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茅盾新人獎頒出。李雲雷、馬力(馬伯庸)等10人獲得“茅盾新人獎”,王冬(蝴蝶藍)、任禾(會說話的肘子)等10人獲得“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獎”。本屆獲獎者們來自不同地域,擅于不同題材。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彥在緻辭中表示,時代、曆史,是文學的外在空間,更是文學作品中無處不在的真正主角。文學作品反映時代,這既是傳統文化的赓續,也是典範的創新。
獲獎名單
▷“無界文學夜”:4個小時,12位作家與230萬網友共同拼就一幅美妙星圖。近日,由《收獲》雜志與收獲App聯合發起的“無界文學夜”在微信視頻号播出。長達4個小時的時間裡,《溫暖地活着》《現實的回響》《生活的詩意》《命運的腳本》《文學的禮物》《無界的世界》六個篇章的話題逐一展開,餘華與程永新、梁曉聲與李敬澤、蘇童與畢飛宇、畢飛宇與笛安、阿來與賈樟柯、韓少功與淡豹圍繞這些話題盡興暢聊。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近230萬人次的在線網友與作家們共度了這個因為文學而溫暖的夜晚。
▷2022布克獎短名單公布。共有五個國家的六位作家入圍,他們分别是美國作家珀西瓦爾·埃弗裡特(Percival Everett)與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愛爾蘭作家克萊爾·吉根(Claire Keegan)、津巴布韋作家諾維爾莉特·布拉瓦約(NoViolet Bulawayo)、斯裡蘭卡作家謝漢·卡魯納提拉卡(Shehan Karunatilaka)以及英國作家艾倫·加納(Alan Garner)。其中,艾倫·加納以87歲高齡成為史上最年長的入圍者,而克萊爾·吉根的《這樣的小事》(Small Things Like These)全書僅有116頁,成為該獎史上最薄的入圍書目。
▷2021上海市博物館年度報告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已備案博物館158座。其中,文物類所屬博物館50座,行業所屬博物館69座,非國有博物館39座。以上海市常住人口2487.1萬計,每15.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超全國每2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平均量。以上海市面積6340.5平方公裡計,每40.2平方公裡有一座博物館,于長三角區域排名第一。
▷上海社科館即将開放。即将開放的上海社會科學館位于全新的上海圖書館東館6樓,這是全國第一家面向市民開放的社會科學館,總面積約達1.2萬平方米,通過開架閱讀、共享空間、社科活動等功能,新館将實現社科成果的普及與聯合,打造一座“社科會客廳”。
▷繼《穿心蓮》問世十二年後,作家潘向黎全新小說《上海愛情浮世繪》重磅推出。書中九篇小說,九個故事,聚焦生活在更具摩登氣息的上海的男男女女,在他們的人生起伏、情感回轉中描摹當代中國青年的生存圖鑒。盡是别出心裁,卻也渾然一體。9月11日晚,施戰軍、潘凱雄、奚美娟、梁永安、朱潔靜、何卿、潘向黎、臧永清、孔令燕等九位嘉賓在北京、上海連線展開一場關于文學與愛情的精彩對話,各方文化名家跨界談愛,展現出一幅生動多樣的都市愛情圖景。
《上海愛情浮世繪》潘向黎作品
▷從色彩探尋一座博物館的文化。《色彩的故事 :英國V&A博物館顔色小史》一書的色彩案例均從著名的英國V&A博物館展開,12種經典色系,464件獨特藏品,從珠寶、紡織品,到玻璃器皿、陶瓷制品等,該書詳細介紹了每種顔色的曆史、象征和在世界範圍内的設計應用,并通過人類文化史上那些讓人着迷又沉醉的色彩故事,從全球視角展示人類文明背後的色彩文化。
▷《平如美棠》将被搬上戲劇舞台。《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自出版以來,感動了無數讀者。作者饒平如用簡單質樸的文字和畫作,講述了自己和妻子毛美棠長達六十多年的“一見鐘情、一生眷戀”的愛情故事。近日,《平如美棠》戲劇簽約發布會舉辦,據悉,《平如美棠》将首先改編成舞台劇,拟邀《繁花》舞台劇導演馬俊豐執導,預計明年登上舞台。
簽約儀式
▷2022年雨果獎結果出爐。其中,阿卡迪·馬丁(Arkady Martine)《名為和平的荒場》(A Desolation Called Peace)獲得最佳長篇小說,《沙丘》獲得最佳戲劇表現獎長片獎。
▷這家書店宣布不會閉店。8月,位于上海衡山路上的衡山·和集因租期問題傳出即将閉店的消息,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衡山·和集還舉辦了一場“回望會”,通過交換舊書等形式,回顧書店過去7年的故事。不過,好消息在9月10日傳來,在題為《九月,和集還在》的公告中,書店終于得到了肯定的回複:經過多方的努力,和集将繼續在熟悉的十字路口駐守下去,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寫給孩子的紅樓夢尋》創作初心分享會舉辦。近日,“情境化讀寫”活動在思南書局舉辦,青年作家戴萦袅帶來新作《寫給孩子的紅樓夢尋》,分享自己的寫作初心。她以生動的語言和明快的筆觸,打開了大觀園的大門,書名裡的“尋”字,寄托着她希望陪孩子們探尋書中細節之美、解密古代社會文化生活的初衷。
▷接力出版社推出羅倫·喬爾德圖畫書《好孩子,壞孩子》。《好孩子,壞孩子》是關于兄妹倆奇奇和桃桃的故事,有一天,“好孩子”奇奇決定像桃桃一樣,做一個“壞小孩”。“好”與“壞”的标準究竟是什麼呢?作為英國備受矚目的繪本作者,喬爾德的作品從不說教,卻總能潤物細無聲地去傳達教育的觀點,她站在孩子的立場展現他們内心真實的想法,“教育”我們不要給孩子亂貼标簽。
▷《天線寶寶》系列重啟,預計11月開播。近日,網飛(Netflix)宣布将重啟《天線寶寶》系列,由演員提圖斯·博格斯擔任旁白主持人。該系列發布了全新海報和劇照,并定檔于11月14日首播。
▷曹盾執導、馬伯庸編劇影片《敦煌英雄》開機。電影《敦煌英雄》 講述的是一個關于“不忘”與“回歸”的敦煌故事,以漢民張議潮統領的歸義英雄為切口展開,“不忘炎黃一脈尊,納土歸唐華夏魂”。最新發布的“忠魂不泯”概念海報整體風格充滿厚重的曆史感。
▷中秋檔多部類型新片上映。包括聚焦母子親情的《媽媽!》、講述女性治愈故事的《世間有她》、改編自“三千孤兒入内蒙”真實曆史事件的《海的盡頭是草原》,合家歡式喜劇《哥,你好》、港式喜劇片《還是覺得你最好》和軍事動作題材的《狼群》等。目前,在票房方面,由電影《哥,你好》領跑。
欄目編輯:袁歡
封面圖:電影《哥,你好》劇照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