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6月28日至8月26日),和朋友一起遊曆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并完成了喀喇昆侖山區K2大本營,以及snowlake兩條經典徒步線路。旅程之奇幻,遭遇之驚險,徒步之艱辛,在我本人的旅程經曆中前所未有,特此為記。
預先說明的是,這是個純粹的戶外帖,帖子裡沒有豔遇激情之類的八卦,也不會有0元窮遊的噱頭。這裡要講述的,隻是兩個傻乎乎的老男人,不遠千裡結伴去喀喇昆侖,看雪山走冰川的艱苦故事。
先大緻列出行程表:6月28日-7月3日:北京出發,經銀川、烏魯木齊,抵達喀什與隊友會合,7月3日到達塔什庫爾幹縣;7月4日-7月15日:此次行程的第一部分,遊曆巴基斯坦北部山區:7月4日從塔什庫爾幹縣經紅其拉甫口岸出境,抵達巴基斯坦境内的邊境口岸小鎮sost,再往南經過堰塞湖,遊覽美麗的hunza,而後抵達北部地區首府Gilgit市;7月7日至10日,從Gilgit出發,往西抵達shandur pass山都垭口,觀看著名的山都馬球賽,期間很不幸遭遇球場騷亂,倉惶逃竄;7月11日至15日,到達徒步的起點城鎮skardu,與徒步向導sharif會面,辦理徒步許可證,遊覽skardu周邊,并參觀了當地什葉派穆斯林的阿舒拉節遊行活動。
7月16日-27日:此次行程的第二部分,用時12天,完成徒步K2BC線路,抵達K2大本營并遇到了楊春風、饒劍峰、張京川在準備攀登K2,張梁、王靜在攀登布洛阿特峰;而後艱難翻越了Gondogorola垭口,經hushey回到skardu。
7月28日-8月2日:休整,并往返gilgit辦理簽證延期,未辦理成功,返回skardu;8月3日-11日:此次行程的第三部分,用時9天,完成徒步snowlake線路,其間穿越了兩條長度均在60公裡左右的大冰川,抵達hunza。
8月12日-23日:此次行程的第四部分,從hunza出發,一路往南抵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辦理簽證延期,并遊覽伊斯蘭堡和古城拉合爾。8月24日-26日:伊斯蘭堡經烏魯木齊,飛回北京。
在開始我們的旅程故事之前,先隆重推薦我們這次徒步的向導sharif。sharif是徒步起點城鎮skardu當地人,今年36了,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年紀都很小。sharif家族三代都是登山和徒步向導,家傳淵源,他對當地喀喇昆侖山區可謂了如指掌,非常熟悉。sharif為人友善,脾氣很好,他組織的徒步服務團隊成員,都是來自他家同一個村莊,在團隊管理上沒有什麼問題或矛盾,成員很友善樂觀而且團結,還能有效控制成本。去年他接待了幾撥中國遊客,今年又接待了好幾撥。由于政治原因,近幾年來自西方的遊客大幅減少,sharif也希望能迅速吸引更多中國遊客,這次徒步過程中,他很認真地向我們學習中文,還有計劃去伊斯蘭堡學習中文,為将來更好地服務中國遊客做準備。(sharif和他的兒子卡瑪爾)
另外,還要介紹一下sharif的叔叔ali,我們都管他叫阿裡叔叔。阿裡叔叔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整天樂呵呵的很喜歡開玩笑,很好相處,在當地也是很有名的登山和徒步向導,LP上都有對他的推薦。阿裡叔叔體力很好,帶隊經驗豐富,經常和sharif一起帶隊。如果由他帶隊徒步,也是很愉快的事情。
(阿裡叔叔和卡瑪爾)
此次行程相關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比較多,如果不打算去徒步,可以跳過不看)
