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5:43:09

極目新聞記者 鄒浩

通訊員 關莉

海報設計 汪滢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雙輪驅動比翼雙飛)1

在景色宜人的吳家山公園與曆史積澱深厚的碼頭潭文化遺址公園之間,藏着這樣一處治學寶地:學校沿中軸線打造“六園十二景”,配以相關詩文寓教于“景”,學生點綴于花鳥景觀之間晨讀,校園美景如詩如畫般徐徐展開……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雙輪驅動比翼雙飛)2

創辦已63年的武漢市吳家山中學坐落于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占地面積200餘畝,現有3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00多名,教職工近200名。學校環境清幽雅緻,文化氣息濃厚,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特色鮮明,示範作用顯著。學校先後被評為武漢市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學校、湖北省示範高中、湖北省文明校園、武漢市課程改革先進學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知識産權教育試點學校。

近年來,學校秉持“為每位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優質的高中教育”理念,重視學生“提檔升級”路徑,堅持從過程看結果的培智育人情懷,深研“雙輪驅動”策略,做優文化、體藝“比翼雙飛”模式的示範效應,積極打造學生多元發展全路徑。

“低進高出”在這裡成為常态

中考以424分“踩線”進校,時隔三年,他以647分的高考成績成為學校的驕傲。去年創造這一奇迹的,正是該校高三(1)班學生胡澤林。

由于家裡距離學校較遠,高中三年胡澤林選擇了在校住讀。“得益于學校老師的嚴格管理和傾心付出,他非常自律,學習基本不用我們操心,數學成績也有不小的提高。”胡澤林的媽媽告訴記者,平時與兒子溝通學習方面的事并不多,周末回家他會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再進行一些自己興趣愛好方面的活動。

據了解,去年高考,像胡澤林這樣“低進高出”的黑馬,在吳家山中學還有不少。進校中考成績440分以下,高考過600分的就有20人左右。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雙輪驅動比翼雙飛)3

除了“踩線”進校,高分考生選擇在吳家山中學就讀的也不在少數。中考502分的杜新陽同學初中畢業于金銀湖中學,選擇吳家山中學,看中這裡校園環境好,學習氛圍好、校園活動豐富,學習之餘他還會抽空做實用型專利的發明,激發自己學習其它學科知識的興趣。初中畢業于吳家山三中的李亞非,中考成績499分,她告訴記者,在吳家山中學讀書最大感受是老師親切、有耐心,老師經常會坐在教室裡,學生有任何不懂的,都可直接去問。

近年來,吳家山中學的高考喜報也一年比一年耀眼——2016年該校曾定慧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2017年該校高考理科最高分678分位列湖北省第84名;2018年該校高考進入一本重點大學突破300人;2019年該校本科上線率達99.5%;2020年該校理科最高分680分,文科最高分608分,文理科一本上線人數達267人,最高分、一本上線率和本科率均刷新學校紀錄;2021年該校537人參加高考,527人通過本科線,600分以上80人,物理選科最高分朱自翔同學674分,曆史選科最高分李佳陽同學650分,足球班童曉萱同學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師大錄取……

足球夢想在這裡揚帆起航

提到武漢姑娘的驕傲、亞洲足球小姐王霜,你可能不會陌生。但王霜出自哪所學校,不一定每個人都能說出來,她正是來自于吳家山中學!

吳家山中學是武漢傳統的足球學校,有“中國女足的搖籃”殊榮。自1995年學校成立足球班以來,學校足球特色教育團隊始終堅持聚焦“精神教育”、“精準教育”、“精品教育”,引領學生多角度全方位體驗足球運動,形成了濃郁的“人人都參與,班班有球隊,年年有聯賽”的常态機制。20多年來,學校培養出百餘名女足隊員,有20多名足球特長生進入了各級國家隊,其中嶽敏、李冬花、楊瑩、王霜、呂悅雲等先後入選中國女足國家隊,2013屆女足班畢業生王霜于2018年當選亞洲足球小姐。學校女足參加各項賽事成績斐然,先後多次代表湖北參加全國比賽,并登上冠軍領獎台。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雙輪驅動比翼雙飛)4

