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學中的道家研究,起于明清時的傳教士,因傳教需要,進而對中國文化進行研究。
關于德語世界的《道德經》譯本,最早可推至一八七零年時所發行的第一本德譯本。爾後的百餘年間,不斷有學者們對《道德經》再進行翻譯與诠釋,目前已累積一百餘種版本,并持續有新版本預告發行。在衆多譯本之中,最受德國漢學系使用的兩種譯本為:清傳教士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 1930)與愛爾蘭科克大學的穆勒(Hans-Georg Möller,1964-)的兩版譯本。在迥異的中德兩種文化下,德國學者是用什麼樣的角度翻譯與诠釋老子思想?
回顧《道德經》在德國的研究,可發現德國漢學界的道家研究,已從神學式的比附,轉向漢學式的研究。例如海德堡大學的瓦格納(Rudolf G. Wagner,1941-)從語言學解老,柏林洪堡大學的常至靜(Florian C. Reiter,1948-)以曆史學解老,穆勒則是哲學的進路,參酌德國社會學,嘗試結合中德思想理論,建立一套當代道家哲學。而伴随前後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的兩次德國道家風潮,則顯示非學界人士所理解的道家,是更近于道教中的養生與風水。就本研究而言,将着重于學界中的诠釋轉向,力圖從「道」、「德」之诠釋,對德國的老學研究進行梳理。
《道德經》在德語世界的傳播,相較其他歐洲國家晚。起初亦未有德譯版本,研究者們多為哲學家,因不谙中文,故須由其他語言,例如拉丁語、法語等進入文本,而其采取的研究進路,則着重于思想層面。可以說,早期《道德經》在德語世界的研究範疇,屬于哲學研究領域,研究者對于《道德經》的評價重點,并未落在語言學的翻譯策略上,而是注重思想上的傳遞。爾後,因第一代漢學家傳教士們的努力,陸續出現幾種德譯版《道德經》,随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漢學家翻譯《道德經》,而德國道家研究,研究視角亦逐漸增加,例如本研究對象之一的漢學家穆勒,即是采「比較文化」之視角研究道家學說,融合德國社會學,企圖建立一種新道家思想。
而《道德經》外譯曆史已久,「道」字翻譯在西方經典化,「Dao/Tao」已進入西方的文化體系,然而「德」字卻非如此。以德譯本視之,從初期的相當于拉丁文Virtus的Tucht(權力、力量),被帶有基督教色彩的Tugend(美德)與Leben(生命)取代後,期間雖亦有其他譯法,但皆非主流,道德義的诠釋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直到現代才漸有另一Kraft(力量)興起。關于德字之譯介究竟如何從早期的美德或者生命,轉變到現代漢學家多采用的力量,并非本文能夠處理與探讨的議題。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從道德義轉向力量義的解讀方式,顯現出漢學家們在擺脫神學傳統後,建構出一種與中文學界不盡相同、帶有德國哲學背景的能量诠釋。
德國漢學界的老學研究可視為是一種涉及中西文化、甚至可能跨領域的跨文化研究,在面對這樣一種跨文化研究時,必須持有兩項原則:不盲從西方理論、不自恃母文化優越。兩種不同的民族,自然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學術背景,亦造就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哲學一詞原本便是外來字,若強以西方構架為标準,隻會陷入盲目認同。并且,若域外漢學家們将《道德經》理想化,對母文化研究者而言,應客觀判斷,而非借此發揚;當面臨翻譯或诠解上和中文學界相抵觸時,也應放下母文化的優越感與偏見,視其為另一種老學诠釋的可能性來接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