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有權利把業主踢出群?小區業主因被物業公司項目經理移出小區“物業服務群”微信群,于是以物業合同糾紛為由将物業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物業公司道歉、賠償1000元,并重新将其拉入微信群中,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物業有權利把業主踢出群?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小區業主因被物業公司項目經理移出小區“物業服務群”微信群,于是以物業合同糾紛為由将物業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物業公司道歉、賠償1000元,并重新将其拉入微信群中。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其訴請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最終裁定不予受理。
案情簡介
起訴人辛欣(化名)訴稱,其是某小區的業主,小區物業公司通過微信建立了“物業服務群”,業主可以在微信群裡讨論小區的各種事務,物業服務需求通過微信群能很快得到答複,其作為業主也在該群中。
2019年7月14日上午,其在沒有收到任何口頭警告的情況下,被物業公司的項目經理移出了微信群,其多方聯系物業公司負責人及樓宇管家要求重新入群,均未得到回應。其認為自己被移出“物業服務群”後無法獲得各種信息,與物業公司和其他業主的溝通交流也極為不便,直接影響了自己享受物業服務的便利。故将物業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賠禮道歉并賠償其精神損失費1000元,同時要求物業公司将其重新拉入“物業服務群”。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微信群組雖然由物業公司建立并由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但組建微信群組并不是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内容,也不是物業公司官方受理業主投訴的法定途徑,本質上仍然是基于某種社會關系上的民間自治行為,是否能夠進入或留在特定微信群組取決于群組自治規則和群組管理者的意願,是否能将辛欣重新拉入“物業服務群”屬于微信群組成員自治範疇,因此,辛欣要求重新入群的訴訟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
此外,物業公司組建“物業服務群”微信群組是加強與業主溝通、提高服務質量的一種途徑,本案中組建微信群組不屬于物業公司的法定義務,亦不是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的内容,不構成物業服務的範圍。物業工作人員将辛欣移出微信群組之行為并未排除其作為業主享有物業服務的權利,也未對其權利的行使構成妨礙。
最終,法院對辛欣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法官說法
辛欣要求重新入群的訴訟請求是否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
從微信群的性質來看,微信群組是公民基于某種社會關系通過網絡組建的交流平台,微信群組的管理者對群組成員有自主選擇權,進群、退群、移出群及進行相應管理等行為均系成員間自治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微信群組自治規則的運用,此類行為産生的糾紛也不屬于民事法律調整的範圍。因此,辛欣主張其具有進入微信群組的權利于法無據,要求重新入群的訴訟請求亦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
将業主“踢”出物業服務微信群,侵害業主的權利嗎?
從組建微信群組的行為與物業服務合同的關系來看,物業公司組建“物業服務群”微信群組是加強與業主溝通、提高服務質量的一種途徑,但組建微信群組并非基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組建微信群組及進行相應的管理不屬于物業公司的法定義務,也不是本案中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的内容,不屬于物業服務的範圍。因此,是否組建微信群組與物業服務并沒有本質聯系,而是否進入該微信群組對業主依物業服務合同享有的權利并不産生實際影響。
從物業服務合同的角度看,業主能否享受物業服務需求報送的便利,主要是基于物業公司受理業主需求的途徑是否暢通,這主要取決于兩點:一是合同約定了哪些途徑。本案中,微信群既不是合同約定的業主反映問題的途徑,也不是物業公司受理業主需求的正式途徑,所以即便未進入或被移出該群組,其仍然可以通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方式或物業公司公布的受理業主需求的正式途徑享受物業服務需求報送之便利。二是被移出微信群是否對業主反映問題的途徑造成幹擾或帶來不便。
在本案中,未有證據顯示業主因被移出微信群而使物業服務及物業服務需求報送途徑受到影響,因此,物業公司将辛欣移出微信群組之行為并未排除其作為業主享有物業服務的權利,也未對其權利的行使構成妨礙,如辛欣認為物業公司提供的報送途徑不暢,或在提供具體物業服務過程中存在違約行為損害了自己的權利,可就該具體事項另行提起訴訟。
來源: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