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劉備在去世後,将自己的兒子劉禅托付給了諸葛亮。從某種角度來說,劉備相當于把蜀國的實權交到了諸葛亮手上。不過,諸葛亮也是忠心耿耿,從來沒有想要取代劉禅自己稱帝,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劉禅,直到去世。所以在諸葛亮死後,蜀漢陷入了一片哀鳴聲中。
但是在這個時候,卻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勸劉禅說:“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殒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諸葛亮這樣的權臣不在了,反而不會威脅到劉禅的帝位,應該是值得慶賀的事情。
這個人究竟是誰呢?為何會在諸葛亮死後诋毀他呢?此人便是曾經在諸葛亮賬下的李邈。而李邈如此做法,自然不會是為了劉禅,全因為自己的私心。原來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用錯了馬谡,導緻蜀漢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事後,諸葛亮在準備斬馬谡前,李邈勸谏諸葛亮:“秦國赦免了孟明,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餘國而稱伯;楚國誅殺子玉,不到兩代就衰落了。”意思讓諸葛亮手下留情。
但諸葛亮非但沒聽李邈的,反而在斬殺了馬谡之後,還将李邈從軍事前線趕回了蜀國,李邈因此對諸葛亮懷恨在心,終于在諸葛亮死後找到了這個機會來诋毀他。但這件事卻成了李邈此生中做的最愚蠢的事,他太高估自己的話語權,也太低估諸葛亮在劉禅心裡的地位。
在劉備死後,劉禅雖然昏庸無能,但卻把自己父親劉備的話聽了進去,每件事情都要先過問諸葛亮,隻有諸葛亮同意了他才做。劉禅雖有帝王之名,卻無帝王之權。不管是懼于諸葛亮的權勢,還是為了聽自己父親的話,劉禅都不敢對諸葛亮不敬。且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其實非常高,甚至高于劉禅這個皇帝,劉禅是不敢得罪諸葛亮的。
李邈此舉顯然撞到了槍口上,劉禅聽了此話不禁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斬殺了李邈。但是李邈勸谏時,卻提到了一個成語,那就是“狼顧虎視”,意思是宛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但諸葛亮是這樣的人麼?顯然不是。李邈為自己的任性買了單,沒想到這個成語卻流傳至今,也算他做的一個貢獻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