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著名軍事家孫膑的名字家喻戶曉,如今提起依舊如雷貫耳。但其實,"孫膑"并不是真名,他的本名叫孫伯靈,這在山東孫氏族譜上是可查的。他之所以被稱為"孫膑",是因為遭受了古代一種極為殘忍的酷刑:膑罰。
《素問》載:"刺膝膑為液,為跛。"《靈樞》載:"巨屈者,膝膑也。"書·刑德》載:"放膑者,脫去人之膑也。"通過這些古籍記載可以得知,"膑"的意思就是剔掉膝蓋骨,導緻受刑者雙腿殘疾的一種刑罰。
對孫膑實施這項刑罰的人,便是他的師哥龐涓,二人同屬鬼谷子門下。
普遍流傳的版本是這樣說的:二人下山後,龐涓出仕魏國,但他嫉妒心和攀比心很強,認為自己才能不比孫膑,害怕被超過,所以偷偷派人監視他。後來,龐涓又設計将孫膑騙到魏國,并對其處以膑刑和黥刑,讓他無法行走、容貌受損,并因此無法出任官職,就此隐沒于人世。
而齊國使者在結識孫膑之後,認為他是不世之才,所以将他偷偷帶回齊國。後來,孫膑在桂陵之戰中上演了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戲碼,不僅拯救了趙國,更力挫龐涓帶領的魏軍,完成複仇。再後來,孫膑又在馬陵之戰中再次使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奇襲魏國首都大梁,這一戰不僅使魏國喪失霸主地位,還讓龐涓死于亂箭之中。
可是,這個故事卻有些疑點。其一,龐涓身為戰國初期魏國名将,又拜于名士鬼谷子門下,他為什麼要那麼小肚雞腸地死盯着孫膑不放?戰國名将、軍師輩出,如果龐涓如此嫉妒,恐怕要被氣死了吧?這說明,他與孫膑之間必有蹊跷。其二,龐涓連續兩次上了同一個當,最後還付出生命的代價,他會這麼笨嗎?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就有《孫膑兵法》,它詳細記載了"圍魏救趙"的具體細節。看完之後才知道,孫膑真是個狠人。話說,魏軍圍困趙國城都,齊國田忌準備與魏軍硬碰硬,但勝算不大,于是孫膑勸他采取"攻其所必救"的策略,轉而攻擊魏國的大梁。
孫膑提出這個想法是有目的的:其一,趙國雖然是齊國盟友,但畢竟不能同心,所以他想先讓趙國在魏軍的猛烈攻擊下受到損失,以打擊趙國的勢力;其二,魏軍正在趙國作戰,如果再馬不停蹄回來救自己,必定兵疲馬乏,戰鬥力大大削弱。
可問題來了,怎麼才能讓魏軍回援大梁呢?可别以為龐涓和魏國其他人都是傻子,他們早就預料到了"趁虛而入",所以在大梁布下了充足的軍力。于是,難題就抛給了孫膑,他必須想方設法讓龐涓相信他們是來真的。
田忌問孫膑:"事将何為?"孫膑回到:"都大夫孰為不識事?"田忌答:"齊城、高唐。"孫膑向田忌要了一份名單,齊國最不會帶兵打仗的兩個人,即齊城、高唐。他讓二人去幹什麼呢?
去攻打魏國首都大梁的門戶平陵,也就是最難攻打的地方。但孫膑并不企望二人能夠勝利,隻是讓他們去送死,當作引誘龐涓的犧牲品罷了。
果然,齊城、高唐兩位将軍外加成千上萬名士兵視死如歸,戰死在平陵,這讓魏王和龐涓都慌了:勢頭這麼猛,看來齊國是抱着必勝的決心來的。所以魏王趕緊召回龐涓解圍。龐涓奉命回馳,卻被早已埋伏好的孫膑打了個措手不及,落得大敗。
孫膑為獲得勝利,不惜犧牲己方将士,可謂毒辣。古人雲,慈不掌兵,這句話對孫膑來說非常恰當,而且這份狠毒是在骨子裡帶着的。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初孫膑與龐涓同窗之時,龐涓一定是對孫膑的不慈早有芥蒂,所以才會在出山後的第一時間阻止孫膑的發育。一個"膑刑"與幾千人的性命相比,究竟哪個更殘酷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