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杭州的寺廟,當屬靈隐寺最為出名。但其實在靈隐寺附近還藏着三座曆史悠久不為大部分外地遊客所知的寺廟,并稱為天竺三寺。分别是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淨寺和下天竺法鏡寺。
上天竺法喜寺
中天竺法淨寺
下天竺法鏡寺鐘樓
天竺三寺均興建于晉朝,已有千年曆史。其中創建于五代吳越王時期的上天竺法喜寺規模最大,香火最旺的一座,更以"觀音第一感應道場"著稱。
一段山路忘卻都市煩嚣從靈隐寺"咫尺西天"照壁沿天竺路上山,在茶田、古樹、竹林、石橋的掩映下,天竺溪在腳邊潺潺流動,雖然明知仍身在城市之中,但心裡已經開始變得安靜祥和。
時值冬日,杭州的冬天雖然冷,但依然還有紅葉挂在枝頭,有點日本京都的意思。
法喜寺被稱為"觀音第一感應道場"源于一段傳說。
據法喜寺進門處的《上天竺法喜講寺記》記載,五代後晉天福年間,一位名叫道翊的和尚在杭州白雲峰結庵修行。一晚,他突然看到遠處的山澗"火光燭宵",上前查看發現了一段散發陣陣奇香的木頭。古人迷信,看到如此天降神物自然要取回。後請木匠将其劈開,發現其中竟出現一座觀音像 。
到吳越王時期,吳越王弘俶經常夢見一位白衣人"求茸其居",于是他特在此地建了"天竺觀音看經院"。
北宋鹹平元年(998),杭州知州張去華到上天竺祈禱求雨應驗後,上天竺"觀音菩薩"名聲大振。
進山門有面金子牆,所記載的本是法喜寺的曆史,現在成了人們摸字許願之地。
據說心中許願,觸摸代表願望的吉祥文字就能願望成真。
整個寺廟依山而建,天王殿、圓通殿、大雄寶殿、地藏殿、方丈樓、齋堂、僧寮等建築依山勢逐層向上,層層遞進。
據說在法喜寺天王殿前求姻緣最為靈驗,信衆大多會在此焚香祈願。
最高處兩層漢白玉欄杆是最佳拍攝機位。一眼望去,層層疊疊的翹腳屋檐,黃牆映襯,串串紅燈籠妝點,一條通道直通遠處山巒,仿佛望盡三世三生。
紅牆、黑瓦是江南寺院的基本配置,法喜寺處處可見的紅燈籠格外顯眼。
樹上,屋檐上都懸挂寫着"一心念佛國泰民安"、"一心念佛能得健康"、"一心念佛能開智慧"、"一心念佛世界和平"的紅燈籠,在藍天白雲、蒼松翠柏、黃牆黑瓦的映襯下,一串串紅燈籠變得格外顯眼。
無論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智慧增長、身體健康都是美好願望,僧人所能做之事無非一心念佛。
且不論佛法是否感應無邊,但它是在告訴我們隻要心無旁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必有所成。
希望在2021年,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愛好、事業上堅持、堅守,不畏艱難險阻,一心做事,必得始終。
一座牌位無限追思在法喜寺地藏殿中供奉的張國榮牌位。
2003年12月28日杭州的粉絲籌款3500元,在法喜寺為哥哥設立靈位,方便榮迷拜祭。
17年來,每逢鮮花不斷,每年哥哥的忌日與生日更是會有大批粉絲前來拜祭。
牌位就位于地藏殿進門左側第一排第三列,看到哥哥最愛的蘭花就找到啦。
臨行前,搜索關于法喜寺的内容,關于其曆史的介紹鳳毛麟角,更多的是在告訴你哪裡是最佳拍照機位,要怎麼擺pose,要記得買20塊錢一個的禦守,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如果旅行隻是為了打卡拍照,我真覺得挺沒意思的。了解各地的曆史、文化、用心體會每一個不同環境帶給我們内心的變化與感受才是我更看重的。
一個願望法喜寺,最讓我銘記于心的是那一串串紅燈籠和上面的簡單言語。
我也堅信,堅持你所堅持的,做好你該做的,一切自然來。
願即将到來的2021年,所有人也能像法喜寺的名字一樣,獲得平安喜樂。
幾點提示1. 疫情期間需要預約。
2. 門票含三柱香,如無特殊需求不用額外購買。
3. 如果夏天去女生不要穿短裙,會在門口被強制用圍裙圍住。
4. 佛殿内不要拍照。
5. 不要踩門檻。
最後别忘關注、點贊、轉發、評論哦,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願2021您也平安喜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