與此同時,足球特長生一本高校錄取率達90%以上,2019年,學校女足班4人被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雙一流大學錄取。2021年,女足班童曉萱同學以專業分94.4分、文化分444.5分,位列報考北京師範大學(雙一流)足球特長生全國第一名,被學校錄取;祝嘉倩同學在被上海體育學院(雙一流)錄取的同時,被上海申花女足相中,職業與大學齊頭并進;豐尹同學以位列報考湖南工業大學足球特長生第一名成績,被學校錄取;陳思宇同學以位列報考安徽師範大學足球特長生第一名成績,被學校錄取;徐夢飛、王雪珂、張钰芳、黃雨清、戴婧美、胡欣怡均以各自報考高校成績排名前五名的成績,被安徽師範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江漢大學錄取。

科技創新在這裡插上翅膀

多年來,吳家山中學把創新教育作為學校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圍繞創新實踐基礎、創新思維與執行力、創新靈感挖掘與日常生活實踐細節創新三個層面,打造創新實踐課程,構建進階式、分層式課程體系,引領不同需求、不同傾向的學生異步生成發展。建立“企業人士 學科教育專家”共同授課、“校内課堂 校外實踐”聯動推進、“線上學習 線下學習”一體化教學教育模式,推動“實驗 探究 設計 制作 實踐”一體化建設,綜合均衡發展成效明晰。近三年,學校一本升學率以年均增長20%的幅度穩步推升,足球、科技、藝術特長學生綜合素養呈現,品牌輻射效益日益凸顯。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雙輪驅動比翼雙飛)5

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04年起,科技發明課就是吳家山中學學生的必修課,每班每周一次。在課堂上,學子們會看到各類國際賽事上的優秀作品,會學到物聯網、電子控制技術、通用技術等各類學科知識。奇思妙想在暢所欲言中不斷碰撞,并在學校的“物聯網實驗室”“創客空間”中轉化為自己的作品,總計拿下5400多項國家專利,并斬獲多項國際發明大賽金獎,其中8項發明專利實現産業轉化,多名學生獲獎被重點高校錄取。其中,嚴呂同學高中三年申請專利23件,2015年被武漢理工大學降分錄取,家長将一面錦旗送到學校後說:“多虧了學校的培養,讓孩子能夠順利進入更優秀的學府。”

教師隊伍在這裡賦能增值

教師隊伍素質是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學生多元發展路徑的實現,關鍵也在教師。

為此,學校實施“群雁工程”,積極與省内教育咨詢機構展開針對性合作,有計劃地選送管理團隊成員、備課組長、教研組長教師赴上海、浙江、黃岡等地培訓學習,拓展教師成長視野;實施“頭雁工程”工程,面向品牌特色教師培育,遴選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教師為培養對象,邀請省、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教研員重點幫扶,着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名優教師隊伍,培育學科特色品牌;實施“青藍工程”,依托區教師培養工程平台,推薦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學術研讨、進修訪學、名師跨校帶徒等活動。

雙減背景下初中學校發展(雙輪驅動比翼雙飛)6

近年來,學校獲評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6人。其中,劉族剛老師獲評2020年武漢市年度教師,尹炜老師獲評2020年武漢市最燃青年教師,10餘名教師獲評區級最美教師、最美黨員、最美管理幹部、最美素養達人。

此外,學校還與省内知名教育咨詢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邀請9名一線特級教師成立駐名師工作室,共同探索“線上 線下”互動交流、“新授課 複習課”課型研究、“常态 專題”工作延展、“多樣化 個性化”需求服務等幫扶模式,探索适合區域内師生的“同步課堂”、“同步教研”新模式。

去年5月,學校與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簽訂共建協議,吳家山中學成為該院在武漢唯一的一所高中基地學校。吳家山中學校長朱鄖清表示,希望借助武漢市教科院的專家團隊,促使學校進一步落實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的三年行動改革計劃,推動學校教研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