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這是出自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詩句,也就是說從白帝城到江陵李白坐船一日之内就抵達目的地,但是在那個沒有任何現代動力驅動的船上,李白真的能一日之内到達江陵嗎?難道李白在說謊?
白帝城也就是今天重慶的奉節縣,江陵就是今天湖北的荊州,我們從地圖上來看一下兩地之間的距離,因為李白乘的是船,那麼我們選了起點和終點都在長江靠岸的地方。
因為李白乘坐的是船,那麼在地圖上測繪了一下從白帝城到荊州長江水路段的距離大約是315公裡,按古人的以裡為單位,則是630裡,充分說明的李白的千裡江陵實際沒有1000裡,因為古人測繪能力有限,我們也不要糾結距離,我們來看一下這630裡路是否能在一個晝夜之内走完。
在古代帆船的航行速度是4-6節,這是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的速度,但是從白帝城到江陵确實是順水,但順風就不一定了,取峰值航速也就是6節,相當于10.8公裡每小時,按照李白的說法:315公裡也需要29個小時,也就是1天之無法抵達江陵,但李白乘坐的是輕舟,也就說明了沒有帆,隻能靠人工或者順水,所以這個數值要擴大。既然這樣,李白為什麼不坐馬車呢?
鑒于古代馬車的時速大概在20公裡左右,看起來比船能快1倍的速度,但是一輛馬車一個白天最多行進80公裡左右,因為每15公裡馬就要休息,如果走陸地,重慶到荊州山路蜿蜒難走,路線要超過1000裡,所以走水路遠比走路地陸更節省時間與距離,就算休息也能行進,其實李白選擇坐船回江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根據記載,當時李白被發配,随軍要一直走到夜郎西,但剛走到奉節,又收到唐肅宗對其特赦的消息,于是經曆路途磨難的李白,重獲自由,欣喜若狂,于是按捺不住歸心似箭的心情,所以第二天選擇水路這樣最快捷的方式趕回荊州。
李白為什麼謊稱自己一日之内就到遠隔千裡之外的荊州從地圖上來看,唐朝的路遠沒有今天的路線科學,難免也要走很多彎路,距離也要大于1000裡,所以千裡江陵指的是陸地上的距離,而水路的距離誰也沒有測量過,李白其實是在說自己用水路很快的走完了陸地上1000裡的路程。
雖然用了很長的時間才到達荊州,但李白卻又說自己用了一個白天的時間,因為從李白以往的詩句中可以看出“一日還”隻是個誇張的修辭手法,誰讓他不是“蓬蒿人”呢,他要的就是這種“千裡江陵一日還”的感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