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宇宙”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行星搜索計劃“苔絲”新發現了兩顆類地行星,令人興奮的是,這兩顆行星距離我們太陽系僅有33光年!由于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系統之一,由此帶來許多想象:這兩顆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嗎?未來我們人類有可能移民到這兩顆星球上,建設地外新家園嗎?
NASA發現兩顆“超級地球”
即便是時常關心科學新聞、關注老粥科普文章的朋友,也難免對“光年”這個單位産生錯覺,有些人甚至覺得光年并不是什麼障礙。
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光年是天文學中常用到的距離單位,它指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這個距離有多遠呢?
我們知道光速是每秒鐘約30萬公裡,更準确地說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299792458米/秒
一年有365.2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我們将這些數字相乘:
1光年 = 299792458 × 60 × 60 × 24 × 365.25 = 9460730472580800 (米)
數字太長了,不好記,我們還是粗略些吧:1光年 = 94607億公裡。
33光年就是312.2萬億公裡!
人類目前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月球,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38.44萬公裡,33光年是地月間距離的8.2億倍。
大鬧天宮的孫猴子一個跟鬥能飛十萬八千裡,假設這猴兒一秒鐘翻一個跟鬥,他也需要連翻180多年——當然了,這隻是神話。
人類隻是到月球表面“撒野”
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号是人類飛得最遠的探測器,它目前以每秒17公裡的速度飛行。照這個速度一直飛下去,它需要58萬年才能飛到。理論上旅行者1号還需要1萬多年才能飛出太陽系——如果它真能飛出去的話。
33,這個數字很小,但33光年卻大到遙不可及。
實際上天文學家還經常用“秒差距”來衡量天體間距離:1光年約等于0.3066秒差距,33光年差不多是10秒差距。
無它,宇宙太大,我們人類過于渺小,星際旅行需要耗去人類許多許多輩子的時間。
太陽系周圍有許多“太陽系” 但它們很遠
假設未來我們掌握了某種超級科技,可以在100年之内跨越33光年,是否意味着可以定居到這兩顆“超級地球”上呢?
據科學家對這兩顆行星的初步觀測結果,行星b比地球稍大一些,它的半徑約為地球的1.2倍、質量約相當于2個地球;行星c的半徑是1.5個地球半徑,質量有3個地球那麼重。它們正在圍繞着一顆名為HD 260655的紅矮星運行。這兩顆行星的公轉周期都極短,行星b的公轉周期隻有2.7天,行星c的軌道周期也僅5.7天。
極短的軌道周期意味着這兩顆行星幾乎“貼着”恒星在運行,它們被恒星烤得很熱。行星b的溫度可能高達435℃,行星c的表面溫度也達到284℃,這兩顆行星都不适合人類生存,比它們條件更好的行星還有許多。
“超級地球”不适合生存
既然33光年的距離太遠,行星又熱到不适合人類生存,為什麼天文學家還要研究它們呢?
首先這兩顆行星的主恒星是一顆紅矮星,這種恒星沒有我們的太陽熱,卻是銀河系中最為普遍的一類恒星,大約占了銀河系恒星數量的四分之三,并且在太陽系周邊的60顆恒星中有50顆都是紅矮星。
紅矮星的質量小、亮度低,壽命卻比太陽(黃矮星)長許多許多倍。太陽大約隻有120億年的壽命,之後它會在一連串氦閃中熄滅。紅矮星可以持續燃燒10萬億年,這對于追求永恒的人類來說簡直太重要了。
大多數紅矮星周圍都有行星伴随,如果行星處于宜居帶,就很可能有孕育出生命的機會,這也是科學家熱衷于研究紅矮星以及它周圍行星的原因。
科學家通過光譜來分析系外行星的化學成分
即便是最先進的望遠鏡,它看到33光年外的恒星也隻是一個模糊的光點,科學家怎麼能知道比它更小的行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呢?
當行星穿過紅矮星與地球之間時,它會短暫地遮擋一部分恒星的光線,在望遠鏡的傳感器上顯示出一個黑影,在天文學上被稱為“淩日”。與此同時,恒星的光芒會在行星周圍透射出來,如果這顆行星有大氣層,望遠鏡就能通過分析光譜來判斷行星大氣的成分,因為不同的化學物質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這樣我們就能知道這顆行星的大氣層裡是否存在氧氣、甲烷和水,或者隻有氫、氦等不利于生命存在的氣體。
假如行星與其主恒星的距離合适、溫度适宜,大氣層裡又有氧氣和水,就基本能判斷這顆行星是适合生命存在了。
至于說能不能飛去那裡,需要多長時間,以及用什麼樣的技術手段才能去到另一個伊甸園,這個問題隻要交給子孫後代考慮便好。
#NASA新發現兩個“超級地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