簽證按照巴基斯坦使館網站的說法,為中國公民提供免費簽證,但是你需要提交一大堆材料,比較麻煩,而且簽證官還有可能挑刺,說白了,和簽證代理串通起來賺錢。如果你有耐心和時間,可以嘗試和簽證官直接打交道(據說北京大使館辦理比較正規)。想省事,可以找簽證代理(淘寶上就可找到),隻要提交護照和照片即可,其它任何材料都不用準備,價格大概在1000-1200左右,可以辦理一個月的商務簽證或旅行簽證。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覺得一個月旅行時間足夠,那就辦理一個月即可;如果不夠,則和簽證代理溝通,争取辦理兩個月或3個月的。去年據說在巴基斯坦北部城市gilgit或skardu,都可以辦理簽證延期,但是今年的政策發生了變化,skardu不能再辦理簽證延期,gilgit也隻辦理旅行簽證的延期,最多給你延15天,而且審批很嚴格;商務簽證延期則必須到伊斯蘭堡辦理,要和各種官僚機構打交道,很麻煩。
徒步季節尼泊爾境内的喜馬拉雅山區,最佳徒步時間是10月份、11月份和4月份,但是喀喇昆侖山區則完全不一樣。這裡的登山季節是7月份,徒步的最佳季節就是7-9月份,其它月份天氣較差,要翻越垭口很困難。即便如此,在7-9月份徒步,遇到惡劣天氣的可能性仍比較大。我們徒步這兩條線路,都遇到了雨雪天氣。據當地的向導說,今年7月份有5支隊伍徒步snowlake線路,因天氣原因,隻有一支隊伍成功翻越垭口完成了全程徒步,其它四支隊伍都不得不半途而返。
往返行程從國内去喀喇昆侖山區徒步,可以選擇飛到伊斯蘭堡,再坐大巴過去,但是往返機票比較貴。如果走陸路,可以先到喀什,然後經塔什庫爾幹縣,從紅其拉甫口岸出境。喀什和塔縣都有去巴基斯坦的國際大巴,到巴基斯坦境内的sost口岸。這樣費用能節省很多,還可以順便遊覽慕士塔格峰及巴基斯坦北部山區風光,就是時間比較長一點,我們就是這麼走的。需要注意的是,塔縣的海關聯檢,可能會查你的紅皮書和黃皮書,就是《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和《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需要在你所在地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辦理。這兩本證明,如果沒有,據說和檢查人員說好話,也能過去。但是以防萬一,我們出發前,還是辦理了黃皮書(《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花了兩百元。紅皮書辦理費用要五百元,我們想省錢,沒有辦理。在過海關時,檢查人員問了幾句,查看了一下黃皮書,也就放我們過去了。回程也可以原路返回,但是新疆在暑期也是旅遊旺季,最好提前預訂從喀什返回的機票或車票,能省不少錢。同時盡量避開6月底和8月底的時段,這是大學放假和開學的高峰期,也是遊客進出新疆的高峰期,車票和機票都比較緊張。從伊斯蘭堡飛回烏魯木齊,隻有南航的航班,如果是在網上預訂的電子機票,記得要提前去南航在伊斯蘭堡的辦事處打印一張機票确認單,憑這張單據才能進機場辦理登機手續。
出發前我通過磨坊網站,花幾百元購買了美亞保險的“樂悠遊”海外旅行保障計劃,共包含12項保險項目。記得把電子保單出發前交給家人,并記下保單号碼,一旦有事,可以用得着。
徒步許可證徒步K2BC需要辦理許可證,可以提前聯系向導辦理。如果到skardu之後辦理,需要3天時間(要轉真到伊斯蘭堡辦理)。我們就是到了skardu之後辦理的,3天時間順便遊覽了skardu周邊。snowlake線路是開放區域,不需要辦理徒步許可證。
