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非洲豬瘟防控及症狀

非洲豬瘟防控及症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03:59:38

在中國,預防、控制與淨化ASF是可以成功的。”6月30日,第28屆廣東省畜牧獸醫科技大會在廣州舉辦,在豬業分會場上,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闫之春表示,生産臨床實踐證明,非洲豬瘟防控是否成功,取決于對非洲豬瘟病毒本身、臨床及流行病學特點的正确認知,以及是否采取、落地了有針對性的正确措施。

非洲豬瘟防控及症狀(預防與控制非洲豬瘟是可成功的)1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闫之春

信号豬過了21天病毒潛伏期可認為已經安全

闫之春介紹,在臨床上觀察到,我國流行的ASFV毒株,緻死率很高。易感豬接觸到緻病毒株,通常在3天~7内即可觀察到臨床症狀。如果沒有任何隔離措施,中國株死亡率90%以上。發燒、出血仍然是典型的臨床症狀。臨床觀察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旦出現有出血熱症狀,說明已經感染數天,對有症狀的病豬應盡快無出血處死、封裝運出處置。這時豬群内可能已存在大量已經感染但還未出現臨床症狀的隐性感染期的豬隻。

有觀點認為母豬或某些日齡、繁殖狀态的亞群,比較容易感染非洲豬瘟。闫之春表示,臨床觀察發現,任何豬都是易感動物。我國流行的ASFV毒株,可以感染并緻死任何生長階段、任何繁殖期的豬隻。出現臨床症狀、發病率的差異,不應簡單歸結于豬的差異,要綜合分析感染源、欄舍類型,分析接觸強度、頻次,以更準确的識别出可能的感染途徑,用于預防。

對于非洲豬瘟病的潛伏期,他分析,我國流行的ASFV毒株,從接觸病毒至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可能不會超過7天,與東歐多個國家對此病毒的研究結果十分相似。對潛伏期的認知,對追溯感染源、感染途徑有重要意義;對複産也有指導意義,隻要信号豬充分接觸風險環境,過了2-3個潛伏期即21天後,如果未出現臨床症狀,完全可以認為已經安全。

降低病毒量,避免反複使用相同針頭

闫之春認為,非洲豬瘟對某個豬群的影響是可以通過群體流行病學的科學知識來進行系統分析、界定的。尤其适合于通過分析非洲豬瘟病毒對群體的影響,更加針對性地制訂防控措施。要關注某項可能帶毒的生物安全風險事件,雖然病毒含量低,但是單位時間内很多豬、反複接觸就有風險存在。比如飼料中含有極低病毒量,但是每天飼喂,隻需百萬分之2的感染率就有可能讓豬隻得病。所以應減少人員串棟、串欄、工具流動,不一定杜絕沒有病毒,但是降低病毒量就有用。

感染非洲豬瘟後在豬群内還沒傳播開來,應該避免反複使用相同的工具、針頭、徒手操作,減少每欄頭數、每條飼槽水槽的頭數。2019版豬病學中提到,ASFV在pH值4–10下,在無血清培養基中保持穩定,;但pH值低于4或者高于11.5,病毒幾分鐘内就會被滅活。非洲豬瘟病毒僅在活着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才能大量複制,因此,血液仍是最重要的病毒複制載體,不用相同的針頭很重要,避免血液傳播。

非洲豬瘟防控及症狀(預防與控制非洲豬瘟是可成功的)2

會議現場

用快速qPCR方法能及時發現傳染源

非洲豬瘟可以在群内傳播,但場間、場内、舍内、群内病毒傳播非常慢。”闫之春表示,早發現、早剔除,完全可以實現阻斷新感染、阻斷群内傳播。豬場之間,甚至同舍豬群内,空氣傳播ASFV的幾率很低。這也是我們能實現定點撲殺,全群淨化的理論基礎。對于ASFV舍内跨欄傳播,除了直接口鼻接觸外,更可能是較大塵粒、飛沫的物理攜帶。意味着舍内防塵、除塵,對降低傳播程度,有實際意義。同時也給發病群早期診斷、精準撲殺提供了理論基礎。

目前确認可以攜帶ASFV的載體傳染源有豬肉、飼料、衣物鞋、塵粒、病豬。蚊蠅、粉塵攜帶病毒已經得到試驗驗證,東北、廣西的田間試驗,均已在蒼蠅上檢出,因此,除塵、防蚊蠅的空氣過濾是有意義的。

