院校具有較大優勢,專業限制非常少,但是各學科的學習思維跨度大,謹慎考慮,有的學校也不一定開設。
物生地
物生地,曾經的“萬金油”組合,但是在2024版選科要求下,單物理選擇對醫學、計算機等專業受限。
物生政
物生政組合,缺少化學,因此譬如醫學、計算機、電氣等理工科專業報考受限。
物政地
物政地組合,一理+二文組合,謹慎選。
史政地
史政地,傳統的文科組合,各學科關聯度大,文科類組合中的首選,藝術類考生也優先推薦這個組合。
史化生
史化生組合,一文+二理,謹慎考慮。
史化政
史化政組合,學科跨度大,關聯度低,謹慎考慮。
史化地
同上,謹慎考慮。
史生政
史生政組合,雖然選生物可以多一點選專業的範圍,但是在首選曆史的情況下,這點優勢幾乎可以忽略,因此謹慎考慮。
史生地
史生地組合,謹慎考慮,理由同上。
熱門專業選科建議
小編根據每年考生選報的熱門專業,做了一個表格,大家可以參考使用。
總結
選科關乎未來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學習方向,以及今後的就業道路,因此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多考慮,結合學科成績和興趣愛好進行綜合評判再做選擇。盲目追求高賦分,都屬于投機性選科。如“棄化學”,或許讨巧,占了幾分的“小便宜”,實際上卻吃了大虧,不利于職業規劃,不利人才培養。
使選科真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專業出發,這是新高考改革的最終目标。千萬不能拿自己的短處與别人的長處去競争。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但選科的總原則不能變:學科優勢、興趣愛好。
END
聲明:以上内容來自蘇考生,宏途生涯,
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