交通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交通主要是汽車,由于路況不好,中巴車(minibus)比較多,車内很擠,包括司機旁邊,共有5排座位,每排坐4個人,坐進去之後基本就動彈不得,有時車尾和車頂還外挂幾個人。從gilgit到skardu,我們坐過好幾家公司的minibus,隻有一次我們坐NATCO公司的中巴,是每排3個人,算是很好的條件了。從gilgit到伊斯蘭堡,有帶空調的豪華大巴,票價2100盧比,坐17個小時左右。
風俗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特别是北部山區,相對還是比較保守。注意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沒有經過允許,不要給當地的女性拍照,更不要觸碰當地女性。坐車時一般前排是女士專區。和人握手和給人端食物,要用右手。女士去當地旅行,最好穿長袖衣服和長裙長褲,不要露出胳膊和腿部。
旅行風險巴基斯坦對中國人相當友好,北部山區更是如此,隻要說是中國人,一般都會受到熱情相待,女士更加會有優待。喀喇昆侖山區總體而言還是比較安全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從gilgit往南去伊斯蘭堡的路上,會經過chilas地區,這一地區的部族據說和塔利班有聯系,屬于比較危險的地區。8月14日晚上我們從gilgit去伊斯蘭堡坐大巴經過這一地區時,大巴車都是幾輛結伴而行,司機告誡我們不要下車。第二天,也就是8月15日晚,這一地區就發生了恐怖襲擊,三個武裝分子攔住一輛巴士,槍殺了25個人,引發了skardu市的大規模遊行抗議。這次恐怖襲擊也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回程計劃。
通信在巴基斯坦旅行,可以買一張當地的電話卡,打當地電話和國内電話都比較便宜,一般買中移動在巴基斯坦子公司zong公司的卡比較多,但是充值時會扣掉将近20%的稅費。徒步路段上是沒有手機信号的,不妨把手機關掉或調到離線模式。我的隊友用的iphone,徒步過程中關機,隻在拍攝視頻時才開機,比較省電。
徒步線路上是沒有補給的,所有食物從skardu出發時都要準備好,但又不可能帶過多的量,所以最好出發前在準備物資時,和向導做好溝通,盡量照顧隊員的口味、喜歡的食物類别。我們走k2BC時,由于事先沒有溝通好,廚師在路上就做了很多的charpati面餅給我們吃,我的隊友,來自山東的海洋同學吃得非常開心,而我這個南方人就簡直痛不欲生。後來走snowlake時,廚師就相應對食物做了調整,增加了炒飯、面條、蔬菜水果的數量。另外,還可以從國内多帶一點下飯菜、香辣牛肉醬、巧克力、牛肉幹、壓縮餅幹之類,注意不要帶含豬肉的食品。
消費向導會對徒步線路有一個報價,人越多,每個隊員支付的價格就越低,但是這個報價是不包含小費的。這次我和隊友兩個人走k2BC,小費标準是:背夫走完全程,每人小費20美金左右;有的背夫是在翻垭口之前就半途返回,小費就是10美金左右;廚師的小費是50美金;廚師助理是25美金;向導的小費是150美金。這樣算下來,總的消費費用相當于徒步價格的12-15%左右。snowlake線路的小費金額與K2BC基本相同。如果隊員較多,相應支付給向導和廚師的小費總額也會增加,但平攤下來,每個隊員支付的金額還是會有減少。所以去徒步的話,隊員人數還是多一點比較劃算,以4-8個人為宜,人太多了隊伍也不好協調。
