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口腔情況(《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患者情況:男,25歲,上前牙着色不美觀,影響工作及交際形象,希望改善上前牙外觀。據了解,患者有高氟地區生活史。
口腔檢查:全口牙列中度氟斑,牙釉質呈白垩狀斑塊,部分牙齒出現黃褐色或暗棕色斑塊,上前牙最為明顯。叩痛,無松動;前牙覆合、覆蓋無異常;全口牙齒、牙周狀況良好。
初步診斷:患者有全口牙列輕、中度氟斑牙。
治療計劃:進行全瓷貼面修複,為患者牙齒“穿新衣”。
治療過程:
1、磨除薄層的牙體組織,約磨除0.3~0.5mm。(《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2、制取印模。(《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3、灌注模型。(《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4、将磨除後的牙齒基牙顔色及想要達到的貼面顔色進行記錄,并傳遞給技師。
(《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5、制作貼面,即牙齒的“新衣”。(《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6、将牙齒的“新衣”(貼面)粘接、固定在牙齒上。
(《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修複前後的口腔内部對比照(《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在接受治療後,患者的口腔情況好轉。(《協和醫學雜志》供圖)
氟斑牙又被稱為氟牙症,是由于在牙齒發育礦化時期(6歲~7歲以前),機體攝入過量氟,使牙釉質礦化和發育異常導緻。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氟斑牙具有地區性分布特點,與當地飲用水中氟含量過高有關。氟斑牙多發生在恒牙,乳牙很少見;患牙數目的多少與處在牙發育礦化時期的患者在高氟地區生活時間的長短有關,如果患者6歲~7歲以後再遷入高氟地區,則不會出現氟斑牙。氟斑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美觀,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和傷害。
氟斑牙在臨床上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
1.輕度氟斑牙也被稱為白垩型氟斑牙,表現為釉質表面出現白色粉筆樣、不透明斑塊,即白垩狀斑塊。
2.中度氟斑牙也被稱為着色型氟斑牙,表現為釉質表面出現黃褐色或暗棕色斑塊,上前牙最為明顯。
3.重度氟斑牙也被稱為缺損型氟斑牙,患者口腔内多數牙,甚至全口牙出現黃褐色斑塊,同時有線狀、點狀或窩溝狀缺損,凹陷内有較深的染色,牙面失去光澤。
預防氟斑牙最重要的原則是限制攝入過量的氟。如果生活在高氟地區,建議選擇氟含量适宜的水源,并消除其它攝入過量氟的影響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嬰幼兒和低齡兒童來說,應該選擇無氟牙膏,以免其在刷牙時吞入牙膏,造成氟攝入過量。
氟斑牙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漂白脫色法、樹脂修複法及貼面修複法。不同方法的适應證及修複效果存在一定差異,其中,瓷貼面修複可保證牙齒的美觀性及持久性。具體而言,瓷貼面是在不磨牙或少磨牙的情況下,應用粘結材料,将薄層人工瓷修複體粘接在患牙唇面以遮蓋影響美觀的變色、缺損等缺陷的一種修複方法。瓷貼面具有顔色美觀、備牙量少、抗液體吸收、生物相容性好、抗磨損、牙周保健及粘結牢固等優點,其适應證主要包括:
1.釉質發育不良、外傷及齲齒造成的前牙輕度缺損。
2.變色牙,比如氟斑牙、四環素牙等。
3.改善前牙外觀形态,如畸形牙、過小牙及輕度錯位牙等。
4.關閉少量的前牙間隙。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牙龈、牙周健康存在問題的患者來說,在進行貼面粘接時,牙龈易出血,可能造成修複體邊緣染色及粘接強度降低,影響貼面邊緣的适合性,所以修複前應予以治愈;高标準的牙體預備和精細印模能為貼面制作後邊緣的高度适合性及長期美學效果的保持奠定基礎;粘接前樹脂水門汀的選色、試色也是最終确定美學修複效果的必要環節;貼面的最終粘接會按照粘接技術各步驟的要求進行;在完成粘接固定後,還要注意咬合關系的調整等。因此,在整個瓷貼面修複治療過程中,醫生和患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細緻的溝通,以确定患者的真正需求,保證修複治療後達到的美學效果。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董海濤,擅長與口腔修複有關的常見疾病診治、前牙美容修複治療、上颌骨缺損術後的赝複治療及修複治療等。
本文由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孫昊約審,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教授吳效民進行科學性把關。
《協和醫學雜志》推薦
(責編:趙鵬、姚欣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