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疸腦癱多久才能發現

黃疸腦癱多久才能發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2:03:04

黃疸治好了,但孩子是不是腦癱了?

“醫生,我兒子患過黃疸,我最近發現他雙手有些僵硬,是不是腦癱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康複科李海峰主任回憶第一次見到唐女士(化名)的時候,唐女士抱着3個月大的兒子,臉上寫滿了焦慮,總是在問:“會不會是腦癱?”

李主任帶唐女士和寶寶來到一間評估室,确認寶寶清醒及精神狀态良好之後,李主任讓寶寶躺在一個溫暖舒适的小墊子上自由活動,并記錄下一段10分鐘左右的視頻。通過反複對視頻評估,李主任告訴唐女士,寶寶很健康,但唐女士還是難以确信,這樣真的能評判寶寶是否腦癱嗎?

三次随訪均正常

核磁共振驗證寶寶很健康

黃疸腦癱多久才能發現(但孩子是不是腦癱了)1

唐女士的寶寶出生時患上了嚴重的黃疸,膽紅素水平過高。當時醫生告訴她,膽紅素異常可能存在腦損傷的風險。緊張的唐女士立刻在網上搜索“黃疸腦損傷”的内容,結果她越看越擔心自己的寶寶會得腦癱。通過治療後,寶寶的黃疸被完全治好了,但唐女士的焦慮卻半分沒有緩解,還總覺得寶寶像是“腦癱”了——寶寶怎麼一直緊緊握拳、手臂活動怎麼有點僵硬⋯⋯可以說,唐女士是帶着絕望的心情走進浙大兒院康複科門診的,于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看唐女士很疑惑的樣子,李主任教了她幫助寶寶在家中進行運動的手法,叮囑一個月後随訪。一個月後,唐女士如期來報到,經過評估後,确認寶寶健康。唐女士告訴醫生,兩次評估都說明正常,她心裡坦然了很多,但還是有一些擔心,想要做腦部核磁共振驗證一下。等到寶寶六個月時,李主任為唐女士寶寶安排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檢查證明寶寶沒有病竈,一切正常。這下,唐女士終于松了一口氣。孩子現在一歲多了,走路什麼的一切都好。

李主任介紹,這看似簡單的視頻拍攝評估方式,其實是“全身運動質量評估(GMS)”,是一種針對新生兒和小嬰兒的神經運動評估技術,也被圈内稱為“運動密碼”。“所謂‘運動密碼’,就是嬰幼兒全身的自發性運動模式,通過評估運動模式有無異常,能敏感提示特定的神經損傷。”李主任說,全身運動最早出現于妊娠9周的胎兒,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胎動,持續至出生後5-6個月。“GMS可突破性地在超早期(6月齡前)發現腦部發育問題,使寶寶獲得寶貴的早期康複機會。”

腦癱不可治愈但可以改善

GMS評估可早期幹預

黃疸腦癱多久才能發現(但孩子是不是腦癱了)2

浙大兒院康複科開展GMS評估已近一年,完成了數百例高危兒的早期神經發育篩查,明顯縮短了腦性癱瘓的确診時間,使更多的腦癱兒童在黃金時間得到了搶救性康複的寶貴機會。其通常适用于高危兒(出生時有早産、窒息、缺氧等危險因素的新生兒)出生後3天—矯正5個月,第一次評估在矯正4周齡左右,第二次為10-14周齡左右,如發現可疑或異常,需增加評估次數并随訪。

“早産、宮内發育遲滞、圍産期感染及多胎妊娠是腦癱四大危險因素。正常嬰幼兒的腦癱發生率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之間,但如果是27周的早産兒,腦癱發生率是正常情況的29倍左右。”李主任說,腦癱目前尚無法根治,但通過早期發現和及時康複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功能障礙程度,提高未來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越早發現異常,腦功能的可塑性改變越大,六個月之内是幹預的黃金時間。”

十個月前,李主任在浙大婦院會診遇到一對龍鳳胎患兒,32周早産,出生時體重隻有600克左右,嚴重缺氧,以及顱内出血。患兒在浙大婦院住院期間,李主任就為他們做床邊GMS評估,當時兩個孩子情況都不好。

在浙大婦院幹預了一段時間後,這對龍鳳胎被轉院至浙大兒院,并及時進行康複治療,過了1-2個月,龍鳳胎中的男寶寶評估正常,而另一個女寶寶評估結果仍為異常,确診為腦癱。孩子家長很配合,積極陪同寶寶參與專業、科學的早期幹預,并且每個月定期随訪,有效監測寶寶的發育情況。如今,男寶寶健健康康,女寶寶的情況也明顯改善,已經可以自己穩穩地坐着了。

“GMS 是一種非幹擾性、非侵入性的評估技術。利用GMS評估工具觀察孩子的動态變化,還可以早期甄别真假腦癱。”李主任說,因為各種疾病與環境的因素,可能會發生暫時性發育落後的情況,但這類患兒在經過規範的物理治療後,會快速實現追趕性生長。

此外,李主任也提到,圍産期有高危因素的孩子後期神經發育表現都是不一樣的,高危兒不等同于腦癱,因此家長也不必過于恐慌。“如果家長想帶孩子來做GMS評估,建議家長讓寶寶在家中習慣獨自躺着活動。”李主任提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