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文明進入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時,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生活壓力也随之而升,特别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一些年輕人,總感覺自己的靈魂已經走在了身體的前面。人們開始向往那種環境優美,空氣純淨,生活節奏慢悠悠的地方。你還别說,這樣的地方還真有。就比如我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位于貴州的大山深處,擁有着衆多的人文古迹,傳承着深厚的特色文化,過着無憂無慮的閑暇生活,這就是貴州曆史文化名城“織金”。
拍攝于貴州省織金縣。
織金縣,隸屬于貴州省畢節市。位于貴州省中部,烏江上遊支流六沖河與三岔河交彙地帶,離省會城市貴陽約150公裡。織金縣城地處大山之中,平均海拔在1300多米,年平均氣溫14度,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由于當地沒有工業污染,所以環境好、空氣優。
織金縣境内生活着除漢族以外的苗、彜、白、布依、仡佬、回等多個少數民族,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少數民族聚集區。當地民風純樸,各種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是一個天然貴州民族文化博物館。
織金最早在秦代屬巴郡,唐為晖州,清為平遠州。如今我們走進織金時,可以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獨具民族特色的古城,當地人稱“織金古城”。這座城池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當時稱為比那大鎮。
今天我們看到的城池是建于清乾隆十三年春(公元1748年),當時以石材與木材為主要原料,建造了這座石城,并開了五個城門。或許是因為這裡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少有戰争的破壞,所以城内留下了75處重要的文物古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就達25處。古城也被評為貴州省級曆史文化名城。
織金古城外圍群峰高聳,峭壁險峻,群山環繞;城市泉眼衆多,地下水資源豐富,彙聚成河,南北穿流,将整個古城分成東西兩半;河上有五座石橋,又将整個古城連一體,也造就了衆多的亭台樓閣。
城内閣樓廟宇衆多,古味盎然,古典靜谧。位于古城中心有一座财神廟,坐北朝南,南面對中心大街,是古城最為有名的建築,據說國内極為罕見,與日本大阪天壽閣類似,有着顯著的地方民族特色,是黔西北少有的古建奇觀。
織金人的生活是清閑、安逸的,甚至有點與世無争的感覺。不知為何,古人會在老城中心建一座财神廟,而且在全國範圍内如此大規模的财神廟,也僅此一間。或許當地人更希望的是風調雨順,平平安安,所以這間财神廟香火一直非常的旺盛。
在财神廟邊上有一座鳳西書院,始建于清朝初年,建築為傳統的中式建築。據說晚清名臣丁寶桢兒時在此求學,後來功成名就後,還回到鳳西書院授課。在進門的正殿中間設有一尊丁寶桢的立像。
說到丁寶桢或許有些朋友并不了解他,而他發明的一道四川名菜“宮爆雞丁”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丁寶桢貴州織金人,晚清名臣,33歲中進士,後曆任翰林院庶吉士、嶽州知府、長沙知府,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等,丁寶桢勇于擔當、清廉剛正,一生緻力于報國愛民。今天在湖南、四川、山東等地都能看到他的事迹與塑像。他也是織金人的驕傲。
另外古城内還有鬥姥閣、武侯祠、回龍庵、紫竹庵、文昌閣、白衣庵、玉皇閣等衆多的古迹,待你慢慢去領略它的深厚文化。織金城不大,感覺步行就能逛完,楊柳櫻花槐樹相間,各種小吃特色店星羅棋布,百吃不膩、百逛不厭。逛累了坐在臨河的樓閣中,聽潺潺流水猶如梵音,身心仿佛脫俗除塵。這裡沒有喧嘩的遊人,有的是一份脫俗的幽靜,這樣的小縣城,誰能不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