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1 14:01:06

喜歡曆史的朋友,對于中國古代的六部制度,肯定不會陌生。唐朝首創三省六部制,當時的六部,歸尚書省管轄。到了明代之後,随着宰相和中書省被廢除,六部的職能被進一步加強,成為了古代朝廷最高的權力機構之一。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1


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事情。

不過,對曆史稍有研究的朋友,或許都曾經産生過一個疑問。

六部當中,為什麼會有所謂的禮部最清貴的說法呢?

明清兩代的六部,分管不同的責任。比如,吏部分管人事和官員考核,兵部主管軍務,刑部分管全國的刑罰。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2


而相比之下,禮部給人的感覺,似乎總是無足輕重,隻是一個管禮儀的部門。在很多人看來,如果不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禮儀的話,這一部甚至都可以直接裁撤掉,并入其他部門就好了。

禮部就真的這麼無關緊要嗎?

當然不是!

實際上,禮部所要做的工作,要比我們想象的重要的多!

1.主管禮樂

禮部,既然名字裡都帶了一個禮字,當然要主管禮儀了。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3


在古代,所謂的禮儀的重要性,要遠比今天的我們能想象到的,要重要的多。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儒家是正統學說。

儒家提倡克己複禮,以禮治國。這個所謂的禮,并不隻是祭天或者祭拜祖先時,要做的那一套禮儀,而是整個約束人民行為的一套規範。

如何制定這套規範,如何監督和執行這套規範,這就是禮部的工作了。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4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禮部的這部分職責,其實更接近于今天的立法機構。禮部制定的規制儀程,雖然不是真正的法律,但同樣可以做到約束人們行為的作用。

而且,古代官方每年舉辦的各種祭典儀禮,可是五花八門的。每年需要祭拜的,包括祭天、祭地,祭日月,祭農,祭先祖……這些東西,儀式本來就極為繁雜,就算最精通禮儀的人,都有可能出錯。如果沒有專門的人負責,那肯定要出大亂子了。

2.主管外交

除了主管禮樂之外,禮部的第二個職責,就是主管外交,相當于今天的外交部。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5


沒看錯,就是外交部。

在明清兩代,禮部都是主管外交的重要部門,和鴻胪寺、太常寺一起,負責接待外國來的使節。

外國的使節來到中國後,如何接待使節,如何處理這些外交事務,皇帝什麼時候接見使節,這些事情,都是由禮部為主導完成的。

當然,中國古代的時候,總是喜歡以天朝上國自居,外來的藩屬國,大都是來朝貢的。或者說,是以朝貢的名義,來和中國進行貿易。這種時候,如何處理和藩屬國的關系,也是禮部要考慮的工作了。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6


所以,簡單來說,禮部加上鴻胪寺和太常寺,這三個部門加在一起,就相當于和今天的外交部一樣了。

3.主管科舉

禮部的第三個重要工作,就是科舉。更準确一點來說,是包括科舉在内的全國教育工作。

這個位置,就相當于是今天的教育部。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7


衆所周知,古代的科舉制,是在隋朝出現,在唐朝逐漸完善成型。從時間上來看,科舉制的産生,和三省六部制幾乎在一個時代。而從科舉制誕生的第一天起,如何舉辦科舉這個工作,就歸禮部來管。

另外,全國的各個地方的學政學務,也都是由禮部來負責的。

當然,古代社會的辦學規模,肯定是遠遠比不上我們今天。畢竟,今天的中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基本開到了國家的每一個角落。古代就不同了,像一些鄉村當中,大家能勉強湊錢辦個私塾,已經很不容易了。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8


而且,中國古代社會,向來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也就是朝廷的統治力度,最低隻延伸到縣這一級。再往下,村子裡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地方宗族自己來管理。學政也是如此。禮部能管轄的範圍,最多可以延伸到縣一級。從縣一級往上,各地的官方辦學,甚至包括國子監,都要受到禮部的轄制。

至于對于古代讀書人來說,三年一次的科舉大考,那就更是禮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了。以古代的生産力和執行力來說,想要按時舉辦這樣的大考,難度也實在是不小。禮部在這上面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4.欽天監

以上三個工作,還屬于比較中規中矩的,現代人也比較好理解,有些朋友也能猜到。

但是欽天監這個工作,恐怕很多人連猜都沒猜過了。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9


實際上,中國古代大名鼎鼎的欽天監,也是歸禮部管的。準确來說,欽天監是一個禮部直屬的辦事機構。不過,因為其工作的特殊性,往往也受皇帝的直接管理。

當然,欽天監的工作,可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隻是每天看看星星,給國家算算命。

這隻是古代欽天監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古代的欽天監,真正的工作,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10


今天的我們,可以通過很多非常科學且精密的手段,将地球的位置和時令測算出來。我們使用的曆法,自然也非常準确。但在古代,這可就相當困難了。畢竟古人不大可能飛到太空中,去看看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多少時間。

古代測算曆法,極為麻煩。據可查到的曆史記載,中國古代,曾經出現過二十多個不同版本的曆法。如今我們還在沿襲使用的農曆,其實是清朝初年,外國人湯若望幫忙編撰的。

而當時湯若望在清朝所任的職位,正是欽天監的監正。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11


曆法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古代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農民們需要根據曆法,來确定什麼時候種地,什麼時候收成。曆法的準确與否,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收成。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欽天監都是直屬于禮部管轄。直到乾隆時期,才徹底獨立出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禮部的這部分工作,大緻相當于今天的國家氣象局。

5.太醫院

比起欽天監來說,太醫院歸屬禮部管轄這件事,看起來好像更加離譜。

但是沒辦法,古人就是這麼定的。

太醫院在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單獨設立的。畢竟,太醫院服務的對象比較特殊,基本上都是王公大臣,好像也不需要禮部來多插一手。不過,從清朝順治年間開始,太醫院就被劃到禮部去管理了。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12


這當然不是皇帝陛下看太醫院不順眼,而是因為随着時間的發展,太醫院的功能越來越多。到了清代的時候,早已不單單是給皇帝看病那麼簡單。冗雜的工作,讓太醫院自己有時候根本無法完成,隻能劃歸到禮部,才能把這些工作完成下去。

太醫院會有什麼工作?除了給王公大臣們看病,還有什麼工作需要禮部協同完成呢?

多了去了!

最開始的時候,太醫院确實是皇家的專屬醫療機構,但是随着太醫院的逐漸發展,到了清代,太醫院的職能除了給皇帝看病以外,更多的是類似于今天國家的衛生部。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13


比如說,國家出現瘟疫了,就歸太醫院管;醫生們要編醫書,也是太醫院的工作。

這些工作,要單憑太醫院一家來完成,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到了清代以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把太醫院劃歸到禮部管轄。

從這個角度來說,禮部倒是還有衛生部的一部分職責了。

除此之外,禮部還要管鑄印的事情。古代人以印绶為權柄,各級官員的印玺,就都是出自禮部之手。

明朝設三司管六部嗎(古代的禮部到底負責什麼工作)14


所以,看似不怎麼要緊的禮部,其實工作反倒是最多最雜的。而且,相比于其他幾個部,禮部是典型的清水衙門,最沒油水可撈。

修個曆法,管個太醫院,這裡面有多大油水可撈?科舉倒是有操作空間,但問題是,古代科舉考試可是很嚴的,誰要是敢在這上面做文章,抓住了就直接砍頭的。至于制定禮儀和外交,那就更是苦差事了。相比之下,管人事的吏部,管軍事和武器的兵部,管國家工程的工部,好像都更有撈油水的空間。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工作既重要又沒有油水,禮部才會被評為六部裡最清貴的衙門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