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一首童謠,大家一定都聽過: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小和尚……是不是非常熟悉呀?
但是這首童謠裡面,其實有一處錯誤,那就是和尚并不是住在廟裡的。人們經常說“寺廟寺廟”,覺得和尚就應該是住在廟裡,把“寺廟”混淆。
寺廟
但事實上呢,"寺"和"廟"區别很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完全不一樣,而且寺和廟所祭拜的對象也不相同,如果分不清寺和廟的區别,有可能會拜錯對象。那寺和廟,到底又有什麼區别呢?
首先來說這個“寺廟”的寺吧。寺,在佛教傳入我國之前,就已經存在,最開始的時候,“寺”是朝廷裡面的一種職能機構。
寺廟
比如說在《包青天》裡面很多案件就要交給大理寺負責審理,大理寺就相當于是一個審判機構,管理大理寺的人,就叫做大理寺卿。
但是後來随着佛教的盛行,在唐代以後,以寺作為官方機構名稱的這種情況就越來越少,而是逐漸把佛教傳道和修行的建築,稱之為寺,一般叫做“寺院”。
在梵文裡面,寺的意思,就是僧徒居住修行的地方。
寺廟
所以一般來說呢,我們通常所說的“寺”,都是長期有僧人(和尚)在裡面生活修行的,并且裡面也供奉有很多的佛教神佛。
然後再來說這個“廟”。其實廟的曆史,比寺還要久遠,如今也還是有很多的廟,比如說:土地廟、城隍廟、孔廟文廟關帝廟等等,老百姓也經常會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去相應的廟裡拜一拜。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絕大部分的廟裡面,都是隻供奉有一個特定的對象,比如土地廟我們就知道是拜土地,關帝廟裡面拜的肯定就是關羽。
寺廟
而且去廟裡祭拜的日期往往比較有講究,比如去觀音廟祭拜,雖然平時也可以,但很多信衆會在觀音娘娘誕辰之日必去祭拜。
所以在廟裡面,基本上都會供着一位特定的神靈。因為古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把廟作為供奉和祭祀祖宗的這麼一個場所。然後到了後來,還可以給有突出貢獻的人建廟,比如孔廟。
再到後來,有了一定地位的人,他還可以建家廟,你比如說皇帝家的祖廟,就叫做“太廟”。
寺廟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凡是叫什麼廟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用于祭祀鬼神供奉聖賢的,很多廟不一定和佛教有關系、而是屬于道教的範疇,隻不過二者皆有敬奉神靈,現代人往往就把寺廟混為一談了。
由此可見“寺”和“廟”的區别還是很大,雖然我們也不能完全把二者的區别理清,但對于信衆來說還是需要多多了解,别再拜錯了。
所以有人總結說,寺和廟的這個區别,就一句話:和尚為寺,鬼神為廟。雖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基本講明白了寺和廟的區别。當然如果你對寺和廟的區别還有更多的補充,也歡迎留言分享您對寺廟區别的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