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可以通過周期性的運動過程去計量。時間計量是研究計量時間的科學,最初的時間計量源自于天文學領域,現已過渡到物理學領域,但是在日期這一意義上,時間計量仍然同天文學有關。
1、時辰
在我國古代有十二時辰,所謂十二時辰則是把一天劃分為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小段。每小段又劃分為初、正兩部分,如子初、子正等。古代人最早觀察到的天文現象就是太陽的東升西落,而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早就發現,在陽光下的各種物體投在地面上的影子都是随着太陽在天空中的移動而不斷緩慢地變化着位置的,于是他們也就能夠根據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方向的變化來判斷太陽在天空中的方位,從而知道當時的時刻。經過對陽光下各種物體的影子的長期觀察,于是人們就常選擇一塊比較平坦的地面,當中豎立一根竿子,再在地面上畫上一些用來表示時刻的線條,根據竿子的影子和這些線條的相對位置,就可以直接讀取時刻了。這就是原始的日晷。“立表見影,視影知時”,這就是利用日晷測時的基本原理。
(圭表,來源于百度圖片)
2、日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習慣的以日作為時間計量單位。以連續兩次太陽在一地上中天的時間間隔為一天,這被稱為真太陽時。而由于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是不均勻的,太陽運行到金極點時最快,到遠地點時最慢,同時因為黃道與赤道不重合,因而一句太陽來确定的真太陽日有長短不一的問題。所以人們假想了一個“平太陽”,使其沿赤道勻速運行,速度等于太陽在一年内的平均速度,并且和太陽同時經過遠地點和近地點。我們将“平太陽”連續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平太陽日,一個平太陽日等分為24個平天陽小時,就是我們日常所使用的的時間。
3、月
月亮的出落,以及它的圓缺變化是人類最早認識的天象之一。每月初一、三十,完全看不到月亮,這就是“朔”。十五前後月亮最圓,稱為“望”。人們注意到朔、望變化具有相當準确的周期,由此産生了朔、望月概念。所謂朔、望月,約等于29--30天。朔望月的出現是人類繼“日”之後認識的又一個時間周期,從原始計時單位“日”發展到更長的時間單位“月”,标志着人類對于時間的認識和測量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現代觀測表明,較為準确的朔望月長度約為29.5306天。請記住這個數字,它是陰曆中區分大小月的依據。
(月相,來源于百度圖片)
4、年
在人們的現代生活中,對于較長的時間間隔,例如追憶往事或計劃将來,往往以“年”為單位。它一定是随着農業社會的發展而出現的,根據大地上各種自然現象:河水泛濫,草木枯榮,鳥獸遷徙,寒暖交替,等等。即使在今天,有些農民根據這些自然現象判斷季節,相差還不會太大。這些自然現象統稱為“物候”。古人在大量直觀觀察基礎上,思考這些物候的變化規律,逐步形成了“年”的概念。
(圖片來源于百度圖片)
5、星期
公曆中還有一種短于月而長于日的時間劃分——星期制。它以七天為周期循環計日。“星期”的概念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奇特結合。以七天為周期劃分時間,最初大概是來源于對月亮的觀察。月亮是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象。古人很早就發現朔望周期。一個朔望月約有29.5天,朔時看不到月亮的時間大約為一天,其餘二十八天中都能見到月亮。古人為了短期記日,把見月的二十八天四等分,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