充電巴基斯坦電力供應不足,首都伊斯蘭堡都會有計劃停電。北部山區的幾個主要站點,skardu有自己的水電站,停電算是比較少的,hunza則沒有統一的電網供電,各個旅館都是自己發電。因此注意,隻要有電力供應,抓緊給手機相機電池充電。旅館一般都會提供插座。徒步路上是沒有地方可以充電的,相機備用電池一定要帶足。我的賓得k-x單反,用的是5号電池,出發前在淘寶上買了充足的勁量5号锂電池,相當給力,4節電池能用一周時間。
貨币兌換在北部山區幾個大的站點,美金和人民币都可以兌換當地盧比,可以找旅館老闆詢問兌換點。這次我們兌換,拿人民币直接兌換盧比,要比帶美金兌換更劃算。例如,我們在gilgit,一元人民币可以兌換15盧比,而一美金則隻能兌換92盧比。在sost口岸兌換時彙率要低一點,到gilgit稍高。8月下旬我們返程時,盧比有貶值,伊斯蘭堡當地的外币兌換點,一元人民币可以兌換到15.2盧比,美金則是94.5盧比,還是拿人民币直接兌換更劃算。
最後列一下這次徒步我的裝備物品清單:鞋子:SCARPA barun徒步鞋1雙,Teva涼鞋1雙;背包:小鷹38背包1個,強氧攝影胸包1個,強氧水壺包1個,馱包一個;内衣:C3上衣2件,C1長袖1件,速幹短袖T恤1件,紅辣椒排汗長褲1件,内褲若幹;保暖:防風抓絨1件,HW羽毛帶帽羽絨服一件;外衣:Marmot driclime風衣1件,Pata帶帽軟殼一件;褲子:TNF速幹褲、Columbia 兩截式速幹褲各1條;睡袋:MHW -15度睡袋1個,睡袋内膽一個;藥品:感冒藥,腹瀉藥,健胃藥,創可貼,清涼油,雲南白藥噴劑,抗生素類藥(頭孢類);
其它登山杖2支,護膝1對,抓絨帽1頂,防曬圓邊帽1頂,頭巾1條,手套2副(抓絨手套、勞保手套),太陽鏡1副,徒步襪2-3雙,雪套1副,頭燈1個,手電1個,水壺1個,雨披1個,瑞士卡片軍dao1個,手機+充電器,剃須刀,洗嗽用具(速幹毛巾、牙膏牙刷、小梳子),衛生紙,濕紙巾兩包,防曬霜,潤唇膏,小本子,筆,照片,證件,晾衣夾。相機:賓得K-X單反+騰龍18-200鏡頭;5号锂電池若幹;充電器+充電電池;存儲卡;相機清理工具。在這次帶的裝備中,最滿意的是徒步鞋和睡袋。scarpa barun徒步鞋是我這次出門前新買的,相當給力,因時間緊張,沒有經過磨合就直接上路了,經曆了各種艱苦地形,全程給我相當好的保護。MHW睡袋是很早的款式了,又大又重,徒步過程中有幾晚直接睡在冰川上,很冷,幸好帶了這條大睡袋。徒步結束後我把睡袋送給了向導,他非常高興。另外,馱包也很有用,經曆了馬馱人背,磨破了幾個洞,很好地保護了我的背包和物品。還有晾衣夾,徒步途中,在帳篷上晾曬衣物和睡袋,很有用。另外記得帶一副便宜的勞保手套,走K2BC翻垭口時需要拉着繩子上下,用得着。至于失誤的地方,主要是防潮墊,由向導提供,比較簡陋,睡在冰川上的時候很冷,所以最好從國内帶一個充氣墊過去,或者在skardu再自己多買一個搓闆墊。另外,藥品不妨多帶一點,除了隊員,背夫們可能也需要一些藥品。這次我走K2BC比較衰,12天全程生病,國内帶過去的藥全吃完了。走snowlake時買了巴基斯坦産的藥,結果基本又沒有吃。
自從看了去年的幾篇K2徒步帖之後,就一直惦記,但總是下不了決心。今年4月份,我在EBC認識的青島哥們海洋沙漠發了一條微博,準備6月底組織去巴基斯坦K2徒步,當時我心裡就癢癢了,可還是不能确定。直到6月中旬,我才向海洋确定參加隊伍,然後趕緊辦理簽證,準備各種手續,找風總和被窩購買裝備,訂火車票飛機票。那十幾天忙得不可開交,我發現出門長線旅行,準備越久考慮越多,反而可能越有變故,倒是像這樣臨時決定,下個狠心,也就出去了。一通忙亂之後,6月28日清晨,我去北京站趕火車去銀川。正值學生放暑假,北京到烏魯木齊的火車票根本買不到,飛機票也是很貴,強總替我一番核算,先坐火車到銀川,再轉乘春秋航空的班機到烏魯木齊比較劃算。那天出門就不順利,北京下了雨,這就意味着大堵車。我9點出門,趕11點的火車,居然差點沒趕上。