在飼料是否帶毒方面,行業曾有過争論,但是實際生産中一多次檢出。如何預防飼料帶毒?高溫制粒是否能殺死非洲豬瘟病毒?他表示,85度3分鐘可以殺滅飼料中的非洲豬瘟病毒。而國外早年使用豬肉的實驗證明,在豬肉加工中,隻要超過85度,幾乎可立即滅活。

在實踐中,闫之春指出,快速qPCR方法,可以大量檢測進入豬場的風險載體,及時發現污染源。為早發現、早剔除,阻止群内傳播、防止病毒進入場内提供了可能。大大幫助了我國大型企業ASF的預防和控制。

非洲豬瘟發生以後,行業中出現了很多“神藥”,宣稱可以防控非洲豬瘟,闫之春表示,目前,尚未發現有可信的使用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多個重複組的試驗,證明任何口服、注射藥物能阻止感染群内病毒傳播、減緩臨床症狀、降低死亡率,因此,投資這類藥物無意義。

精準撲殺或被官方認可

政策對産業的影響很大。闫之春表示,當前的政策是“撲殺 禁運”努力實現淨化,但是禁運在疫情早期被嚴重擴大化,省級行政區限運,多數生豬淨調出省,仔豬、大豬無出路。發生疫情後,養豬場不敢報、不願報、抛售病豬。個别基層行政部門随意擴大禁運範圍,時有報道。地方業務行政部門也`不願`出疫情,悄悄撲殺現象嚴重,對疫情控制有害無利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加強屠宰環節非洲豬瘟檢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屠宰企業強制檢測,但似乎沒有考慮給問題豬肉的充分出路,可能造成帶毒豬肉大量下鄉。屠宰場将來也要考慮問題豬肉的出路。

農業農村部還發布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産保障市場供給的意見,闫之春認為,該意見的内容可理解為可因場定策,精準撲殺。允許實現阻斷群内傳播,防止減少感染其他豬群。

從行業的現狀來看,未來我國ASF淨化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将嚴重依賴于當前病死豬、帶毒肉及制品的處理方式。他強烈建議政府迅速建立大型、集中的病死豬、帶毒肉處理廠,高溫熟制并非不可行。

區域淨化需先行在區内建立足夠的種豬場、屠宰場、病死豬處理場等

闫之春将非洲豬瘟對行業的影響進行總結,他表示,非洲豬瘟2018年8月出現首例公開确診疫情後,至當年11月初已在我國呈現多區域爆發的态勢,進入2019年後,環境、物料、豬肉已被病毒廣泛污染,疫情難以在短期内控制和清除。

但是,通過識别本場區域内關鍵的傳染源、載體、傳播途徑,可以有效地阻止豬群感染,實現群體淨化。通過檢測和試驗,采用有依據的風險因素分析非常重要。此外,應該明确重新定義非洲豬瘟的預防和控制方法。通過科學的采樣方法、qPCR方法、快速檢測方法,實現精準撲殺,群體淨化,沒必要無差異地全群撲殺。

而大公司必将成為下一步中國豬肉供應的主體,更需要主動作為,積極更新預防、控制方案。盡早識别陽性個體,在疫情初期進行全群檢測,主動預防,發現疫情,精準撲殺,以及時在豬群水平清除病毒。

對于養殖戶期盼的非洲豬瘟疫苗,他認為任何活疫苗,均應在擴大實驗的基礎上,首先、确切地驗證安全性,再行田間釋放。倉促推出不安全的疫苗,雖然有可能減少部分豬的死亡,但是多國的嘗試證明,ASFV疫苗免疫後,很容易大量出現組織器官(脾髒\淋巴)帶毒豬,造成全行業污染,贻害無窮

我國非洲豬瘟的控制,今後最有效的方案,可能是在數個自然隔離條件好的區域,實現新時代的區域性病毒淨化,最終實現全國淨化,不應與病毒共存。但前提是要優先、盡快在目标區内,建立足夠的種豬群,配套屠宰加工,建立足夠的病豬集中處理設施,區域内全場戶檢測,發現疫情時快速精準撲殺,實現大區淨化并非難事。無論如何,淨化必将仍是最低成本的生産方式。

來源:《農财寶典》新牧網 記者 許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