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餃子有圓皮、方皮兩種,圓皮的稱之為“小擀杖餃子”,方皮的稱之為“大擀杖餃子”。
圓皮餃子是平時吃的,方皮餃子是過年吃的,方皮餃子也叫“元寶”,大年初一還要用它供奉祖先。
一塊面團,用一米來長的大擀杖,擀成一張大的圓面皮,來回折疊,用刀切成長長的面片。面片疊放在一起,切成四方的面片,即成方形餃子皮。
把餃子皮攤在左手上,餃子餡放在靠手心的半邊皮上,拿起另半邊把餡蓋住,右手食指壓住餃子皮的重疊處,用力一按,再把兩側邊角疊捏在一起,餃子即成。
外地人看見方皮餃子,非要反駁說是馄饨不是餃子,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我們那兒也有馄饨,皮薄、餡少,餡一抹、手一捏就成了,煮出來和方皮餃子完全不一樣。
方皮餃子,皮和圓皮的一樣厚,包好後煎、炸、蒸、煮随便弄,馄饨哪經得起這麼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