好在有驚無險,第二天29日清晨順利到達銀川,然後換乘中午的飛機,下午到達烏魯木齊,在中山路找了個賓館住下,離火車站比較近。準備第二天,也就是6月30日,坐上午的火車去喀什和隊友會合。其實我真心希望旅途平安順利,當然有點小刺激也是無妨。可是我沒有想到這趟旅程居然是這樣出乎意料的開端。6月30日淩晨5點,我在旅館床上睡得正香,迷迷糊糊就覺得床在晃蕩。當時我第一反應就是:屋子裡進賊啦?沒事幹嗎晃我的床?然後突然一個激靈,感覺不對,好像是~~地震了!我騰地坐了起來,床還是在搖晃,可是外面走廊上沒有任何動靜,難道是我睡糊塗了?我于是又躺下了,剛躺下,床猛的來了個劇烈的晃動,連桌子也在晃。這可不是錯覺,我立馬跳起來,手忙腳亂邊穿衣服,邊開了門就往外跑。這時各個房間的客人都紛紛跑了出來,從8樓一口氣跑到大街上。大家站在街邊,大眼瞪小眼,誰都不知道是哪裡地震了,還會不會有餘震。有人拿出手機打電話刷新聞,都沒有什麼消息。這樣幹等到6點多,我估摸着,應該沒啥大事,就上樓回到房間打開電視,新聞報道說,是和靜縣鞏乃斯發生了6.6級地震,離烏魯木齊有好幾百公裡,這裡震感都那麼強烈。反正已經睡不着了,幹脆吃完早飯,收拾行李,去火車站等火車。進了候車室之後,大喇叭開始廣播啦,說由于地震的影響,鐵道部門要檢查道路受損情況,因此開往南疆的列車全都要推遲發車,具體何時發車時間不确定,大家在候車室等着,不要走遠。候車室人越來越多,又悶又熱,一直等到下午兩點,終于發車了,晚點了4個小時。然後一路不停的錯車讓車,第二天到達喀什,已經晚點了8個小時。
我的隊友海洋和小趙,在帕米爾青年旅舍,熱烈歡迎我的到來。原本計劃5個人的隊伍,一個家裡有事,還有一個沒辦好簽證,這樣就非戰鬥性減員成了3個人。他倆6月30日坐飛機來的喀什,恰恰就在前一天發生了和田劫機事件,頓時讓我覺得大家真是難兄難弟。
我們在喀什休息了兩天,看完了歐洲杯決賽,購買了一些物資和藥品。7月3日上午,離開喀什,乘坐中巴車,趕往塔什庫爾幹縣。
這是我第二次去塔什庫爾幹縣了,一路帕米爾高原風光,可惜中巴車不能中途停下來拍照。
一路最著名的景點,當然就是冰山之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下午抵達塔縣之後,我們找旅館住下,打聽好了第二天去巴基斯坦的國際大巴。下午哥三個閑得沒事,就去縣城邊的石頭城逛逛。
塔什庫爾幹,曾有蔥嶺、蒲犁、羯盤陀的美稱,維吾爾語意為“石頭城堡”,就是緣自這個古代的石頭城。石頭城海拔3100米,地勢極為險峻,是新疆境内古絲道上一個著名的古城遺址。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政府統一西域後,在這設有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廓,舊的石頭城換了新顔。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在此建立蒲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維修和增補。城雖小,形勢卻十分險要。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城下即一片濕地,古代自喀什、英吉沙、葉城、莎車至帕米爾高原的幾條山路均彙集于此。盡管風吹日曬,它的輪廓仍然較為完整。
石頭城邊的濕地,開發建設成了郊野公園,建了木質棧道,成為當地人休閑的好去處。
牛羊在草地上靜靜享受美餐。
開闊的河谷
夕陽西下,照亮了這片美麗的濕地草原。
夕陽下的石頭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