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5時10分,關中某機場,春寒料峭。随着最後一架戰機平穩降落跑道滑進停機坪,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大機群遠程奔襲跨區機動海上實戰化訓練圓滿完成。
一天之内,戰機先後跨越多個戰區,在多個陌生機場緊急起降和戰鬥準備,累計航程5800多公裡,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得到有效檢驗。
22日13時50分,籠罩機場多日的霧霾天氣依然沒有散去,參訓飛行人員相繼進入座艙,仔細對戰機進行起飛前的最後“體檢”。
“起飛!”随着飛行指揮員一聲令下,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轟鳴聲響徹整個機場。機長葛大慶率先駕機騰空而起,後續戰機依次滑進跑道,呼嘯着沖向茫茫天際。
筆者了解到,此次訓練最大的特點是實戰化要素齊全。為确保訓練過程環環緊扣、萬無一失,他們科學制定訓練計劃,細化完善各類預案,提前與相關部隊建立聯絡溝通機制,就訓練計劃、訓練實施、指揮協調、風險防範、特情處置等問題共同拟訂計劃措施。
飛行人員加強航理學習和技術研究,認真進行地圖作業、航行諸元計算,紮實開展安全預想預防和特情處置研練;機務人員對戰機進行特定檢查,加大重要部位、關鍵系統的檢查維護,為訓練安全順利提供有力保障。
戰機剛一升空,立即展開戰鬥隊形,向預定空域機動突防,“硝煙味”撲面而來。攻防對抗、無線電靜默、低空突防……葛大慶帶領機群繞開航路上片片積雲,一路前行,一路征戰,與沿途部隊展開攻防演練,對預定目标進行模拟轟炸和遠程精确突擊,并将陌生靶場轟炸、海上飛行、下半夜飛行和夜間“雙熱”訓練融入其中。
淩晨1時50分,機群完成預定訓練課目後,千裡奔襲降落某陌生機場,機務人員迅速對戰機進行充、添、加、挂,飛行人員又馬不停蹄地為下一場戰鬥再次準備。
“遠程奔襲,錘煉戰鬥意志,保衛祖國藍天;日夜兼程,飛越千山萬水,守護人民安全。”飛行休息室,飛行員周振庫望着窗外夜幕下被燈光點綴的跑道,在飛行日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難度越大,越是錘煉本領的好機會。”飛行人員健步進入座艙,駕駛戰機沖向靜谧的夜空,飛赴某靶場完成突擊任務後,迅速上升高度快速返航。
4時20分,一架架戰機在如墨夜色中相繼在本場着陸。從停機坪到宿舍,他們并沒有就此松一口氣,而是立即就任務中的情況問題展開讨論,一路上讨論争辯的聲音此起彼伏,手中飛行動作接連不斷。
“離實戰的要求還有多遠、存在的問題還有哪些……”講評會上,他們“趁熱打鐵”展開複盤推演,逐架進行飛參判讀和技戰術評估,通過立起問題“靶子”,不斷修訂完善各類作戰預案和特情處置措施。
葛團長表示:“此次訓練錘煉了部隊長途奔襲、陌生機場起降和适應不同訓練空域的能力,有效檢驗了部隊的戰鬥作風,實戰化訓練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來源:空軍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