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通啟秀中學入學目标

南通啟秀中學入學目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2 13:27:40

“園子裡的第一朵向日葵開啦!”這兩天,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的學生們對學校“啟秀種植園”裡面剛開的一朵向日葵呵護備至,每天都來澆水除草,看看其長勢如何。

南通啟秀中學入學目标(南通啟秀中學不囿于)1

百合、芍藥、月季、虞美人、木槿、薄荷……2020年10月,該校的師生們購買勞動工具及各類種子、肥料,在校園西南角的一處荒地上,開啟了墾荒種地勞動實踐。曆經兩年“耕學不辍”,目前,已經開墾出荒地1.5畝,“啟秀種植園”初具“規模”,種植植物100多種,成為深受學校師生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據了解,根據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标準(2022年版)》相關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勞動将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該校經過兩年的摸索,依托“啟秀種植園”勞動教學實踐,目前已經總結、完善“分田到班”“多元融合”“自育自立”等勞動教學模式和經驗,為城市學生打造現實版“百草園”,讓學生不囿于“紙面”成長,為構建高質量育人體系貢獻“啟秀”經驗。該校校長祁金莉介紹說:“兩年前,教育部剛剛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相關指導性文件的時候,我們學校就立即組建研究團隊,思考探索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結合我們學校自身的教學實際,開發‘啟秀種植園’,開設勞動這門人生‘必修課’,讓城市學校的孩子們走出教室,走進田間,動手實踐,出力流汗,在勞動育人中不斷長出精神來。這對我們學校教學環境的改善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促進作用。”

開發戶外新課堂,搭建“多元融合”育人新框架

“這些番薯苗剛剛扡插,要記得早上、中午課間來給它們澆水啊,保持土壤濕潤,否則要被曬死了。”在種植園現場,“園丁”、該校心理和生物老師吳年平正在給學生們講解番薯苗扡插實踐知識,“這個也是我們生物課的考點,以前他們分不清扡插和嫁接,現在來幹兩天活兒就清清楚楚了。還有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的區别,孩子們在園子裡看看萱草花、牽牛花,再看看各種月季花,就很容易理解了。”

南通啟秀中學入學目标(南通啟秀中學不囿于)2

随着“啟秀種植園”的不斷開墾,這裡也逐漸被開發成了各個課程的“戶外課堂”。語文課來了,體驗完勞動,分享一些美文,創作一首小詩,将優秀作品上傳至學校公衆平台;數學課來了,進行勞動時,拿起測量器具,量好播種每一顆種子的合适距離,計算合理的成長周期,采用正确的澆灌方法;美術課來了,現場手繪耕耘勞作之景,從寫生角度體驗種植園之美;道德與法治課來了,教室由外而内,開一次班會,将對生活、勞動的看法與同學分享。初二(14)班學生白嘉星說:“種植園是我們的第二課堂,在這裡上生物課,我們可以觀察種子萌發、生長以及繁殖等現象;在這裡上美術課,我們可以畫剛剛開的第一朵萱草花;在這裡上語文課,我們更能夠體會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了。”動手實踐、手腦并用,知行合一、學創融通,做中學、學中做。啟秀中學以勞動為載體,讓人員參與度廣起來,讓課程設計圖立起來,學科融合,打破視域局限;跨界滲透,促進全面發展。

如今,該校每周都會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本課程,“擁有無限樂趣”的“百草園”成為重要的“育人場”:輪流在全校各班進行的沉浸式耕種課,講授耕種知識,傳授勞動經驗,示範培育本領;走向實踐基地的現場生物課,認識多樣化生物,了解多樣性基因,懂得多案例遺傳;依托關工委、退教協、優質社會資源、熱心家長等進行的社團課,感受耕種之美,體悟合作之力,結出多元碩果。

落實國家新課标,開創“分田到班”育人新模式

随着“多元融合”在“啟秀種植園”的成功實踐,這個逐漸壯大、名副其實的“百草園”已然成為了學校師生眼中的“百寶園”。為實現勞動教育的全面普及,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耕田地、學技能、增知識、長精神,2021年年底,該校開始将“啟秀種植園”勞動教育“分田到班”。學校為每個班級頒發“責任田”班牌,為受聘導師頒發聘書。祁金莉介紹說,啟秀中學每個年級有24個班,因此學校将“啟秀種植園”分成了24塊田地,每塊田地上隻設置班級名,不設置年級名:“這樣,今年這塊地是你八班學生負責的,明年還是你們八班負責,對學生們來說就會有一種歸屬感,這塊地就是八班學生的精神家園,甚至等他們畢業了,還能夠時常想到、偶爾回到這個當初的地方。同時,不同年級、相同班級名的學生之間,也會在共同勞動之中增進友誼。另外,我們還發動學生家長參與進來,增進了親子關系。”

南通啟秀中學入學目标(南通啟秀中學不囿于)3

在“分田到班”的基礎上,學校還計劃對種植園進一步精細化管理,生物和心理老師吳年平介紹說:“我們正在考慮讓每個班種出特色‘責任田’,這一塊地可以專門是花卉園、綠植園,甚至是藥材園。這樣班級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同時也能夠培養孩子們把一件事情做深做精的專注力和毅力。”

當每一塊班牌插入每一塊小小的田地,意味着每個班集體都有了專屬的“耕種畎畝”和“精神家園”,學生們激動不已,合力安插班牌,築建籬笆,鏟起第一抔土,種下第一棵苗。“分田到班”育人新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勞動熱情,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學會自我管理、團隊合作,更根植了學校向善、向美、向好的“都市田園夢”。

踐行教育新理念,譜寫“自育自立”育人新篇章

“《龍貓》是宮崎駿很有療愈性的動畫電影,這幅《龍貓》的牆繪以藍色為主基調,會讓人煩躁的情緒安靜下來。”在“啟秀種植園”的圍牆上,畫了一幅《龍貓》的牆繪,吳年平介紹說,“現在學生如果感覺學業壓力大、有心結要找我咨詢或傾訴,我都是讓他們到這邊來,幫忙幹活兒,增強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讓他們在勞動中,在大自然中,播種希望,感悟成長,體會收獲的喜悅。經過勞動,孩子們會自我調節心理狀态的。”

南通啟秀中學入學目标(南通啟秀中學不囿于)4

為全面落實“五育并舉”的育人目标,該校依托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李庾南老師首創的“自育·互惠·立範”“班級育人”理念譜寫勞動教育新篇章,讓勞動擁有“自育式體驗”“互惠式學習”和“立範式成長”的過程。在體育方面,學生親自體驗除草、翻土、播種、澆灌、施肥、收獲,耕種使其體魄更強壯,更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德育方面,讓生活小當家、勞動小能手等樹立榜樣範例,帶領同伴耕種,互惠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收獲果實;在智育方面,勞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更牢固地掌握更多學科知識和操作技能本領;在美育方面,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體驗艱辛和喜悅,樹立更健康、更健全的“三觀”等等。初二(5)班學生季天樂在日記裡這樣寫道,“種植園是我們心中的‘加油站’,在種植園播下種子,就如同播下了心中的夢想。在種植園清除雜草,就如同拔走了心中的煩惱。這裡有我們勞動揮灑的汗水,這裡也是我們美好一天的動力源泉。”

“我們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祁金莉表示,2022年是“雙減”國策元年,有“減”,就要有“增”,學校通過播撒“勞動”的種子,有機融合其他“四育”,讓“五育”落地生根,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讓“雙減”落地有聲,遵循學生至上,呵護生命成長,“我們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适應未來發展的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确人生發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向日葵’。”(丁從容 衛峰 張志雯 章伯堂)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