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為周之宗裔,故為姬姓。當年周成王即位後,因諸侯國唐國叛亂,周公旦率軍平叛。随後,周成王将唐國之地分封給了他的胞弟姬虞,成為唐國的首位君主,故稱唐叔虞。
圖片源自網絡
唐國最早是堯帝的封地,屬于夏人故居,周圍遍布戎狄部落,姬虞到唐國執政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夏戎之政”來治理唐國,成效顯著,逐步形成“尚公、尚法、尚賢”的三晉文化特色。姬虞去世後,他的兒子姬燮(xie)即位,因遷都于晉水之旁,遂改稱為晉國。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晉獻公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執政期間“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為晉國稱霸中原打下基礎。
圖片源自網絡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骊戎(陝西臨潼一帶),骊戎求和,将骊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骊姬貌美如花,心如毒蠍,以色獻媚,深得晉獻公寵愛,在逐漸取得晉獻公的信任後,還漸漸參與朝政。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她賄賂晉獻公的兩個近臣,說服晉獻公将太子申生及其弟弟重耳和夷吾等都派到邊關去;還設計投毒誣陷太子申生弑父殺君,申生為證清白自盡身亡。繼而又誣陷重耳和夷吾兩個人都參與了太子的陰謀,于是,兩兄弟開始逃亡。
圖片源自網絡
這一年是晉獻公22年,此時重耳已經43歲,重耳的母親是狄國人,所以他的舅舅狐偃建議他到狄國避難,從此開始了長期的流亡生活。重耳向來喜歡結交有才能的人,狐偃、趙衰、魏武子、賈佗、先轸等都是晉國很有才能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病逝,重耳想回去奔喪,被狐偃勸阻。次年,夷吾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登位,史稱晉惠公。由于他覺得國内還有人惦念着重耳,于是他派殺手去追殺重耳并警告狄國,若是再保護重耳,就将派兵攻之。狐偃聽到風聲,趕快與同僚們收拾行李護送重耳匆匆出逃,準備向東去投奔齊國。
圖片源自網絡
重耳一行在逃亡途中,受盡屈辱和艱辛,終于來到齊國。齊桓公很熱情地招待了他,還把族中的一位女子齊姜嫁給了重耳,并且賞給他馬匹和車輛,讓重耳過上了殷實富足的生活。(齊桓公是原太子申生的外公)。
齊姜(圖片源自網絡)
重耳在齊國住了七年,呆得挺舒服,甚至都不想走了。在齊桓公病重餓死後,因奸臣作亂,五子争位,齊國發生了内亂。狐偃和大臣們力勸重耳趕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妻子齊姜也勸說重耳離開齊國去成大事,最後一行人終于離開齊國。
重耳離開齊國後,途經曹國、宋國與鄭國,這些諸侯國都不願收留他,之後來到了楚國。楚成王以對待諸侯的禮儀招待了他。并送他珠寶禮物,配合秦穆公将重耳送到了秦國。秦穆公對重耳很尊重,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公元前637年9月,晉惠公(夷吾)病逝。晉國大夫聽說重耳在秦國,便暗中派人來告知重耳,并表示願做内應者多。于是秦穆公就派軍隊護送重耳回到晉國,在曲沃登上王位,史稱晉文公。
圖片源自網絡
晉文公二年,周襄王因與胞弟王子帶發生内讧,逃到了鄭國。晉文公便命晉軍到鄭國護送周襄王回到周都洛邑,并殺掉了王子帶。周襄王大為感動,還賞給晉國兩個城池。
晉文公四年,楚國及其盟國包圍了宋國,宋國公向晉國求援,晉文公率軍出征,在城濮之戰中後撤90裡,對楚軍“退避三舍”。這在表面上既兌現了對楚王的諾言,以報答昔日楚成王盛情款待之恩,實際上是在誘敵深入,将楚軍引到濮城後,以逸待勞,再尋戰機。等齊、秦、宋國的軍隊與晉國軍隊會合之後,再展開決戰,結果,楚軍大敗。此戰之後,晉國的威望大大提高。
圖片源自網絡
周天子也派使者給晉文公送來賀禮,并宣布晉文公為霸主。
晉文公九年,即公元前628年12月,重耳去世。在其執政九年期間,先後伐曹、攻衛、敗楚、救宋、服鄭、威秦,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由此可見,隻有那些經曆了艱難和挫折,仍然永不放棄的人,終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