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閱讀#
《夜航船》地名這一章的内容比較散,主要是羅列了一些古時候的地名,因自古以來地名多有異音,所以《夜航船》有很多地名後面還列出了讀音,從列出來的地方來看,我也沒有發現什麼規律,有的地名流傳至今了,有的之前也沒有見過,我挑幾個做一些記錄。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曾在一個旅遊網站看到過韓國有一個地方叫做連谷,據說是韓國江原道江陵市的一個“最美海灘”,我自己也沒去過,但是從網上的圖片來看,甚至不如惠州巽寮灣、雙月灣或者十裡銀灘。《夜航船》特别提到這個地名的讀法——” 谷音斛“,屬于楚地,我從網上查到說連谷縣在唐代屬于勝州,到北宋歸新秦縣,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地方。
曲逆
我記得曾經看過的一部電視劇裡面,漢高祖劉邦封陳平為曲逆侯,據說最早曲逆這個地名得名是因為曲逆河,這倒是很符合地名的取名方式。曲逆在如今的河北順平附近,戰國時期是一座屬于燕國的城市,秦朝因實現郡縣制改縣,西漢時賜封陳平,東漢又改稱蒲陰。
盱眙看到這個地名我隻想到了小龍蝦,其實我對這個地方的印象,更多的是來自《神探狄仁傑》這部電視劇,記得有一個案子就是狄仁傑去盱眙查鹽商案。盱眙在江蘇淮安,地名正式确定應該是在秦朝,三國時期曾歸屬徐州下邳。如今的盱眙小龍蝦名氣遍布全國,而且還是著名的旅遊城市。
澶淵北宋時真宗趙恒與大遼的城下之盟就是在澶淵簽訂的,趙恒的“鹹平之治”遠遠沒有它簽訂的“澶淵之盟”有名,當然澶淵之盟也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了近百年的安甯,在這段時間裡老百姓不用流離失所受戰亂之苦。澶淵這個地方早在春秋時期就曾經是會盟之地,據《左轉》記載:“襄公二十年,晉齊等諸侯盟于澶淵”,澶淵在如今的河南濮陽市西。
看過《大秦帝國》的應該對這個地名不陌生,秦朝獻公年間遷都栎陽,其實這個地方也在如今的西安和鹹陽附近,栎陽一共為秦朝擔任了三十多年的首都之職,一直到秦孝公年間遷都鹹陽。栎陽地名在秦及以後多有變遷,曾和萬年縣合并,曆代曾歸屬雍州、鴻州、華州所管轄,一直到元朝并入臨潼以後正式從縣降為鎮。
山水異名這一段記錄了一些名山名水的别稱或者異名,大多數我都沒有見過,可能有些已經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了。
昆侖也叫“昆岑”,沒聽說過,也沒查到相關資料。“君山一名娲宮”——此處的“君山”不太确定指的是不是洞庭君山,“娲宮”也不确定是不是指“娲皇宮”,因為這兩個地方離得挺遠的,但是洞庭君山素有“天下第十一福地”之稱,有“洞庭湖中君山秀,娥皇女英修仙處”的傳說。據說衡山還有“芝岡”這個名字,我也沒找到相關資料。
古人不像今天我們這樣方便,想找個地方隻要拿出手機打開地圖就可以搜索了,甚至當時的地圖都是比較抽象的,雖然明朝神宗時期已經能夠繪制出比較精密的地圖,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因此腳力所能到達的地方,可能就是他們眼力所能到達的地方,從《夜航船》地名這一章的内容來看,即使是張岱這樣的大家,所掌握的内容也不多,甚至大多數都是書本“流傳”下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